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慧丽  毛静  李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868-11875
为积极响应国家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召,分析大气污染的动态演变规律,本文利用空间统计学和马尔科夫链,探析陕西省各市区PM2.5污染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分析表明,采暖期的污染较非采暖期严峻,各市污染物呈现初春高,夏秋较低,冬季最高的不规则“U”型变化规律。空间分布显示关中地区污染较重,特别是西安、咸阳与渭南,陕南地区空气质量最好,商洛与安康的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城市,且不同地区PM2.5浓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动态演变规律表明,PM2.5浓度转移状态不仅与地区自身浓度相关,还受相邻区域浓度影响,浓度等级越高,向上转移的概率越大,整体上呈现以咸阳为发散点,由高浓度依次向高浓度、较高浓度、较低浓度以及低浓度转移态势。本文研究为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区域间进行联防联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个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三次指数平滑模型为基本预测模型,并基于马尔科夫链定义了误差修正模型--条件马尔科夫链。条件马尔科夫链的特点在于将传统马尔科夫链中的一步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变成条件一步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即在条件马尔科夫链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中,每个元素的意义为:在已知t-1时刻的状态下,t时刻的状态转向t+1时刻状态的概率:即P{(E_t→E_(t+1))/E_(t-1)}。在文章中以新疆货运量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新疆货运量这一指标用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用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结合马尔科夫链和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结合条件马尔科夫链三个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经过条件马尔科夫链修正后的预测结果误差最小,证明文中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适应,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意义。利用2012年广东省各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数据,计算分析广东省各地级市的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特点,并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广东省各市分成四类地区,比较各类地区的产业结构效益差异,判断广东省各类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就能总结出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效益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德阳市地下水富集规律及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德阳市地下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利用资料收集、水文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的方法,归纳了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总结了地下水富集规律,并根据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富集规律的差异性将德阳市划分为断褶山区裂隙-岩溶地下水资源禀赋区(Ⅰ)、平原孔隙地下水资源禀赋区(Ⅱ)和红层裂隙-孔隙地下水资源禀赋区(Ⅲ)。研究表明,禀赋区(Ⅰ)具备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的功能特点,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禀赋区(Ⅱ)具备规模开发利用的特点,可开展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地下水人工补给工程,增加地下水储存量;禀赋区(Ⅲ)地下水仅能满足基本的人畜饮水,有效储集大气降水,拦截地表水流,增加蓄水量,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阐明水文地质特征,总结地下水富集规律,进行地下水资源禀赋分区是研究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旅游利用视角将甘肃非遗资源整合为5种类型,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5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其旅游利用方式.结果表明:1) 甘肃省非遗旅游资源可整合为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知识实践类和民俗节庆类,5类资源结构差异明显,工艺美术类占比最高.2) 甘肃非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由陇海-兰新轴线,历史文化悠久地区和多民族聚居区向周边区域梯级递减的分布特征.3) 时序格局上,四批非遗资源分布特征各不相同,总体上经历了先集中后分散的演变过程,各市州呈现出稳定增长、波动增长和“高开低走”三种类型.4) 旅游发展对非遗资源空间分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从内容和时空格局两个角度提出了非遗资源旅游化利用方式,以期为非遗资源旅游利用研究拓展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AGA-PPC模型测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95~2015年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综合经济实力,分析了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动态变化特征及规律,并探讨了不同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交通优势度差异显著,地级市区明显优于县域单元,主要铁路过境地区交通优势较突出,其整体态势由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构建的双核结构模式,向以南昌市区为"主核"的单核结构模式演变;(2)综合经济实力差异明显,地级市区综合经济实力突出,东北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3)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综合经济实力为交互耦合关系,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螺旋上升不断增强的趋势,保持持续优化状态;(4)1995~2015年鄱阳湖地区交通优势度与综合经济实力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由分布于拮抗、磨合和协调3个不同阶段的8类减为2类,交通因素依然是制约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方法和技术,对青海1949-2007年期间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1949-2007年青海产业结构演变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利用相关指标计算分析了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就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等层面的动态演进过程,然后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计算了1978-1987年、1988-1997年和1998-2007年三个代表时段产业结构演进的数量特征.最后,归纳出青海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驱动力是资源禀赋差异、历史与社会经济条件及自然地理环境约束、政府投资与政策引导的巨大作用和潜力较大的高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保证第一产业发展,重点扶持第三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率期限结构波动效应协整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刻画短期利率波动具有长期回复均值和负向飘移率的非线性均值-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中,引入马尔科夫区制转移特征,给出波动区制转移概率的计量递推公式和最大似然函数数值求解程序.对动态模型综合设计的科学性进行参数假设检验,证实非线性均值回复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效应的GARCH模型相比,其单独或双项组合的杠杆效应、负向信息强响应、高波动低持续等效应模型具有更强的现实数据拟合能力,可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角度,进一步揭示短期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内在波动规律.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研究了部分未知转移概率的马尔科夫跳跃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利用连续时间马尔科夫跳跃线性系统转移矩阵行和为零的性质,获得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带有部分转移概率未知的连续时间马尔科夫跳跃线性系统的稳定的充分条件.给出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产业结构熵、产业结构高级化、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测算了2000—2017年湖北、湖南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竞争力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发现:1) 2000—2017年6个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上呈现产业结构专业化趋势;衡阳市、邵阳市、鄂州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加深,郴州市、娄底市、黄石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有所降低.2) 2000—2017年湖北、湖南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与竞争力均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第一、三产业的竞争力优势不断提升,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势不断提升.