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嫦娥一号IIM数据定标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IIM数据在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反射率定标.本文在反射率定标之前,对原始2c级IIM数据进行了坏线和坏点修复,以及条纹去除.由于条纹去除后的IIM影像不存在平场效应,有效地抑制了坏线、坏点和平场效应对反射率转换的影响,获得较已有IIM数据定标更好的结果.通过对比月球典型地区的IIM光谱与地基望远镜光谱,计算得到两者之间的增益和漂移因子.将上述增益和漂移因子应用到月球的其他区域,包括Apollo16和14登陆点,Mare Serenitatis和Copernicus撞击坑等区域,均得到理想的校正结果.表明上述增蒲和漂移因子可有效她校正月表的光谱  相似文献   

2.
嫦娥一号IIM数据绝对定标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携带的干涉成像光谱仪IIM能够以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获取月表元素和矿物信息, 是实现我国首次探月四大任务的必备仪器. 现有数据尚未转换为反射率且传感器响应不均一, 尚无法直接使用. 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该数据进行绝对定标和辐射畸变校正, 为数据的正确使用提供方便. 研究结果表明, 在空间域传感器左侧响应偏低; 在波谱域长波段辐射畸变比较明显. 针对探月数据特点和定量分析的需求, 提出了基于光谱特征的反射率归一化校正方法, 对多个地区的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 经过校正后的反射率与地基望远镜光谱匹配良好, 可以开展月球研究. 最后, 利用校正后的数据对两个直径〉35 km的撞击坑开展了初步的应用, 发现在千米尺度上月壳存在成分差异. IIM数据能够在全球、区域和局部尺度上获取月球表面的化学组成, 有助于深化对月球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梁青  陈超  黄倩  陈波  平劲松 《中国科学(G辑)》2009,39(10):1379-1386
月球布格重力异常是研究月球内部物质分布特征的重要参数. 该文基于嫦娥一号激光测高数据, 采用球坐标系地形校正方法, 获得了最新的月球全球布格重力异常. 讨论了南极Aitken(SPA)盆地形成时的天体撞击方向, 认为SPA盆地是月球最大的质量瘤盆地. 通过分析撞击盆地的布格重力异常, 发现月球质量瘤盆地具有不同的特征. 高地型质量瘤盆地高密度物质主要分布在浅部, 为充填的高密度玄武岩质岩石, 而平原型质量瘤盆地的高密度物质主要分布在深部, 为上隆的高密度月幔物质.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7月22日,"月船2号"探测器在位于印度东部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此前,月球探测器都选择在月球赤道附近着陆,而"月船2号"则预计于2019年9月在距离月球南极600千米的高地上进行软着陆并释放月球车。该发射计划原定于2018年年初,后因各种原因推迟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月球Aristarchus地区的物质成分与岩石类型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月球Aristarchus地区是月球正面反照率最高的地区.它具有丰富的物质类型分布,包括月球最大规模的火成碎屑沉积物,非常年轻的Aristarchus撞击坑溅射物以及环绕Aristarchus高原的月海玄武岩分布,存在火山、撞击构造等地质作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利用来自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ClementineUVVIS相机、LunarProspector伽马谱仪等月球探测数据,综合分析Aristarchus地区的元素分布状况、矿物与岩石光谱特征、岩石类型分布特征.研究表明,Aristarchus地区的光谱特征和物质类型极为丰富,包括火成碎屑沉积物、月海玄武岩、高地斜长岩、KREEP岩以及演化程度较高的碱性斜长岩等特殊岩石类型,为月球地质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案例区域,因而可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或六号)月球取样返回候选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嫦娥一号卫星1∶250万全月球影像图为基础,综合绕月探测工程的其他科学成果和国际月球探测的已有科学成果,编制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及其周缘区域数字地质图和大地构造纲要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利用多源数据,开展月球岩石类型的识别,获得月球典型域主要岩石类型的分布;开展月球撞击坑的统计和分析,获得月球典型区域重大地质事件的相对年龄;开展月球构造类型的识别和分类,获得月球典型区域构造类型的属性数据,并进一步编制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开展月球物质成分、地层时代的划分,综合构造类型属性数据,建立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辅以地质图上需要表现的月球地理属性要素,编制月球典型区域的数字地质图;开展月球陨石专题研究和月球东海地区地质演化专题研究,结合月球地质图的研究,修正和建立月球起源与演化的概念性模型。所选择的典型区域面积大于任务书要求的100 km2,实际达到130 km2;典型区域覆盖月海、月陆等主要地质单元,地质内容的丰富性符合任务书要求。月球地质图编图实际达到的比例尺为1∶250万,超过任务书要求的1∶500万的指标;构造纲要编图实际达到的比例尺1:250万,超过任务书要求的1∶1 000万的指标。月球地质图中承载的地质内容包括地层时代、物质成分和构造类型,符合任务书要求;形成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结构合理、科学内涵丰富。在月球陨石中发现极富KREEP的新岩石类型,提出月球岩浆洋固化年龄为39.2亿年,论证了月球东海盆地的倾斜撞击成因,对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唐红女,理学博士,1984年生,王世杰团队成员之一。她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地球化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系天体水和地外生命。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月球充满了各种想象,于是便有了古今中外那一个个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广寒宫"嫦娥奔月"的故事里,美丽的嫦娥与玉兔居住在"广寒宫"中,这体现了人们对月球最粗浅的认识——"广寒宫"贴切地描述出月球寂静、  相似文献   

