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濒死体验,多数人都没有概念,因为从死亡的边缘走过来的人毕竟是少数。但这涉及到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问题,因而备受人们的关注。从生到死,生理、心理都会有一些变化,也可能出现一些特别现象,产生一些奇异的传说。对于这些现象和传说都有怎样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2.
3.
《红楼梦》和张爱玲小说将高雅的书面语和通俗的口语运用到小说叙事中,表现出通俗本色、浅近形象和雅俗相谐、亦雅亦俗的语言风格,但无形之中二者又呈现出"中国化"与"中西合璧"的叙事语言风格之差异,彰显出张爱玲对《红楼梦》叙事语言继承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俄国文学在思想意蕴和艺术构思方面对鲁迅的小说《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植根于鲁迅灵魂深处的时代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使他对俄国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而他的社会理想和坚韧个性。又使他始终不渝地呐喊、战斗;同时.他的悲剧心理和独特审美观。使他的笔端自然流露出阴冷的艺术风格.既有对俄国风格的借鉴,又有自己的再创造,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5.
6.
《故乡》作为一个窗口,是联结着鲁迅小说审美风格总体的,这风格是凝重的,它不断地超越着生活的直接性,而负载着历史的深蕴。《故乡》在鲁迅的小说中,又是充满了内省性体验的。同时它以沉郁、凝重和白描的体构成“有意味的形式”。在历史的筛选中,这篇小说的价值和审美意味仍在深化着。  相似文献   

7.
8.
《周易》是一部形象说理的特殊的哲学著作。其基本符号“一”、“一”《易传》赋予阴阳说,从而使这部著作成为表述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哲学范畴。将阴阳之道引申到文学领域,我们会发现《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风格主流的深刻影响。阳刚之气与“风骨”,阴柔之美与“平淡”的艺术追求,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一系列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周易》包含极其丰富的文学思想,创作风格是其一,同时涉及到形象思维等等方面。《周易》与我国古代文论的内在联系,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韩愈的《南山诗》用杜甫的《北征》之体而张大之,而韩学杜却独辟生面,所以《南山》和《南山诗》有一些共同点,也有一些不同点,历来多有文人墨客对其进行比较,评分优劣。因个人审美趣味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其优劣反映了评论者的审美倾向,同时也容易变得片面。若从比较两诗的风格之异同入手,便能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两首诗。  相似文献   

10.
11.
一、初上《鸟的天堂》有位教四年级语文的同事请假,要我给他们班的学生上一星期的课。我想自己虽然这一年多没代课了,但自己的底子还可以,《鸟的天堂》又是一篇熟课文,第一节课也就没怎么在意进入了课堂。  相似文献   

12.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在谋篇布局、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语词锤炼等方面,都着力营造一种意境和气氛。其对情调美感和诗意化的追求与中国传统雅致、雅趣、雅兴的艺术品味是一脉相承的。它表现的是一种深蕴的、无声的,却又震撼人心的日常命运悲剧和心灵悲剧,吻合传统的蕴藉、敦厚、含蓄的美学风韵;它善于呈现复杂微妙、丰富优美的人性与人情,强调小说的道德感化作用。这种对古典美学的坚守,在现代、后现代语境以及一味追求思想深刻的文学单维度格局中,显得如此清新、高贵与孤独。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作者问题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说勃兴的有明一代,有一种值得特别注意的现象,这就是当时的小说家们,大都不愿意将其姓名署在自己的作品之上,如《西游记》无作者署名,《金瓶梅》只题“兰陵笑笑生”,《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子虚乌有”(见胡适《水浒传考证》),等等,即可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4.
《万象》月刊是20世纪4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通俗文学期刊。它以鲜明而独特的编辑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在当时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刊栏目设置灵活多样、版面整合整饬活泼、广告编排新颖独特,体现出一以贯之的开放兼容的编辑风格。  相似文献   

15.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也是一部美国极其重要的经典著作。它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是一部较完善的作品。这部小说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揭示了一个主题--美国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说《迟桂花》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心理描写的分析,以及对其细腻、通灵的境物描写的分析,阐释了郁达夫晚期小说创作风格在保留浪漫主义手法的同时,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动荡与挫折、尝尽了人生的苦酒之后,其作品中所呈现的悲抑、恬淡,韬晦的复杂心情。后期郁达夫感情上渐趋深沉,艺术上更臻成熟,《迟桂花》当是他这时期独具一格的抒情小说。  相似文献   

17.
莫言在写作中十分注重对生命感觉的描写。他的作品以显性的方式呈现人对历史的感悟,以隐性的方式书写历史对人物的评价。在人物与历史之间,历史只是一个被淡化了的时间背景,人对生命的感觉才是莫言创作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一种》是最能体现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创作风格的一篇中篇小说。作品以一个处于家庭伦理关系中兄弟之间相互仇杀的故事,借助散乱、破碎的结构和无色调的语言,表现作家对传统理性、经验、常识和秩序的怀疑,突现出“零度风格”,从而展现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袁枚《子不语》的语言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袁枚《子不语》语言的基本风格:平实、简约、诙谐;分析了《子不语》中语言材料的运用方式和修辞特征在平实、简约、诙谐方面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子不语》用语通俗平易、不事雕琢、简洁凝练、诙谐幽默的特点,认为其语言运用平实中见奇巧,言简而意赅,诙谐中见讥嘲揶揄,体现了作者较为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也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原型批评的理论,从种族主义、暴力冲突方面探析莫里森《天堂》中的"替罪羊"形象,认为这一形象体现出莫里森对美国历史及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讽刺性模仿和颠覆,对种族优越论、暴力政治以及非裔美国人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