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大转型时期,由“文言”(古代汉语)到“白话”(现代汉语)这一社会通用语言的巨变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白话是开启民智、启蒙大众的重要工具,白话运动是面向大众的政治、思想、宗教、文化等改革运动的产物,特别是外国传教运动和中国报业的勃兴都极大地促进了白话运动及新诗运动,催生了白话和新诗。新诗是多元发生的文体,不仅是政治改革和思想文化大变革的产物,更是语言大变革的产物。白话成为社会通用语言决定了平民文学及平民诗歌的主导地位。白话运动对白话诗运动及新诗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决定了新诗革命的激进方式和新诗的非艺术地抒发平民情感的功能和无定型诗体与固定诗家语的文体形态,彻底打破了古代汉诗源远流长的两大传统:诗要有体和诗要有“诗家语”。因此新诗革命既是诗的体式的革命,更是诗的语言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马琪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20(5):39-40,45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就意味着语言的变迁。语言受制于人类的整个社会文化,也反应用于社会文化,一方面语言是维持社会的纽带,保存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语言又反映和影响社会文化变迁。语言中用以表达概念的词汇系统的变迁更能看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变迁,文化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词汇的词义、词汇的成分和构词法三个方面的变化,本文主要从词义变化的文化背景和词义理解的文化背景来考察文化对词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瑶族社会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部分南亚瑶族从老挝、泰国移居美国后,在和西方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其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根据笔者赴美调查所得,美国瑶族已基本从一个刀耕火种的山地民族演变为从事现代化生产的都市民族。究其原因,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改变是美国瑶族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而美国政府的支持与指导是其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枫 《科技信息》2009,(11):80-80,133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有机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引导大众舆论,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和发展变迁。正是因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传播”的代名词。本文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出发,探讨在大众传播媒介单向的传播过程中,内向传播、群体传播及人际传播等双向传播模式的重要存在,并通过他们的渗透形式和主要特点,以及在大众传播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提出未来不同传播模式渗透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同时人又是文化的创造物,任何文化都处在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随着文化持有者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等的转变,常出现文化变迁。基诺族"大鼓舞"在当代流变中形成了多种存在形式,这是基诺族在文化变迁中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唐朝时期,吐蕃的社会文化正在悄然地发生变迁。民众的迁徙是其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吐蕃不仅在和平时期积极学习外来文化,而且在战争时期也与汉族接触融合,不断吸纳汉文化。这些促进了吐蕃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同时人又是文化的创造物,任何文化都处在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随着文化持有者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等的转变,常出现文化变迁.基诺族"大鼓舞"在当代流变中形成了多种存在形式,这是基诺族在文化变迁中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李艳婷 《创新科技》2014,(12):121-122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从清末到解放初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变迁。这是一部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如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福祸相依”的人物因果命运,生命玄学神秘不可解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等方法,以住房、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为着眼点探究了世居于大小兴安岭深山密林中的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并以传统医药为案例分析了文化景观变迁对当地传统知识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1)鄂伦春族住房由传统的"撮罗子"变为砖瓦结构的平房或楼房;生产方式由狩猎采集变为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现状;生活方式由以狩猎为主的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变为资源、信息迅速交换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形式由单一性的原始文化变为多元性的现代文化;(2)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对传统知识有巨大影响,人们对传统医药的认知度、使用频次逐渐降低,导致其面临消亡的严重威胁.分析表明:鄂伦春族住房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与20世纪中期以来的定居、转产、禁猎等以政府为主导的重大事件和相关资助性政策密不可分;生活方式的转变主要由各民族杂居互助学习、科学发展改变人们意识形态等因素驱动;传统文化因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和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等原因面临继承和发扬的问题.文化景观与传统知识密切关系使得传统知识会随着文化景观的变迁而产生变化,加强对传统知识的整理、挖掘、保护与应用研究,能够为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朔小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放在社会关系变革、新阶层涌现以及思想文化变迁的“转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才能清晰地展示作品的时代风貌和特殊意义。意识形态的松动、文化选择的多样为另类的王朔小说打造了生存的空间;而世俗力量的显现和膨胀则使迎合大众的王朔小说声名大震。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晚清武汉地区开埠后,社会化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急剧发展速度。西方思想化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化知识的内容日益丰富。社会观念的变革引起旧有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急剧变化。晚清武汉社会化变迁的这种趋向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荡寇志》是清中后期保守士人面对西潮涌入、传统文化失落的集体性情感反应的产物,小说作者俞万春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为己任,担负起了文化卫道的使命。但残酷的现实却撕碎了他加强君权、帝制,肃清内乱来重振国威的卫道美梦,小说《荡寇志》便展示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各种社会变革思潮下的社会历史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3.
陈汉军旗萨满祭祀是经历了几代人而积淀起来的民俗文化。长期以来,这种具有原始色彩的、大型的、公开性的群众祭祀活动,一直充实着关东人们的生活,并且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要精神食粮。作为清代八旗汉军的一种主要的祭祀形式,陈汉军旗萨满祭祀曾广泛流行于东北三省,同时也为我们多角度研究八旗史与民族关系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把《歧路灯》中有关酒的史料与其他资料相互印证可以看出,清代河南流行的酒类可分为本地酒和外省酒,前者主要是民间自酿的各种酒,后者主要有潞酒、汾酒、烧刀子、金华酒、绍兴酒等。这表明,清代河南是酿酒大省,却不是酒业强省。  相似文献   

15.
清代拉萨札什城兵营历史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立足于原始史料,结合实地考察,对清代拉萨札什城兵营的建造、规模、变迁及其遗迹等历史情况作了初步研讨。拉萨是藏族文化的中心,清代的汉藏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札什城兵营、札什城关帝庙,以及在此址上形成的扎基寺等历史遗留,不仅是汉藏文化交流的真实反映,而且也是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的历史见证。这种历史文物值得关注,这类问题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事小说由下层作者创作又面向下层读者,有着野性文化基因。其中的巫风描写及其流变有着明显规律,准确地折射着明清易代之际社会下层的独特视角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7.
中篇通俗小说是介于长篇通俗小说和短篇通俗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形态,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一个重要品种,却长期为人们所忽视。明末清初诞生了一大批中篇通俗小说作品,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烟水散人徐震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李渔《十二楼》的水平最高,影响也最大。明末清初中篇通俗小说的艺术成就和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汲取。  相似文献   

18.
清末女子教育的兴盛是中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清末女子教育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对朝鲜半岛文化影响深远,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华典籍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明朝时期朝鲜王朝利用明廷赋予的"最惠国"待遇,以各种途径获得大量中华典籍,让朝鲜社会对中华文化有全面认知更趋认同,"慕华"之风更盛,同时也扩大了中华典籍海外译介与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拦街福是具有鲜明温州特色的大型民俗节日。其雏形出现在清初,清中后期盛行,至少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初以春祈、禳灾、求吉的民间信仰为主线,继而融入文化娱乐和商贸活动,并且吸收上巳节、花朝节民俗,最后发展成为集信仰、娱乐、商贸为一体的复合性民俗活动。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此俗衰微。近年来,温州市政府对此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多次成功举办拦街福,现已成为该市每年旅游节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