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禁忌作为一种典型的民俗文化现象 ,往往渗透着人类初民的思维意识 ,同时显示出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全面考察土家族饮食禁忌的各种形态及其文化成因 ,认为这些禁忌形态是土家人构建民族性的外化形式之一 ,体现了双重建构的民族文化心理 :表层结构是把饮食本身作为首要生存要素的饮食天命观 ,深层结构是个体融入民族总体之中构建民族性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
钓鱼是一种古老的人类获取食物的手段 ,到今天其已发展为三种形态 ,即在作为谋生手段的形态之外 ,又发展出既为得鱼又为娱乐的形态 ,以及只在乎钓不在乎鱼的形态。与此同时其功能亦由单一转变为多元 ,即由单一的谋生功能发展到谋生、娱乐、休闲及增加人类各方面的丰富性等等这样复杂多元的功能上。钓鱼活动的这种形态与功能的变化 ,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重要表现。尤其钓鱼活动还具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大层面上的文化意义 ,并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因而其在人类学的文化变迁研究和现代人类生活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胡睿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1):144-147
当下中国,在主体仍然处在准现代社会形态的同时,后现代的消费文化已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历史和现状的梳理,以及对现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深圳卫视蔡澜系列饮食节目的着重分析,试图探究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电视媒体中的饮食节目形态和理念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历程,而这些发展变化和可能的趋势与消费文化又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侯家训 《科技资讯》2012,(32):231-231
饮食对人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饮食失调会导致厌食症、肥胖症等,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健康与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心理研究。饮食不仅是人的生理需求,也包含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本文主要探讨饮食心理的内涵,并阐释几种典型饮食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好饮食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我国很早就有关于饮食方面的书籍,清代中前期饮食文献是我国古代饮食文献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不仅对前代饮食进行了总结,使饮食文献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对近现代饮食文献的发展和完善也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数目众多的清代饮食文献中,饮食专著文献不仅是清代饮食文献的主体,而且最能体现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成就。目前学术界对于清代中前期饮食专著文献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专门对清代中前期饮食文献方面的研究,虽然有对于某一本著作进行研究的论文,但是缺少从总体上进行分析探讨。因此,从历史文献学角度研究清代中前期饮食专著文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精神价值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性 :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其价值量不能用货币形态或市场价格来衡量 ,而是根据其对人类生活近期和长期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来衡量 ;具有无形的特征 ,它作用于使用者但又不被使用者消耗掉 ;具有无限的传播性、放大性和增值性 ;具有长久性和永久性。因而 ,精神价值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表现在精神价值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奢侈品 ,而是人类生活的必须品。其次 ,精神价值是人类创造经济价值的动力和源泉。第三 ,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和支柱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新的网络文明形态,实现了人类文化形态的变迁。它为社会进步和人类价值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之一。一个时代的饮食文化,既反映了该时代的生产状况和经济水平,又代表着当时人们利用自然、美化生活的文化素养和创造能力。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财富的积聚,传统的饮食文化融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耑事华侈”的饮食方式,及时行乐的饮食心态,以及美食美器的饮食美学,食疗养生的饮食保健,等等,都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9.
 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资源和环境始终是个大问题,只不过时而在这方面,时而在那方面显现着种种问题,有时灾难具有全球性、爆发性,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痛苦的回忆,引起对未来的恐惧。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伟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就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而言,更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特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断,表明中国的成功代表着一套新的价值理念的成功,证明中国发展的道路和价值取向,必将改写国强必霸的逻辑,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新文明形态的铸造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新发展观,再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当代科学形态。发展观的演进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探索发展问题的结果,经历了关注中心上从物发展到人,内容上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审美活动和民俗活动在本质及产生根源上具有许多相同性和相似性,所以文艺审美和民俗活动的对象与形态之间具有融合性与同构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艺审美和民俗活动对象和形态的主客体统一性;文艺审美和民俗活动对象超个体与超功利的共同性;文艺审美和民俗在语言形态上的共通性;文艺审美和民俗活动在心理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人类思想的镜子 ,文学的发展脉络往往折射出人类精神进步的轨迹。西方文学也是如此。通过西方文学人文精神演进的轨迹 ,我们可以把西方文学精神划分为四个时期 ,即人与自然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 ;人与神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 ;人与物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 ;与人对峙的对象消解时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形态是影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理论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从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出发,对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新质生产力首先必然是国家生产力”的观点得以提出并对其论述,并指出区域层面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服从于这一观点,才能在新质生产力时代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兼顾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统筹发展和重塑格局的综合功能,兼顾新质生产力的国家属性、人类属性和未来属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人类思想的镜子,文学的发展脉络往往折射出人类精神进步的轨迹.西方文学也是如此.通过西方文学人文精神演进的轨迹,我们可以把西方文学精神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人与自然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人与神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人与物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与人对峙的对象消解时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及某些国家的学习借鉴,证明其制度发展理念及经验具有普遍的科学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制度形态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科学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性,而且具有国际意义,同时其国际化符合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正>食物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合理的饮食消费,各种营养素的正确摄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已不满足温饱正向小康过渡,并开始考虑一日三餐的膳食调配,蔬菜花色品种和营养平衡问题。探讨为适应新时期人民食物结构变化建设好菜篮子工程并给它赋予新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对新时期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波 《科技成果纵横》2010,(5):36-37,50
<正>当前,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速度超乎寻常,无论是经济建设规模,还是市场经济形态;无论是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还是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准,都在一日千里地发生着变化。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竞争在加剧,技术市场同样也面临着发展与变革。我国技术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成绩不可低估,但问题也不可忽视。在新时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以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诊疗技术的提高,我国的糖尿病病人数量也在不断提高,而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最关键的就是合理的饮食,合理的饮食护理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质代谢和高血压,因此对于糖尿病病人一定要掌握饮食的目的、意义、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下面我就针对糖尿病的饮食提出几点看法。1饮食原则糖尿病病人的营养失调问题,既可表现为低于机体需要量,又可表现为高于机体需要量,在临床护理中,应根据病人的主、客观资料,作出恰当的护理诊断。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有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之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与转换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其它优秀文明成果两个过程的汇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着一个自身理论流变的问题,它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