8.
正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月球表面光度行为描述了月表物质反射的太阳光随入射、出射和太阳相角的变化,它取决于月壤颗粒的粒径和形状、孔隙度、粗糙度等物理特性和矿物成分等化学性质.本文利用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IIM)2A级辐亮度数据,基于太阳相角一辐亮度二维直方图统计,可将月球表面划分为两种光度行为迥异的地域类型,二者FeO含量分别与月海和高地的值大致吻合.高地(阿波罗16号着陆点)和月海(澄海)区域的IIM数据验证了该划分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提出的直接依据IIM2A级数据太阳相角一辐亮度二维直方图的划分方法,可以避免FeO含量划分月表光度单元中由于后期数据处理过程引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嫦娥一号(CE—1)搭载的微波辐射计(MRM)获得了全月微波亮度温度(阳)数据,但其中包含的大量信息(例如地球反照等)尚未被挖掘.地球反照是影响月表夜晚阳的重要热源,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根据月球同步自转的特点,本研究基于CE-1MRM数据初步提取了地球反照影响下的月球正面的澄海和低纬度带的高地地区的亮温信息.结果表明:澄海地区的亮温主要在1.0-1.6K之间,低纬度带的高地地区则在0.2—0.6K之间.  相似文献   

11.
雨海盆地是月球正面最显著的地体单元之一,也是月球软着陆探测的重点目标之一,迄今为止已有前苏联月球17号、美国阿波罗15号和我国嫦娥3号在该地区成功实施了软着陆探测.本文基于三次任务获取的月面影像及其他数据,对雨海地区三个着陆点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分析了三个着陆点的区域地质背景、撞击坑、月表石块及月壤特征.本文研究发现,月球17号与嫦娥3号均着陆于较为年轻的爱拉托逊纪玄武岩单元,在一些小撞击坑的坑壁和坑缘出露了大量玄武质石块,并且一些石块表现出柱状节理构造.而阿波罗15号着陆于较老的雨海纪熔岩平原,月表石块分布很少,在哈德利月溪内壁上出露的玄武岩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特征,月溪底部和边缘出露的部分石块也观测到了柱状节理.在一些月面影像数据上观测到了一些可能的"线性"特征,本文通过光照实验证实了这些"线性"特征是由微小起伏月表在较低角度太阳光照射下引起的.三个着陆区对比分析揭示了月球撞击历史、火山活动、空间风化等重要地质过程存在较大的地区和区域不均一性,未来更多的月面就位及采样返回探测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建设》2020,(1):36-37
浙江省以打造区块链产业创新、应用和人才高地,构筑区块链优越生态的"三高地一生态"为目标,多措并举,呈现产业链布局态势浙江省是区块链产业先发区域,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精神,增强责任担当、坚定信心决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努力打造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13.
月球亚平宁山脉重力异常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亚平宁山脉位于雨海东南侧, 是月球上最大的山脉, 其高差可达3000 m以上. 月球重力资料显示, 跨越该山脉的重力异常剖面呈现明显的“深大断裂”特征. 本文利用嫦娥一号获得的月表地形数据和Lunar Prospector获得的月球重力数据, 通过模拟亚平宁山脉地区壳幔结构, 分析了其重力异常成因, 指出该地区有可能存在“岩石圈”断裂. 结合月球热演化和反演的壳幔模型推断, 距今38.5亿年前后, 月球岩石圈可能存在横向运动和挤压, 造成了该断裂的形成, 山脉邻近区域特别是雨海盆地的岩石圈变形和岩浆填充对断裂演化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制订新的航天计划,把征服月球、开发月球资源作为主要目标,预示着世界范围内一场"月球"开发热"即将到来。登上月球,是人类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每年中秋畅销不衰的美味月饼,大多采用有"嫦娥奔月"图案的彩盒包装。人们在赏月之际,都会想起"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不少人还盼望着高  相似文献   

