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展开,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我县三熟制面积日益扩大,水田小麦也开始有了发展,并逐渐受到重视。夺取小麦三熟制全年高产,要解决小麦早熟高产的问题,又要解决早稻的迟种高产(并能适期收割)的问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选用迟熟早籼品种较能适应迟种,并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存在秧龄长占用秧田面积多,以及成熟迟影响后作等问题。1973年我们进行品种搭配试验,采用早熟品种,不仅当季能取得高产,而且有利于后季的种植,从而达到季季丰收,全年高产的目的。1974年我所小麦田早稻种植竹莲矮5.58亩,平均亩产846.8  相似文献   

2.
随着春粮面积增加,稻麦三熟制扩大,农业生产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新三熟制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和茬口季节紧张。小麦灌浆期常遇梅雨季节赤霉病重,小麦种植面积受到限制的新问题。因此,根据我区当前生产上的迫切需要,进行小麦品种试验,尽快地鉴定出早熟、抗病、耐湿、高产的小麦新良种,供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鉴定、选拔适于我地区三熟制栽培的早熟、抗病、高产的小麦品种,是当前生产发展的需要。我所根据省农林局布置的大、小麦区域试验计划,进行了大、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现将情况叙述如下:一、试验概况1.供试品种,除了由省农林局统一布置参加省区域试验的小麦品种:矮四九、荆州10号、早红3—7、早白1—1、九兰、908等六个;大麦品种:114(米麦)、早熟3号等两个外,本试验还增添了安徽11、早红3—4—1、鄂麦6号、钟山6号、1046等五个小麦品种。其中以908  相似文献   

4.
河塘大队地处仙居县横溪丘陵半山区,水利条件较差,常年有秋旱,威胁晚秋作物生长。他们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在实践中摸索到缺水夺丰收的规律,总结出“有水走水路(种水稻),无水走旱路(种旱作)”的种植经验。近两年来将原来种植大、小麦——六月豆——晚稻三熟制改为大、小麦——早稻——秋玉米间作秋大豆三熟制。这种新的耕作制度的特点是:有利于扩大种植撒播麦,改种的早稻产量稳而高,间种秋大豆既照顾到群众种植习惯又满足市场要求,而不影响秋玉米的产量,全年亩产可  相似文献   

5.
随着耕作制的改变和大面积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新技术,对大、小麦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所革命职工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引下,打破洋框框,扩大试验面积和小区范围,大搞群众评选群众鉴定。通过试验,初步评定比矮粒多略早而抗病性能较好,增产10—15%的小麦品种有“区19”,“大秆青”,“扬麦一号”等,大麦比矮白洋早熟且增产15—20%的品种有“早熟三号”等,现介绍于后,供扩大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缙云县是丘陵山区,除部分高山社队外,大部分社队都开始推广一年粮食三熟制,大小麦面积近年来已达四万亩左右(其中小麦面积约二万多亩),约占县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所以做好大小麦的气象服务工作,提供长期天气趋势预报,抓住有利天气年份,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并提供分析病虫害消长趋势的依据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我站以“烂冬油菜,旱冬麦”群众经验为线索,针对大小麦影响较大的冬、春天气情况,进行了一些气候分析,并寻找气候规律与其相互联系,初步取得一些结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1975~1976年示范试验的结果1.“乙烯利”促进棉花早熟的效应。经过示范试验,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区、品种条件下,棉花应用“乙烯利”催熟均有明显效应。如海宁县黄湾公社6个大队(10个生产队)对22亩“协作2号”等品种进行示范试验,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于9月下旬施用(施用后一周内日平均气温为20.5—22℃)拔杆时开铃率比对照高21.3—29.5%;即使在10月上、中旬使用(10月7—17日),施用后一周内日平均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梅县光头”小麦品种是广东小麦中较好的品种之一,为了解本品种的生长发育性,在各种不同发育阶段上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的特性,作为进一步地改进耕作技术的根据,及为创造新的南方小麦品种提供科学根据的材料;同时初步提出本品种小麦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的形态建成作用,作为今后深入研究的参考。本试验的内容是:分析本品种小麦通过春化附段及光照阶段所要求的外界条件,使能控制它的生长发育,以达到早熟和增产。试验共分为三个部份:春化阶段的分析,光照阶段的分析和分期播种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908”小麦是省农科院1964年用浙江地方品种临浦早小麦为母本,日本太和小麦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小麦品种。“908”有姐妹系809、907、811、817、826及905(有芒),基本性状均相似。几年来在我县种植表现适应性强,早熟,避病抗逆,产量较高,一般亩产300~400斤,高的可达500余斤,比农林45增产11.2%,比矮洛阳增产8.8%,适宜三熟制地区种植。“908”小麦生育期短,成熟早。全生育期172~181天,播种至出苗4~10天(有效积温69.7~126.3℃),出苗至抽穗120~125天(867.9~957.4℃),抽穗至成熟46~47天(477.3~  相似文献   