最后,从政府政策层面及各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角度出发,为资源型城市发挥产业结构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旅游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设施、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出发,利用地理探测器来分析黄河流域城市旅游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明显,各省及各市间旅游收入相差悬殊,东南地区旅游经济收入高于西北地区,且呈现以古都为中心的多核心热点区。(2)星级酒店数量、星级景区数量、人文景观数量、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路网密度、PM2.5、第三产业比重、自然景观数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旅游经济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依次减弱,且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效果明显。(3)各因素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规律均不相同,除了PM2.5浓度对地区旅游总收入的影响相对破碎化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基本呈现东西走向或者中心向两端走向的递增或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地层变异在实际滑坡中广泛存在,其表现为不同类型岩土材料的互相嵌套或一种类型岩土体在另一种较均质岩土体中的随机分布.岩土工程实践中仍缺乏一种有效的地层变异模拟方法.为此,搜集了不同地区的钻孔资料,检验了土体状态转移的一阶马尔可夫性.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基于钻孔数据的耦合马尔可夫链水平方向转移概率矩阵估计方法.利用给定的水平方向转移概率矩阵进行耦合马尔科夫链模拟以产生虚拟钻孔,通过比较给定的水平方向转移概率矩阵和利用虚拟钻孔估计的水平方向转移概率矩阵评估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利用澳大利亚珀斯市的钻孔资料进行了水平方向转移概率矩阵的估计.结果表明,土体状态转移的一阶马尔可夫性在现实中是广泛存在的;当给定的转移概率矩阵对角占优(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大于非对角元素之和)程度较高时,估计的水平方向转移概率矩阵和给定值有较好的吻合.所提方法使耦合马尔科夫链模型能被有效地用于地层变异的模拟,为在岩土工程中考虑地层变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信息熵可以较准确地刻画产业结构总体演变过程,可以反映城市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通过对比各相关地区产业结构信息熵,可以发现各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及相互关联特征。提出了产业结构信息熵和产业结构均衡度的概念,并给出相应的定义。创新性地将产业结构信息熵概念应用于苏州市产业结构阶段划分和地区间比较,对苏州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分析。运用GIS分析技术辅助进行苏州市产业结构信息熵值划分,并实现可视化表达,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相关方法和结论在城市发展政策研究和制定及城市总体规划研究中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文平 《科技资讯》2011,(23):222-224
研究分析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对黑龙江省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合理性参考。本文主要论述自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的漫长进程,以及对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处于较高市拉动作用较强,多数城市与龙头城市差距较大;(3)黑龙江省城市数量比较多,但规模偏小城市人口100万的城市特大城市仅有2个;(4)黑龙江省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源型、重型的产业结构特点并且产业结构不合理。结合相应历史时期的外部环境作用,将整个发展历程分为若干阶段。通过对每个阶段政策,经济,人口,工业及环境因素的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特点与趋势,进一步指导预测黑龙江省未来的城市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数据,统计从2012—2018年的计算思维课程修学人数,建立马尔科夫链模型。确定学习规模变化的平稳S、增长G和减少R等3个状态,设定变化概率的计算公式,明确变化概率的值与状态的对应关系,并据此确定一次转移矩阵。根据预测数据的特点,比较估算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多种求解方法,选择二次规划法求解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引入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将各个概率非负以及行和为1的条件加入模型中。在Matlab中实现了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求解过程。依据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预测MOOC计算思维课程的学生规模,进行了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马尔科夫链模型可以预测中国大学MOOC计算思维课程规模的变化趋势,对未来发展规模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油价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视原油价格动态过程为马尔科夫链,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马尔科夫链状态转移概率;根据马尔科夫链的性质,在其状态转移概率基础上,得到其长游程的稳态概率;继之利用动态规划技术,进行原油进口时机决策.利用这种方法对实际油价进行原油进口时机决策.结果表明,新决策方法能够有效规避"买涨不买跌",且简单易行,有效提高数据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经济增长对就业带动效应较弱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我们需要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战略.首先,调整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协调三次产业间的发展,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形成三次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合理结构,由此开拓更多的劳动就业空间,顺利承接劳动力的转移.其次,协调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从制度上构筑高新技术对就业的"补偿效应",在产业结构升级中促进就业的发展.最后,面对河南省现有的要素禀赋优势,积极的融入全球化,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能源资源禀赋差异显著,明确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间的因果关系对保障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依据一次能源生产与消费比将全国省份聚类为资源富有型、资源自给型及资源匮乏型地区;其次构建经济发展与诸主要影响因素间的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协整分析,发现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诸影响因素间存在不同的协整关系;通过因果关系分析,发现在能源资源富有型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互为格兰杰因;在能源资源自给型和匮乏型地区,存在经济发展到能源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针对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区特征,提出了保障经济发展,同时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役桥梁承载力模糊可靠性的马尔科夫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模糊评价和马尔科夫过程,研究了在役桥梁承载力可靠度的时变规律。根据模糊评价理论,确定桥梁承载力状况分布向量,引入马尔科夫过程方法,构造结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借鉴时间-空间转换思想,提出一种基于逆阵的改进方法用于计算转移概率矩阵,并给出利用桥梁当前承载力状况分布向量修正转移概率矩阵的方法。针对新建桥梁、在役桥梁以及考虑加固的桥梁分别给出其承载力可靠度分布向量预测公式,并提出承载力预测指标。算例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桥梁承载力的可靠度预测。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区域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马尔科夫链、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中原城市群2000、2005、2010、2013年各个县市的城镇化水平时空演变状况.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居于较高城镇化水平以及较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市稳定性很强,城镇化水平变化幅度小.(2)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逐步扩大,低水平区域逐渐减小.高城镇化水平区域主要位于中原城市群的中部地区以及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低水平县市分布在西南部区域以及东部的部分区域.(3)城镇化水平高高集聚区基本位于中原城市群的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东部区域.(4)基础条件、区域相互作用、产业结构是形成中原城市群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