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红岩碑的内容是反映明代政治的,最初的碑文是篆字和图形。红岩碑发现的时间是在明代,时值文字狱盛行,这使人们不敢公开抨击时政,红岩碑作者在这种情况下用隐晦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的政治腐败情况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所谓地标石,就是指具有一定旅游审美价值、人文历史价值及地标性质的、不可移动的大型天然观赏石。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地标石,就是指具有一定旅游审美价值、人文历史价值及地标性质的、不可移动的大型天然观赏石。巢凤寺坐落在贵州清镇市城区,始建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巢凤寺原名东山寺,据《清镇县志》记载:"东山古寺有三体三层,中层有岩,大数十围,岩下有洞,外狭内阔,旧传有仙佛居此……"。后因山顶有一奇石形如一只蹲在巢穴中的  相似文献   

4.
贵州晚三叠世关岭鱼龙的原始尾弯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关岭上三叠统卡尼阶法郎组瓦窑段地层中的两件关岭鱼龙属标本的观察、测量,并与早侏罗世鱼龙标本对比研究,发现晚三叠世的关岭鱼龙尾椎中部存在一定数量形态发生变化的侧视呈梯形的椎体,已经具有了传统观点认为只在侏罗纪和白垩纪鱼龙中出现的尾弯,弯角为15°左右(侏罗纪鱼龙尾弯弯角可达60°).这一衍生性状的出现表明晚三叠...  相似文献   

5.
古碑是先书刻后立石,还是先立石后书刻,前人有不同的观点。在宋代以前,碑可以先书刻后立石,也可以先立石后书刻,宋代以后,碑都是先书刻后立石。古碑书刻与立石次序的改变与书写方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卧龙岗上的传奇故事海生爬行动物的天堂与墓地贵州关岭化石群中外知名。由此而建立的关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新铺镇。化石保护面积分布200平方千米、公园规划面积86平方千米。主景区在卧龙岗,面积0.94平方千米。2004年2月成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埋藏的化石形成于距今两亿两千万年前晚三叠世浅水环境,主要化石门类包括:海生爬行动物(鱼龙、海龙、楯齿龙、龟等4大类)、海百合、菊石、双壳、鹦鹉螺、腕足类、鱼类软体动物6大类11种,和来自附近陆地的古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红岩河水质监测和分析,认为:红岩河水质细菌学指标高是山区林地故有的特征,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硬度偏高与流域区地面丰富的有机质及水地质条件有关;非点源污染是红岩河目前主要的污染形式;太白县城周围人为活动对红岩河水质有一定影响是该河水资源保护的潜在问题。其结果对引红济石工程的预期效益及秦岭水源地水质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岭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距黄果树瀑布只有几十公里远,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大小小的石灰岩山丘星罗棋布、绵延起伏。其实,很早以前这里就以出产精美的海百合化石而闻名于世,并在挖掘海百合过程中,不时发现一些奇特的大型脊椎动物骨骼化石。直到199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科研人员才辗转收集到此类标本,并得知化石产自贵州关岭及邻近地区。在随后几年里,中科院古脊椎所组成专题组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初步查明化石分布于关岭、兴义、盘县以及邻近的云南罗平等地,并核实了数十个化石…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是国际地学界研究古生物起源、演化、灭绝、复苏的科学圣地。在这里,演绎着无数古生物未知的神秘故事。从6.2亿年前寒武瓮安生物群,到5.4亿年寒武纪的台江生物群以及2.2亿年前的三叠纪关岭生物群,这些充满神奇色彩的标志无不揭示了贵州古生物生命世界的繁盛和奇妙。  相似文献   

10.
我省公安、文化部门,在贯彻有关“把打击文物犯罪作为全国‘严打’斗争的一部分”来抓的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文物一样受国家的保护”,依法从化石贩子处收缴了1100多件古生物化石。贵州蕴藏着众多的古生物化石,其中以凯里动物群、兴义贵州龙动物群和关岭海百合等化石尤为丰富。在凯里动物群中,有海绵动物、刺胞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蠕形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触手动物、原体腔动物、菌藻类和疑源类等共10个门  相似文献   