15.
嫦娥一号CLTM-s01模型揭示和证认的月球地形新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球的表面地形、物质成分和月壳厚度在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分布均具有明显的二分性, 绕月卫星的重力和地形等探测数据实现了人类对月球表面这种差异性的研究. 利用嫦娥一号激光高度计探测数据获得的高精度月球地形模型CLTM-s01, 结合月球全球重力场分布情况, 提议出月球表面4个新的地形特征, 分别是位于背面的类撞击盆地Sternfeld- Lewis, 撞击盆地Fitzgerald-Jackson, 撞击坑Wugang和正面的火山沉积高地Yutu, 同时对以往被提议的一些大尺度撞击盆地的地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证认, 并根据盆地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盆地等级.  相似文献   

16.
《奇闻怪事》2011,(10):28-30
何谓"月球背面"?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力影响,月球的自转变慢,以至于它总是以同一个半球面(所谓"月球正面")朝向地球,而月球的另一面,我们从地球上是看不全的(在某些条件下能看到18%),这就是所谓的"月球背面",也被称为"月球另一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月球背面不能与"月球暗面"混淆。所谓月球暗面,是指在特定时间不能被太阳照亮的月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月球多色测光研究成为天文学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近年Clementine飞船作了几乎整个月球表面的多色测光,得到高分辨月球多色图像.联系Apollo等飞船取回月球样品的实验结果,结合理论研究和新的分析方法,揭示于全月球表面和区域的特性.本文综述一些重要进展和最新成果,包括一些主要概念(反照率,位相函数、全月面累积测光和区域测光)、测光模型、分光反照率测定结果,尤其是Clemmentine飞船资料的分析研究结果——光度参数、月面温度分布、FeO和TiO2分布、月壤成熟度、盆地抛出物、火山沉积物和区域地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深圳市首次提出要把深圳建设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此后,部分司法机关也提出要建设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实践证明,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建设促进了区域创新、推动了重点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有必要从一期过渡到二期,按照4种类型、6种要素和5种特征进行全面升级,从而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带动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天文学家最近称,他们确定月球上有一片区域永远处于太阳光照下,而且该区域离科学家认定的月球上有冰存在的地方很近,换句话说,这是人类在月球创建基地的理想地点。  相似文献   

20.
王瑞良 《科技潮》1994,(3):59-61
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登月已24周年,随着人类首次登月的成功,世界范围内一度出现了"月球热"。后来,宇宙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金星和火星上,"月球热"渐渐冷了下来。然而,经过20多年的漫长岁月后,"空间大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们,重新燃起了对月球的满腔热情,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发展计划,看来不久月球将成为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热土。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嫦娥奔月"等许多神话故事,就反映了这种愿望。直到24年前,美国宇航号阿姆斯特朗等人首次跨上月球,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月球那神秘的面纱,才被初步揭开。最近兴起的月球开发热,要比只是把人送上去的阿波罗计划更进一步,是要将月球建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