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报道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和氯化镉对小鼠肝脏的联合毒性.在连续7d给小鼠灌胃给药纳米四氧化三铁、氯化镉或二者混合物(纳米四氧化三铁+氯化镉)后,测定了肝脏的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生化参数和氧化应激反应.结果表明,纳米四氧化三铁和氯化镉会竞争性抑制小鼠肝脏对铁和镉的摄取.口服纳米四氧化三铁(50 mg/kg体重)没有对小鼠肝脏产生明显的毒性,而口服氯化镉(2.0 mg/kg体重)对小鼠肝脏产生显著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口服纳米四氧化三铁与氯化镉后,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够显著降低由氯化镉诱导的肝的氧化应激,从而显著减少氯化镉对肝脏的损伤.同时口服纳米四氧化三铁与氯化镉后,纳米四氧化三铁不仅能显著减少镉在肝脏的积累,而且能抑制由镉引起的肝脏中铁的缺乏,这是纳米四氧化三铁保护肝脏免遭氯化镉诱导氧化损伤的两个关键作用机制.纳米四氧化三铁可以作为镉中毒患者完美的磁共振造影剂和药物载体,因为它在发挥磁共振造影剂和药物载体功能的同时,可以减少镉的毒性.  相似文献   

2.
含铜堆肥施用对红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堆肥原料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非常普遍.因此,研究重金属污染堆肥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旱地红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土柱模拟降雨实验,探讨不同程度Cu污染堆肥施用到红壤后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及对地下水的污染机理,揭示堆肥中的Cu 在红壤各土层中的形态分布,以及铜的迁移与渗滤液的pH、电导率、可溶性有机质等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8 h时逐渐有Cu随渗滤液流出,在11 h时Cu浓度达到0.015 mg/kg 左右.随着 Cu 在土柱中的迁移,渗滤液pH呈下降趋势,且堆肥中铜的浓度越高,渗滤液pH值下降越大. Cu污染堆肥处理比对照处理的渗滤液中DOM最大浓度渗出时间提前2 h.在模拟降雨完成后,Tessier法测定土柱中的Cu形态在表层、次表层、深层土壤中所占的百分比结果表明:铜在各层中主要以相对稳定的残渣态存在,可交换态、铁锰结合态向有机结合态转化,高铜污染堆肥处理的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比低铜污染堆肥处理的高,且随着土柱的深度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将弱磁场引入氧化共沉淀法合成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制备得到具有不同形貌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不同形貌的Fe3O4纳束颗粒在不同的领域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简便且可控地制备具有特殊形状的Fe3O4纳米颗拉,对推进磁性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应用多孔介质理论并结合生化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反映原位生物降解柴油污染土壤的生化降解的平行平板理论模型,讨论了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及降解规律。得出沿液膜厚度增加的方向,柴油含量越来越低,随着液膜厚度的进一步增加,柴油含量变化趋势较小,说明底物浓度过低不利于微生物的降解,而柴油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农田区地下水氮污染和氮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农田区氮污染和氮转化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了4个土柱的模拟实验,模拟菜田施肥(化肥)残存量对地下水氮污染的实验表明,土柱中所施化肥残存量的72.08%和47.44%随下渗水流出,模拟非均质包气带结构对地下水氮污染去除的实验表明,装有4层粘性土夹层的砂柱对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85.69%(以蒸馏水混合液注入)和32.48%(以地下水混合液注入),而没有粘性土夹层的砂柱对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则分别为38.25%(以蒸馏水混合液注入)和28.92%(以地下水混合液注入)。  相似文献   

6.
王济 《贵州科学》2007,25(Z1):435-444
在室内使用特殊形状的土柱隔板成功地填装了在水平横截面上呈"川"字型分布、由质地相差较大的两种土壤相间构成的非均质土柱.当土柱出流达到稳态后,灌入CaCl2溶液,监测土柱出流液的浓度动态,通过计算表征氯离子迁移时间随机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对出流盐分的优先运移采用传递函数模型进行仿真,并对构成非均质土柱的两种均质土壤分别进行了条件类似的水盐入渗实验和模拟.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参与氯离子输运的土壤水运移体积和可动体积以及土壤溶液中氯离子的体积平均驻留浓度.  相似文献   

