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王芳  龙启德 《贵州科学》2015,33(1):92-95
如何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必须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于一体,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概念和原因的基础上,讨述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方法,分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指出了今后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在中国热带亚热带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进行生态恢复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生态的需要,作者从恢复生态学的产生及学科发展,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实践4个方面阐述了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热带亚热带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西部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的开发、环境的变迁和经济的增长 ,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一系列世界性生态退化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综合整治和恢复已退化生态系统以及重建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也对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特点、机制以及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方法、技术、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广泛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今生态学、地理学和区域科学发展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其宗旨就是在优化…  相似文献   

4.
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永忠  范志彬 《河南科学》1995,13(4):349-354
研究了嵩山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根据地形、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和植物的种类组成、植被类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将嵩山山地生态类型分为三个区段、13个生态类型区。根据植物的生态学、生态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抗逆性筛选出适合嵩山不同生态类型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优良植物和树种。并提出了嵩山森林公园不同生态类型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安定  苏维词  彭熙 《贵州科学》2009,27(4):74-77,96
本文分析了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干扰理论、尺度理论、边缘效应理论与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及重建的关系,其理论的应用能够指导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实践。同样,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也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提供非常恰当的实验场。针对喀斯特退化景观提出一些恢复与重建模式以及今后重点研究方向。寓景观生态学思想于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过程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生着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采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逐渐转化为农业和工业景观,产生了以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丧失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面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如何使退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拓展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本刊自2010年开辟"恢复生态学"专栏以来,坚持发表相关生态恢复专题的论文,  相似文献   

7.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生着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采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逐渐转化为农业和工业景观,产生了以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丧失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面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如何使退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拓展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本刊自2010年开辟“恢复生态学”专栏以来,坚持发表相关生态恢复专题的论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4年继续开辟该栏目,欢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8.
水岸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岸生态系统是介于陆地与河流、湖泊、溪流或水塘之间的过渡地带,是非常重要的典型的生态交错区。水岸带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旅游价值。水岸带研究以生态学、水文学和地貌学为基础涉及多种学科和技术。我国城市水岸多使用混凝土等人工建筑材料,结果导致水岸植物群落丧失,破坏了水岸连接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作用,其生态作用越来越小。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退化水岸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较为复杂,我国水岸带及其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理论与实践研究均较为薄弱。为此,笔者总结目前国内外有关水岸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水岸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围绕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国家重大需求,针对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群落稳定性差、土壤生态功能恢复滞后、生态治理成效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依托广西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我们开展了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适应性修复研究,提出了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西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露天煤矿废弃地复垦技术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露天煤矿开采引起土壤理化性质、肥力状况和生物学特性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剧烈扰动造成了土壤的生态功能退化和生产性能下降。文中在介绍露天采煤引致的土壤生态退化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煤矿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土壤重构、肥力管理及微生物区系的调控等技术等相关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以平朔露天矿为例进行了土壤生态恢复的案例分析,以期为我国露天煤矿废弃地的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实质是群落演替,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建群植物种类,最终目的是建立健康稳定的植物群落,所面临的挑战是理解和利用植被演替理论来完成并加速恢复进程.植被演替理论是指导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文对植被演替理论的发展、在生态恢复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应用、植被演替的研究方法及趋势进行了综述,旨在启发...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形成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之上,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内涵以及恢复与重建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对国外森林健康实践的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影响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人类活动、森林生境的简单化与森林系统的破碎、森林经营管理方式、自然干扰因素、外来生物入侵、环境污染以及森林生物的危害等.针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的现状、健康状况和林业生态建设宏观战略目标,指出了我国森林健康应该在营造和重建环节、改造和恢复环节、生产经营和利用环节、防止林业生物入侵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实践.同时实施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免疫能力;预防控制空气污染和森林防火,减轻环境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萍水河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影响萍水河生态功能发挥的几个因素,指出萍水河生态修复的必要性,根据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理论,提出了萍水河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及恢复萍水河生态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功能特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恢复、修复或重建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可增加林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其凋落层是巨大的水分蓄积库,增强了系统水分涵养功能;植被的恢复和重建,通过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水分的入渗和土壤储水量,减少地表径流。  相似文献   

15.
广西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滨海盐沼(Coastal salt marsh or tidal marsh)是具备多种重要生态和经济功能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对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生态格局的深入研究,可为滨海湿地管理和恢复提供有益经验。广西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较高,原生种类丰富。原生滨海盐沼种类中分布面积较大的茳芏和短叶茳芏集中分布于南流江、钦江和茅岭江河口区,常与红树林(Mangrove)形成滨海盐沼-红树林生态交错带或单一种群;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盐沼分布面积占比大,且呈持续向西扩散趋势。广西滨海盐沼丰富的多样性及盐沼-红树林生态交错带的天然存在为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及人为干扰下滨海湿地生态学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对象,具备独特的科研价值,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保护。本文通过阐述广西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的分布、类型与特点,综述其研究状况,总结其研究特色,以期为广西滨海湿地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促进我国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学的研究和发展,并为广西甚至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决策者、管理者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近自然修复实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流经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的中小河流为对象,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中纳入生态学原理,以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为核心,根据恢复生态学人为设计理论采用工程和植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初始河岸生态系统.并着重对其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动态、定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新理论——生态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现有理论和生态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新理论——生态发展理论,构建了生态发展理论的理论基础,并对生态发展理论进行了诠释,阐述了生态发展理论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国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进展、难点和问题,以及海岸带生态修复科技的国际经验,从海岸带生态修复体系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传导、陆海统筹修复和技术系统研究、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研究、海岸带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机制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中国海岸带生态修复的科技热点和重要进展;归纳了不同海岸类型的海岸带生态修复,主要典型海岸生境类型的生态修复,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的科学技术应用进展等;提出了海岸带生态修复从项目到场景营造、从技术向多元综合解决方案,以及在建设低碳城市、提高城市韧性、营造城市风貌和海洋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