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类社会实践,它包含着人的劳动生存能力、人的自身素质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三个层面的内涵,全面性、发展性和自由性是其要义;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应注意体现和把握全面发展价值观的整体性原则,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一般原则与阶段性和特殊性要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个性是人的本质在具体个体身上的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个体身上的实现就是人的个性的发展。现代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对所有人的正当权利都要给以平等的尊重和保护。社会主义法治要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杠杆,就必须与时俱进,对日益彰显的公民的个性化权利保持足够的宽容和尊重,形成真正能够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理想的社会环境。这既是对人权的最大尊重,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诉求中,职业教育不仅是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理想途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方法。职业教育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把握好,职业教育与人的自由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贾建梅  胡亚杰 《科技信息》2009,(32):I0031-I0031,I0033
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想性、现实性和历史性,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①是“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②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寄托于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文化艺术等精神生活繁荣、社会结构合理化和人群关系完善化内在统一的整体性社会过程。多年来,人们沉浸于这一理想中,却在理论与实践中忽视了一  相似文献   

6.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手段。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理想和一个实践过程,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素,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与目的的统一。所以,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其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当代中国已经具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客观可能性,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在多方面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应从实际出发来确定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和目标,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发展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评价发展的标准也是多维的,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评价尺度出发,在当代中国评价发展的标准主要有:生产力标准,经济发展标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标准和可持续发展标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社会是过渡型的和谐社会。他们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依据,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社会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为最终本质要求,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原则,构筑其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并为人类真正幸福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的实现探寻科学的实践路径,从而使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必须从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上去把握,同时还要消除必要的认识误区,明白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相对性。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从而在实践中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方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然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知识经济,作为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将以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有力推动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为消除人的异化和为人的充分、自由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知识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类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各方面能力,才能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企业发展战略就是总体上决定企业沿着社会价值观方向在各个领域采取适应性行为而进步的全面长远的指导原则与谋划,其核心是企业整体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可见企业发展战略任务本质上就是以寻求企业整体的进步和人全面充分发展为特征的规定性。这种战略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它开辟了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其首要的和核心内容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为引导,把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实践统一起来,为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类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关于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根红线。人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人总是在自觉地追求着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人本身的发展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历时态上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在共时态上社会主义不是狭隘的个人全面发展,在本质上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解放和发展人的统一。现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本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据此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了全面推动小康社会进步。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真实的集体"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其核心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真实的集体"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一整套革命和建设理论,为我们今天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我国建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全国人民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而作出的现实努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是要追求一种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状态,"真实的集体"是其终极价值旨规。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而且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秦旻 《科技信息》2009,(22):55-55,58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原则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目前教育不公平严重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公平,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9.
对个人本位目的论和社会本位目的论两种教育价值观,不同流派的教育思想家长长期以来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影响深远。教育目的的价值应尽最大可能使人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趋向一致,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现实条件下达到完美的融合。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应遵循统一性原则和偏移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新中国60年来发展观演变大致可分为起步发展观、政治发展观、经济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4种。理性分析它们的演变历程,有利于我们理性地总结和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基本经验,这对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握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对幸福的追求,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人与社会、环境、资源等问题上的价值理想与现实选择的完美统一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