7.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应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磁性粒子的结构、粒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讨论铁盐溶液浓度、沉淀剂浓度及超声波对粒子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在得到亲水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后,加入油酸对其进行改性,最后得到亲油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接触角仪,振动磁强计等对样品颗粒大小、磁性以及亲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磁性颗粒样品具有超顺磁性和亲油性,能很好的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磁流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高铁酸钾(Fe~(6+))对于Cu~(2+)在土壤垂直方向上迁移时浓度的影响,采用土柱实验,通过加入薄层示踪剂(Cu~(2+)、Fe~(6+)),以研究Cu~(2+)溶液在下渗过程中浓度的变化,以及Fe~(6+)对其下渗过程中浓度变化的影响;同时探求高铁酸钾(Fe~(6+))对铜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时的最佳使用量和最佳作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Fe~(6+)十分显著地提高了土壤对于Cu~(2+)的吸附作用,有效地控制了Cu~(2+)在土壤中的向下迁移,Fe~(6+)作用于铜污染土壤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00 mg/L,最佳作用时间为5 h。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客土法中重金属向客土迁移积累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本文以重金属Cu、Pb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土柱渗滤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白泥(30g/kg、50 g/kg、80 g/kg、120 g/kg)的污染土样作为隔离层对土壤中Cu、Pb元素向客土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金属元素在土柱中的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掺杂白泥的隔离层中的金属浓度最大,且随着白泥含量的增加隔离层的金属浓度增加,洁净土层(客土)金属浓度趋向背景值;同时,滤液中的金属浓度在隔离层骤然下降。二者说明白泥对Cu、Pb元素具有较好的稳定化作用,可有效延滞Cu、Pb元素向客土的迁移。  相似文献   

11.
在氮气及空气的热重氛围下,研究了以平均粒径分别为20,50 nm的Al2O3和平均粒径为20nm的Ce O2这3种纳米材料配制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0,100,150 mg·L-1的3种纳米柴油的挥发特性和氧化特性,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纳米颗粒的粒子质量浓度、粒径尺度及物质种类对纳米柴油挥发及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惰性氛围下,纳米颗粒延缓了柴油的挥发过程;随着纳米粒子质量浓度增加和粒径增大,纳米柴油的挥发速率减缓.在氧化氛围下,纳米颗粒加快了柴油的氧化过程;随着纳米粒子质量浓度增加和粒径减小,纳米柴油的氧化速率加快;具有催化功能的Ce O2纳米颗粒比同尺度的Al2O3纳米颗粒表现出更好的氧化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欢  孙洪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0):8980-8985
重金属污染预测和评估是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的重点与难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过程模拟能够为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指导。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三维地下水重金属溶质运移模型,考察南京某化工场地重金属As(V)的迁移运动规律。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渗透系数、弥散度、分配系数、孔隙率,对比分析不同参数条件下,重金属As(V)溶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引入敏感性指数作为量化指标,比较各参数对重金属砷迁移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晕中心砷质量浓度随污染物持续通入逐渐增加到7.12 mg/L,污染范围不断扩大,纵向迁移距离远大于横向;七年后污染物不再注入,污染范围在水流的作用下整体往下游迁移,污染晕中心浓度不断下降,第40年污染晕中心往下游迁移6.5 m,浓度已下降为0.33 mg/L。连续注入污染物10年情况下,增加渗透系数与弥散度都会导致污染晕中心As(V)浓度下降,纵向迁移距离增加;分配系数增加则出现污染晕中心浓度与纵向迁移距离都减少的情况;由于土壤对重金属As(V)的吸附较强,在参数±50%的变化中,分配系数对重金属的迁移距离影响较大,与渗透系数、弥散度的影响程度相当,敏感性指数分别为18.0%、18.0%与16.3%;孔隙率敏感性指数为0.006%,在本文模型下对重金属As(V)迁移的影响几乎可忽略。  相似文献   

