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有为的近代科技观是其维新启蒙思想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康有为提出“以开创之势治天下”的科技启蒙观,极智极富,争雄竞长的科技比较观,变法急务,富强至计的科技人才现,是世界科技革命的第一次巨浪对我国近代历史影响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国家,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他赞成"五族共和",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各民族发展,对培养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意识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近代改革派代表人物的对外贸易观进行论述,比较其异同,发掘对社会改革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与理学之礼教秩序其合法性建基于先验天理之绝对正当性不同,康有为从近代西方之公理和人道两大基本观念出发,重建礼教秩序合法性基础。公理以平等观念重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师长等伦常关系。其近代意义在于解构天理之时间和空间超越性,瓦解礼教秩序之不言自明的超越意义,从而为礼教秩序的瓦解奠定学理基础。人道观一为人生来之资质,二为人之平等权利。人道观之理论意义在于为礼教制度的构建提供人性依据,即制度应当顺应人道之自然。其近代意义在于通过资质人性论对本质人性论的代替而实现了人之伦理本质的消解,这意味着人性之爱和恶失去了自身内在约束,礼教秩序之内在基础随之消解,礼教秩序之形成只能求诸外界。在资质人性论基础上,康有为提出以"教"和"学"为主体内容的礼教秩序形成之外在机制。"教"主要指以德行教化万民;"学"主要指对道的习得,其内容主要即控制人的爱恶等情欲,从而实现对人性的有限控制。  相似文献   

5.
6.
在民族危机深重的近代中国,曾纪泽敢于直面现实,顺应历史潮流,能够从世界大势出发,来观察本民族的生存问题,具有了近代开放观。在对外政策上,他反对闭关,提倡开放;在外交礼仪上,主张行“西礼”;在经济上,呼吁通商富国;在对外交涉上,力主用国际法争取和维护民族利益。不过,由于时代环境的限制,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中仍存在诸多不足,这也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试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晓静  徐晓霞 《科技信息》2007,(29):203-203
孙中山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认为发展中国经济,振兴实业,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发展中国的科技力量,而壮大中国科技实力的途径只有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传授最新的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政党观发展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自创办兴中会始,整个一生即投身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政党建设。从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到中国国民党,均由他亲自参与组建并担任领袖。从他领导进行斗争的漫长革命生涯中,可以看出他对政党政治认识的变化及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伴随洋务运动的常任诼重商思潮的形成,倡导“重商”的改良派知识分子怕农业观念2开始转型,形成了适合近代的新理念,即以市场为导向新型农业观;建立新型的农业技术体系;提倡农学教育,发展知识型农业,这是国人对农业问题认为深化的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人撰写的大量日本竹枝词反映出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从萌芽阶段的好奇,发展阶段客观与盲目的日本观并存,到繁荣阶段的理智、冷静的日本观,而尾声阶段的日本观却为淡然。然而,近代中国人"西教盛行,汉学更轻"的失落感与中华文化中心的优势文化心理始终贯穿在日本竹枝词的发展与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11.
12.
美国立国之后,在与海外世界的交往过程中,始终坚信美利坚民族拥有一种优越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特殊性与能力,进而认为改造、拯救与统治落后民族就是自身的注定责任和命运。这种"责任观"形成的历史缘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人坚信他们是上帝最后的特殊选民,美国是上帝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块净土;第二,美国人坚信他们在北美新大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向世人树立一个能够真心向往与极力效仿的榜样和典范;第三,美国人坚信美国式的国内政治管理体制是世界上最好、最合理、最优越的政治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敏 《科技信息》2011,(14):35-36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和富有创新特色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重视法制建设工作,倡导以法制原则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自由、民主、法治局面,他提出了改革司法审判制度,进而改革整个封建法律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法律文化遗产。本文试对孙中山先生倡导司法改革的动因、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作一粗浅探讨,以期对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全面评价孙中山思想、事业和精神品格,认识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导师”,确立了中国共产9党与孙中山在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这一历史接力运动中的继承关系,要求共产党人始终高兴孙中山的旗帜。  相似文献   

15.
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多少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前仆后继。他们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富于时代气息的进取精神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一页页的光辉篇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君主立宪奋笔疾书,奔走呼号;孙中山、邹容、陈天华……为民主共和殚精竭力,出生入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大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相对人,其个人安全责任观、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一个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难易度和成效性,因此大学生安全责任观的培养和引导应成为各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安全责任观现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安全稳定形势和高校安全管理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掌握共性、个性、内因、外因、规律等重要因素,探索并初步形成大学生安全责任观培养评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退位是历史的必然,而主客体这一对范畴始终规范着事态的发展,二者不分主次,交织缠绕综合而成。客体因素:外在的压力,革命派的状况。主体因素:孙中山自身的认识境界。  相似文献   

18.
西方近代知识观革命不仅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也必然意味着教育学的启蒙。以康德哲学为标志的西方近代知识观革命中蕴涵的教育学启蒙表现在教育必须重视书本知识教育.然而教育不等同于知识,教育中的知识只具有“潜在性”;“潜在性”教育知识观将真正带来教育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16世纪末经启蒙运动而产生的近代科学以机械论和还原论为特征 ,其实质是外在联系观在科学上的表现。 2 0世纪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开端的现代科学 ,历经混沌运动和生物学革命 ,更加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基于科学史的考察为近现代科学观的演进提供了佐证。科学观的演进丰富了科学内涵 ,也推动了科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简论病德观     
建立病德观是促进病人康复,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病德观既是一种病人处理自身疾病的道德观,一种“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观,也是一种“人我互惠”的责任观和个体“身心互滋”的健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