11.
贵州龙脊椎动物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贵州龙动物群是一个分布范围广泛、时代延续较长、内容丰富的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对它的研究可以完善人们对海生脊椎动物各门类的起源、分布、系统发育和古生物地理的认识.近期的研究表明,贵州龙动物群中包括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所有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的主要类群--鳍龙类、鱼龙类、海龙类和原龙类.它由早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的6个脊椎动物组合组成.它们是嘉陵江组的湖北鳄-贵州龙-裂齿鱼组合、关岭组一段的清镇龙-三桥龙组合、关岭组二段的原龙类-鱼龙类鱼类组合、杨柳井组的鱼龙类和一位置未定的爬行类组合、法郎组竹杆坡段的贵州龙-幻龙-中华真颚鱼组合和法郎组瓦窑段的安顺龙-黔鱼龙-中国豆齿龙组合.贵州龙动物群的成员分别与同时代西特提斯区及东太平洋区动物群的成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关岭上三叠统卡尼阶法郎组瓦窑段地层中的两件关岭鱼龙属标本的观察、测量,并与早侏罗世鱼龙标本对比研究,发现晚三叠世的关岭鱼龙尾椎中部存在一定数量形态发生变化的侧视呈梯形的椎体,已经具有了传统观点认为只在侏罗纪和白垩纪鱼龙中出现的尾弯,弯角为15°左右(侏罗纪鱼龙尾弯弯角可达60°)。这一衍生性状的出现表明晚三叠世关岭鱼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鼎盛时期鱼龙所拥有的尾鳍,并已获得了较强的游泳能力,开始成为完全适应远洋快速游泳的生物,并将以前认为截然分离的三叠纪的早期鱼龙类群与侏罗纪-白垩纪鼎盛时期特化的鱼龙类群联系起来,是鱼龙目单系起源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3.
贵州关岭动物群时代的牙形石地层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关岭动物群产出层位瓦窑组及其下伏地层竹杆坡组采集到的牙形石样品进行处理,得到典型牙形石带分子Paragondolella polygnathiformis和Paragondolella tadpole. 经对比,可知竹杆坡组顶部和瓦窑组的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中期或晚期,而不是中三叠世拉丁期,从而表明关岭动物群的时代是晚三叠世卡尼中-晚期.  相似文献   

14.
孙清彦《学书枝言碑》是久坠尘封的重要历史文献,是书法与书论合璧的瑰宝.作为古代黔西南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理论,它甚至填补了贵州近代书论的一段空白,堪称金州史上文化品味最高的碑刻.可惜原石已毁,今仅存残石四截及各处散帙拓片、照片资料,诚如散乱的扑克残牌,无人卒读.故尔一直未见其全文刊行.笔者兼习文学与书法,在勤力搜集、整理、校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孙清彦,初步回答其《学书枝言碑》的诸多疑问,勘正地方史志所载之不确,并勉力点校注释全文.  相似文献   

15.
韩愈的《平淮西碑》被磨文断石,另立段碑,此事原因众说纷纭,二碑之高下在当时并无定论,而几十年后李商隐一首《韩碑》诗对韩文大力赞赏,表达了自己所理解的韩愈的政治观念和文学写作方式,言之有理、评价得当,得到后人的一致认可,可称为韩愈的后世知音。  相似文献   

16.
贵州关岭动物群时代的牙形石地层证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关岭动物群产出层位瓦窑组及其下伏地层竹杆坡组采集到的牙形石样品进行处理,得到典型牙形石带分子Paragondolella polygnathiformis和Paragondolella tadpole。经对比,可知竹杆坡组顶部和瓦窑组的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中期或晚期,而不是中三叠世拉丁期,从而表明关岭动物群的时代是晚三叠世卡尼中--晚期。  相似文献   

17.
科普视窗     
正贵州省一项目成为科技创新成就展全国生态治理类唯一参展项目6月17日,"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贵州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项目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环境保护领域展区,这也是本次科技创新成就展全国生态治理类唯一的参展项目。这一项目由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熊康宁教授领衔团队完成。该项目自国家"九五"计划以来,通过近20年的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积累,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和贵州省情、适宜喀斯特环境特征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花江模式",该模式在关岭、贞丰、镇宁、平塘等37个县(市)进行了工程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地质奇观比比皆是,2017年,看贵州如何打造地质公园省。10亿多年的地质演化为贵州铸就了丰富多彩、特色独具的喀斯特地貌和地质遗迹,在此遗迹之上,贵州建成了“天下第一洞”的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兴义、绥阳双河洞、赤水丹霞、六盘水乌蒙山、平塘、思南乌江喀斯特、黔东南苗岭等9个国家地质公园和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及黔南独山、贵阳乌当、贵阳花溪三个省级地质公园,还有罗甸板庚滩和湄潭天生桥群两个县市级地质公  相似文献   

19.
小丹 《青年科学》2008,(1):46-46
"丰碑"古时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栓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设轳辘以绳被其  相似文献   

20.
明嘉靖时期,古代文学面对时代转型,谋求新的发展出路。杨慎谪居云南,考释了华夏文化源头之作———《禹王碑》全文,并自觉实作了功标史林的三通《禹王碑》立于云南各地。在引证《禹王碑》的基础上,杨慎创作《禹碑歌》并刊刻立石,提出华夏文学的起源应在殷商文学之前的学术观点,主张复兴华夏文学应从《禹王碑》溯源,进一步阐释《禹王碑》所孕包"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哲学思想为复兴华夏文学的思想基础,无疑具有深刻的跨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