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生态脆弱带,具有独特的湿地景观、丰富的鸟类资源和原始的生态系统.开展生态旅游有利于充分利用湿地资源,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为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政府管理部门应当处理好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实现扎龙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客源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营销策略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1995—2014年东营市人地系统整体及其内部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应对能力、敏感性和脆弱性,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东营市应对能力的障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东营市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应对能力逐渐增强,脆弱性持续下降.(2)东营市人地系统由较高敏感型、脆弱型资源型城市向较低敏感型、脆弱型资源型城市转变,应对能力是东营市人地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障碍度"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环境污染严重是影响应对能力降低的主要因子.研究认为,应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完善社会保障、减少"三废排放"等方面降低东营市人地系统脆弱性.  相似文献   

4.
在扎龙湿地植物的生长旺季,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来植物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发现共有12种外来植物,隶属9科11属,多为一、二年生陆生草本植物.呈零星或斑块状分布于实验区和缓冲区内,对当地植物和生态环境没有构成威胁.但随着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升温和周边地区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强,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不容忽视.应该尽早建立有地区特色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清除,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1985年中美联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本文对这次考察中中方专家组完成的《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鸟类考察报告》的结果应用McIntosh多样性测度公式、Simpson多样性测度公式及Shannon-Brillouin信息量量度公式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扎龙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的数值。  相似文献   

6.
扎龙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扎龙湿地是以保护丹顶鹤为主的珍稀水禽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具有生态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经济效益和政治影响 ,又兼有文化、旅游、教育等多种效益 .扎龙湿地旅游资源丰富 ,在分析了扎龙湿地旅游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其实际 ,提出了扎龙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设想 :发展生态旅游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 ,开展特色旅游 ;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和树状图确定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脆弱性评价模型并建立了脆弱性分级标准,对六个城市现状进行了脆弱性评价,通过分析结果找出了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扎龙自然保护区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扎龙湿地的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威胁.为了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维持资源与人口的平衡,协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扎龙自然保护区既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又要十分珍惜和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使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脆弱性分析框架为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4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TOPSIS法评估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程度,并运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的差异.研究表明:(1)河南省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整体处于中度脆弱水平,...  相似文献   

10.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水禽的重要繁殖地 .据调查 ,在该区繁殖的水禽有 5 2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 8种 ,Ⅰ级 3种 ,Ⅱ级 5种 .水禽的生存环境已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1.
对扎龙湿地1951-2005年逐年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变化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扎龙湿地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70-80年代气温较为稳定,90年代以来,气温呈明显增加趋势的特征,与全国气候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同时也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扎龙湿地降水量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与东北地区降...  相似文献   

12.
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1979-2006年间的一系列卫星影像,研究了扎龙湿地土地覆盖的数量变化,速度变化,趋势变化及引起这些变化的水的空间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受人类活动影响 ,扎龙湿地被不断围垦、水源截流和污染 ,面积日益缩小 .如何保护湿地植被、恢复湿地环境现已受到重视 ,对不同生境中植被的生态、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缺水情况下植被的演替趋势及环境中土壤水盐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决定该地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中的水盐条件 .  相似文献   

14.
扎龙湿地生态价值评估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扎龙湿地生态价值评估与研究,推断出一旦湿地的生态价值受损,是以间接生态价值损失最为严重,由此转变了人类传统生态保护观念.  相似文献   

15.
扎龙湿地观鸟路线的再次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扎龙湿地3条观鸟路线生境中的游禽和涉禽的资源状况的调查,将调查结果与1984年和1990年做以对比,发现鸟类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均明显减少.并从气候、降水、人为活动、水质污染、过度捕捞和荒火6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扎龙湿地融冻时期土壤的取样分析,研究了融冻时期0~6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对比分析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冻土层面上土壤含水量变化复杂,土壤含水量变化与冻土分布深度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对扎龙湿地野生白枕鹤(Grus vipio)的种群数量、营巢及繁殖情况进行地面调查和航空调查,并对调查数据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白枕鹤的种群数量和繁殖巢数整体上趋于稳定,但在湿地缺水或发生大火年份其种群数量和繁殖巢数急剧减少,有的年份甚至没有营巢记录.分析了白枕鹤种群数量和繁殖巢数变化的原因及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威胁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