10.
奉化县南浦公社前横大队地处平原产粮区。全大队161户,614人,耕地面积951亩,每人平均1.55亩。这个大队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在1965年就超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最近六年来连续超千斤。他们获得连年高产的主要途径是扩大三熟制面积。1971、1972年大小麦面积先后扩大到336亩和443.8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5%和47%,单产分别达516斤和529斤,总产增长率分别达3.7倍和  相似文献   

11.
在逐步扩大三熟制面积和多种迟熟高产品种的情况下,收种季节矛盾更为突出。为解决矛盾,我们在认真总结大、小苗育秧经验和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秧”配套试验。据4个小区(1.44亩)试验结果,平均亩产838斤,比对照(水育大秧)区增产6.8%,其中最高的0.32亩,折亩产925斤,比对照增产21.3%。“三秧”,就是前期育小苗,中期搞抛苗,后期从抛苗田中拔出,象大秧一样插到大田。去年供试品种“农虎6号”,种子经过消毒催芽,6月25日播在草子留种田,秧板阔4.4尺,沟6寸,秧板做平后,上浇水河泥,播后塌谷,秧田管理同普通田。除草治虫各两次,7月19日  相似文献   

12.
麦类赤霉病是大、小麦重要病害之一,亟需筛选能取代富民隆一类汞制剂的农药。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和“有比较才能鉴别”的教导,1972年在省农科院植保所的大力支持下,搜集若干农药进行防治效果试验,为了“互通情报”,现简介于下:我们在辛江公社新丰大队民丰和永丰两个生产队,选择易感病的“无芒六棱”和“矮洛阳”、“阿夫”等品种,以灭菌丹、进口甲基托布津和乙基托布津、国产乙基托布津、苯骈咪  相似文献   

13.
由山东省生物研究所承担的计划课题“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中试”于1990年12月27日通过省级鉴定。其中试产品“SW—1小麦增产菌剂”以固氮解磷,刺激作物生长等作用使小麦增产。在我省试验示范18.8万亩,用于15个小麦品种,对单株茎孽、单株次生根、最大茎孽数以及叶面积、叶色均有促进作用,通过提高每亩穗数,每穗粒重和千粒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aC1胁迫对4个小麦品种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随着NaC1胁迫浓度的增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供试的4个小麦品种中,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受盐胁迫抑制的程度不同,其中“神龙4号”为耐盐品种,“神龙3号”次之,“川麦32号”耐盐性中等,“绵农7号”不耐盐.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在新疆这种典型大陆性气候条件下,春小麦有明显的“午睡”现象。净同化率在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中午降低,呈“双峰”型,发生情况与小麦生态条件和生长发育时期有明显关系,与内地一些地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农科所和145团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于1973年,使用北京农药二厂提供的40%“乙稀利水剂”,分别对葡萄、苹果、番茄催熟效果的观察试验,获得初步结果。现将番茄催熟试验简介如下:(一)试验方法1.青果浸泡:分初夏、盛夏、秋季三个时期进行。初夏采用温室栽培果实,盛夏、秋季均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一直认为小麦“空壳”是冻害的一种表现,着重于抓适期播种,使抽穗开花避过霜冻期。这种办法对某些品种有效,对另一些品种,即使是适期播种,安全出穗,但后期还是常常出现大量的“空壳”。昌宁县农技站多年调查试验,发现这种“空壳症”与小麦品  相似文献   

18.
“早熟三号”是一个二棱毛大麦。经杭州地区两年试种,表现早熟、抗病、耐肥、高产,适宜水田新三熟制的搭配,深受群众欢迎。现将该品种的产量、基本性状和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产量 1970年本所大麦品种评比,早熟3号产量居首位,2.5亩平均亩产563斤,比“浙农12”增产27.3%。1971年,全地区种植500余亩,一致反映良好。据余杭、富阳、萧山县等五个点的大麦品种评比试验结果,除萧山县大通桥农场比对照“矮白洋”减产8.5%以外,其它四个点均比当地推广品种“矮白洋”、“浙农12”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4.8~55%。  相似文献   

19.
当前推广小麦连作稻三熟制的生产实践表明,选用耐迟播、生长季节短、成熟早、产量高、抗病的小麦新品种,是夺取小麦高产和全年高产的关键。临海县农科所,为评选出适宜本县栽培的、耐迟播(冬至边)、成熟早(小满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抗病、高产的春小麦品种,查明不同播期对品种性状表现的影响,从而为品种搭配提供依据,在1972~  相似文献   

20.
小麦条锈病为我区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小麦条锈病菌群体变化复杂,生理小种处于新的变异,出现许多其它致病群体,使大田抗锈性普遍发生变化,致使小麦大范围处于感病品种状态,一旦条件适宜,会造成小麦条锈病的特大流行。为此,地、县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调查,以摸清我区小麦品种抗锈性资源和品种抗锈性丧失的原因。1 品种布局及其抗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