13.
为描述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过程,采用静态间歇实验和动态土柱实验对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饱和黏土中的吸附和迁移特性进行了研究.静态吸附结果表明,MTBE在不同黏土中的吸附行为均可用线性方程描述,黏粒含量是土壤对MTBE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动态迁移实验中,借用反函数变化思路,提出利用实际渗流速度v确定非保守性物质在介质中纵向弥散系数DL和阻滞系数Rd的方法.与间歇实验相比,动态土柱法得到的Rd较小,仅为1.004,预示受到污染的土壤对MTBE几乎没有任何截留和净化能力.由此确定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参数,为今后MTBE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治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众多类型的纳米粒子中,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又以其大比表面积、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物理化学性质而得到全世界生物医用领域的广泛关注.配合以表面修饰手段以及相应的体内作用机制,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已成为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应用最为成功的磁性纳米粒子之一.文中概述了Fe_3O_4纳米粒子作为诊断试剂、药物载体以及诊疗一体化试剂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溶解性有机质对重金属在土壤中吸附和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中最具有活性的组分,可以与重金属发生吸附、解吸、络合等一系列作用,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生物有效性等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溶解性有机质对重金属吸附和迁移的影响。吸附实验表明,重金属Cu、Pb、Cr、Cd在土壤中吸附能力是不同的,土壤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PbCuCrCd。土柱实验表明,重金属Cu、Pb、Cd、Cr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相似,均为前期淋出液重金属含量较低,后期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吸附饱和后浓度趋于稳定。但不同重金属迁移速率各不相同,这与吸附实验结果相符。溶解性有机质的存在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迁移速率上,其穿透时间比去除有机质的情况短,有机质的存在有利于重金属离子向下迁移,但当达到饱和后对重金属迁移浓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借助于土柱物理模型装置,试验研究了保守性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得到了污染物瞬时输入和连续输入条件下,非饱和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的过程。在分析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考虑可动水体与不可动水体因素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土柱内污染物的迁移过程。根据实测资料和数学模型的数值解,运用最优化技术率定模型参数,得到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参数成果。  相似文献   

17.
高压旋喷技术近几年开始应用于污染土壤修复,对所注入药剂的迁移扩散规律尚不明确,导致工程实践中缺乏可靠依据,同时为克服常规试验测试手段的不足,使用透明土材料开展了污染土修复药剂迁移的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在考虑分子扩散、机械弥散、对流等耦合情况下,建立了探究药剂在土壤中迁移特性的对流-弥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透明土试验技术能够直观地显示药剂迁移过程,可以应用于污染土修复药剂迁移特性的研究。在不同土壤压力条件下,存在最佳泥饼高度;相同土壤压力,泥饼高度越高,同一位置处浓度最大值越小;泥饼高度的选取关系到高压旋喷参数的设定,对修复效果及效率有重要影响。药剂的迁移以竖向迁移为主,水平向迁移不明显,因此为保证药剂以较高的浓度迁移至泥饼边缘,应使药剂在泥饼间隙水平方向上分布有较高且均匀的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温度下活性炭对土壤中抗生素迁移的影响,基于土柱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盐酸土霉素在施炭土中的纵向迁移机制.土柱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加入低含量的活性炭可以增强土壤对抗生素的吸附作用,抑制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的活性炭含量越大,施炭土的吸附分配系数越大,对抗生素的吸附能力越强,进而可有效降低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效率.最后基于理论计算值和实际反演值对施炭土的吸附分配系数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聚乳酸线材存在性能单一,电磁学及吸波特性不佳的问题.以聚乳酸为基体材料,四氧化三铁为填充材料,利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聚乳酸/四氧化三铁复合粉体.再通过熔融挤出成型工艺制得聚乳酸/四氧化三铁复合线材,研究了四氧化三铁含量对聚乳酸/四氧化三铁复合线材成形工艺性(包括线材表面质量、尺寸、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影响.最后通过双喷头打印机打印出标准的吸波测试试样,研究四氧化三铁含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四氧化三铁含量在30%以内时,复合线材的表面质量较好;当四氧化三铁含量超过30%时,复合线材的表面出现了沟壑与孔洞的现象.随着四氧化三铁含量的增加,复合线材的直径及不均匀性变大,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下降.当频段范围为8.2~12 GHz时,四氧化三铁含量为30%的试样吸波性能最佳;当频段范围为12~17 GHz时,四氧化三铁含量为20%的试样吸波性能最佳,其中反射率小于-4 dB的频带宽为3 GHz;当频段范围为17~18 GHz时,四氧化三铁含量为10%的试样吸波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单裂隙花岗岩中核素迁移的连续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饱和水流条件下。花岗岩单裂隙中核素迁移的连续注入数学模型,给出了裂隙中和岩块中核素浓度的解析解,并结合裂隙流出水样实验数据分析了影响核素迁移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