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应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重点进行教学改革,应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高职教育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的核心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课程特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的改革等,并对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青海大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网站建设为例,介绍了建设课程网站的重要性,确立了该课程网站的建设原则及内容,阐述了课程网站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旨在为同类课程网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冰华 《科技信息》2012,(20):61+63-61,63
本文针对目前建筑制图与CAD课程考试与评价制度存在的弊端,结合课程本身特点与培养目标,提出创新考试评价原则、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与手段、基于网络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开发与设计以及建立有效的课程考试与评价监督机制等改革设想,为课程考试和评价体系科学化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课程与教学的涵义可知,课程与教学理论有着共同的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基础,课程改革与教学观念的更新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的过程。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互相促进,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李朗  李泽华 《科技信息》2013,(35):42-4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许多专业的基础课程,本文以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教材建设、生活案例教学、实验课的开设三个方面总结了对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宁、余胜泉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将整合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他们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阶段细化为十个层次。华东师范大学的曾祥林和张绍文认为,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程度以及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定位不同,可以将整合划分为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分析与检验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应当从课程的总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及课程考核等方面对食品分析与检验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从发展角度分析,其硕士学位点名称、内涵的演变有利于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归属与发展优势.在归属于教育学这个大的学科门类之下,也可以作为一种实践来改善师资游离状态,促进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如江西师范大学成立"大教育学院"、重庆师范大学依托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建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等都是很好的实践尝试.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课程与教学论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上拓展其功能,促进课改走向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也为课程与教学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其学术研究群体不断壮大,成果也越来越丰富.面对学科发展新需要,为了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知识面,促进学科间的联系、交流和沟通,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效益,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有待积极探索,形成课程与教学论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观点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宗旨,存在主义现象学之上,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人本主义在课程与教学领域有许多独到见解,形成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课程与教学观。突出表现在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达到有效借鉴,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肖静 《科技信息》2007,(35):117-118,116
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应用现代课程论对课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就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进行研究,认为甘肃省榆中县中学体育课程资源中本科学历师资比率较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缺乏,因地制宜制作一些安全、实用性的器材。合理开发利用民间体育课程资源,使原有的体育课程教材与当地民间体育文化课程资源有机结合,为当地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教学质量是教学对学生达到预期教育结果的促进程度,是社会和学生对这种程度的认定.在构成教学系统的各基本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活跃的因素,其中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质量测控包括对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测控,也包括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测控.  相似文献   

12.
黄用华  李雪梅  庄未 《科技信息》2012,(21):20+23-20,23
围绕理工科高校《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思路等几个方面给出了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方法,最后对该门课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电磁学是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如何提高电磁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进行电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对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几条思路,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王明杰  芦明 《科技信息》2010,(21):194-194,202
根据电机及拖动教学内容与特点,分析了电机及拖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宋红凤 《科技信息》2011,(33):273-273
本文阐述了当前国民经济统计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平台几个方面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构想,以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加以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江坤凤  徐圣稚 《科技信息》2007,(2):130-130,28
大学英语教学环境是指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的环境系统。本文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构成因素及它们分别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提高《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丽 《科技信息》2012,(1):286-287
《植物生理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生物学,园艺、农学、林学、草业科学和植保等植物生产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本文从突出教学内容难重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提高教学艺术及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桂华  张志飞  于辉  刘明稀  黄璜 《科技信息》2010,(21):I0141-I0141,I0416
“WTO与中国农业的发展”是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从精选授课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与实践.对调动教与学的双边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华北科技学院近年来在教材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例,从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学校规划教材建设、优秀教材的选用以及学校现行的教材管理体制四个方面探讨了教材建设的管理思路,希望能够为学校或其他高校教材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