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哺乳期单纯乳头溢液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49例非哺乳期单纯乳头溢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乳腺癌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导管扩张症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伴导管扩张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结论 对单纯乳头溢液患者应采取联合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率.最后诊断必须依赖手术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钼靶乳腺摄影对乳腺微小钙化在不同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乳腺X线钼靶片显示微小钙化病例,分析、评价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乳腺恶性病变42例,良性病变18例.弥漫性分布及粗颗粒型或融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沿导管方向走行或单簇分布及蠕虫型或混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癌.结论微小钙化密度、钙化走向分布及钙化与肿块的关系与乳腺痛变良、恶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内钙化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 :5 2例患者接受乳房钼钯摄片检查 ,所有良、恶性病变都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有 12例乳腺癌及 40例乳腺良性病变 ;良、恶性病变乳腺内钙化的形态不相同。结论 :乳腺内的钙化形态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非哺乳期单纯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单纯乳头溢液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9例非哺乳期单纯乳头溢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乳腺癌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导管扩张症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伴导管扩张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结论对单纯乳头溢液患者应采取联合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率。最后诊断必须依赖手术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例,共78例,根据最终石蜡病理结果分为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分别对其首发症状、合并疾病、诊断方法、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1)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周围型乳头状瘤的首发症状在构成比上有显著性差异,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首发症状以乳头血性溢液或乳晕旁结节多见,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首发症状不明显,常因体检发现而就诊(P0.05);(2)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常单独发病,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常与纤维腺瘤、腺病、不典型增生等病变合存在(P0.05);(3)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以手术区段切除为主,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以超声引导下微创切除为主,两者间手术方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超声及钼靶检查对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均无明显特异性,术中冰冻对诊断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准确性优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往往需石蜡病理及免疫组化等相关检查明确.结论:(1)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常以乳头溢液或乳晕旁结节为首发症状,且常独立存在,区段切除是其常见手术方式;(2)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首发症状不明显,常因超声提示乳房肿物而就诊,且常与乳腺囊肿病、纤维腺瘤及不典型增生等合并存在,目前常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率低.(3)超声及钼靶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率较低,乳管镜检查在诊断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0年1月~2004年6月间收治经病理确诊的32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主要表现为乳腺肿物和乳头溢液,术前确诊仅9例(28.4%),误诊23例(71.6%),均行手术治疗,治愈28例(87.5%),复发4例。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易误诊,术中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治疗需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初步诊断为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患者5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0例.实验组应用乳管镜进行检查和治疗,对发现乳管内隆起性病变患者予以乳管镜联合定位针标记,实施手术治疗;对乳管镜下明确为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实施乳管镜灌注冲洗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施乳管镜检查的280例患者中有27例乳管内隆起性病变,联合定位针实施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6例,乳腺肿物和乳管内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53例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患者均实施乳管灌注冲洗治疗,临床治愈率为64.82%,总有效率为89.72%,二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诊断及治疗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早期发现乳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肿块的彩超结果进行分析诊断.结果 9例为恶性肿瘤,36例为良性肿瘤,其中2例误诊为恶性.结论 彩超通过观察乳腺肿瘤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彩色血流频谱对于其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乳腺癌及乳腺癌 -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 ,研究HER 2 /neu在原发性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并探讨HER 2 /neu的判断标准。方法 :制作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ER 2 /neu在 180例乳腺癌 ,3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构建乳腺癌及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 4个 ,180例乳腺癌中HER 2 /neu阳性率为 37.78% (6 8/ 180 ) ,32例乳腺良性病变不表达。乳腺癌组织中HER 2 /neu的过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的建立使乳腺癌相关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筛选工作简便、快捷。HER 2 /neu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了解新疆地区汉族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情况,探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是否存在HPV16感染及HPV16感染与乳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采用半巢式PCR(semi-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检测80例乳腺癌及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PV16感染的情况.结果 80例乳腺癌病例中,有22例(27.5%)检测到HPV16的DNA片断;6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有2例(3.3%)检测到HPV16的DNA序列,检测结果作χ2检验,χ2=14.1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疆汉族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存在HPV16感染,HPV16在乳腺癌的发病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