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货币供应和信贷,而中央银行任务的实施是通过“货币政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央银行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央银行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民银行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是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2.
赵蕊  张楠 《科技咨询导报》2011,(9):200-200,222
货币-现代经济社会的血液,不可或缺,无处不在.而各国的中央银行则好比心脏,为血液的正常流动提供必要的动力.它吞吐万象,举足重轻;它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信贷总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对政府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评估标准有:目标独立性、经济独立性、政治独立性。我国的中央银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应尽快采取措施增强其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本文回顾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历史,并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目标实施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已具有许多市场经济的特征,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不断加强,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利率来对货币乘数发挥作用,以此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及货币供应结构。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预期影响的连接点和传送点。各国往往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而选择不同的中间目标。理论上可选的中间目标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等。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货币供应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创新浪潮的来临,货币供应量会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一定会做出适当的调节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我国未来几年经济运行的展望,深入探讨了在内需不足,扩大内需前提下货币政策的积极能作用,并对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工具作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货币与GDP因果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市场化进程(1993年1季度-2003年4季度)中货币供应量与GDP、物价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货币供应量是影响实际GDP和物价指数的重要原因,货币长期不具备中性,同时货币供应量受实际GDP增长的影响也比较大,货币具有内生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的理论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论。西方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对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关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货币非中性;货币短期内非中性,长期内中性;货币完全中性。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理清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经济金融的实践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率的作用,研究以调控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搭配,根据2007年1月—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在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体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沟通引导市场预期作用有限的现象,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的精确度和市场反应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决策参数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可信度越高,对公共信息相对精度的要求越低,货币政策效果越好.中国人民银行当务之急是坚持实际的政策操作与公开披露的内容相一致,建立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几年里,我国的经济弹性和抗冲击能力出现了较大增强,金融市场自身对实时数据的敏感性也在不断增强,它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在日趋复杂。2007年到2009年间中国股市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再到反弹的过程,而期间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流动性。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流动性的代表,研究了中国股票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吸收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采用经济计量学中无约束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了利用2000,1~2002,l0,月度汇率预测相应月度货币供应量M2的正反馈模型。同时,在相同时期内还给出了利用月度货币供应量M2数据预测月度汇率的负反馈模型,在每个观测点处的预测精度高达10^-8以上,几乎无误差。可见,货币供应量M2与汇率的正负反馈模型拟合效果相当好,这为准确预测中国货币供应量M2,汇率数据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引起了货币定义与供求关系的全面变化,导致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发生了偏离。放弃以利率为指标的需求调节型货币政策,建立能全面反映金融创新特点、以广义货币量M2或M3为指标的供给控制型货币政策是今后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大、增速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运用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外汇储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关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计量模型,最后得出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外汇储备产生的正向影响,即我国接下来几年外汇储备还会不断增加。但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一定的负效应,因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作用及合适的中介目标的特征,并分别对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利率与信贷规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外部环境高度复杂以及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趋势,主要从货币供应量、当前经济形势、经济变量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当局应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8.
货币供给量超速增长的内在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货币供给量近几年一直持续高增长状态,为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必须合理控制其增长幅度.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表明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增多主要由外汇占款增多所致.要合理控制货币供给量,必须从外汇的角度出发,拓宽我国石油、能源的战略储备,且短期坚持盯住美元,长期发展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第四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货币供给量近几年一直持续高增长状态,为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必须合理控制其增长幅度。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表明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增多主要由外汇占款增多所致。要合理控制货币供给量,必须从外汇的角度出发,拓宽我国石油、能源的战略储备,且短期坚持盯住美元,长期发展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第四极。  相似文献   

20.
选取1990年—2015年的中国货币供应量数据,分别使用AR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2)进行单项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诱导有序加权调和平均(IOWHA)算子建立组合预测模型,然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比较各类单项预测方法和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评价体系显示IOWHA组合预测模型优于3种单项预测;最后用组合预测模型对2016年—2020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仍然处于递增状态,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