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庆祝吴文俊院士九十华诞·数学史专辑"后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俊院士对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作出巨大贡献,其学术思想的指导作用、研究方向的开拓创新和研究成果的示范作用,对我国数学史研究影响深远,他对数学史学科建设也十分重视,关怀备至,贡献卓著.吴院士对我国数学史研究,特别是高校数学史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给予了支持与帮助,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的数学史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俨是中国数学史学的开创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中国数学史的目的与数学史的分期、对史料学的贡献、中国数学史的研究方法和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史4个方面,论证了李俨(1892一1963)是中国数学史学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3.
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典范——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吴文俊院士在数学史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贡献,阐述其数学史研究思想对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影响和意义.吴文俊院士的工作标志着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为数学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他所建立的"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吴文俊院士还把数学史研究成果应用于数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是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凯尼斯·梅是美国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史家.文章回顾了他的早期学习生活、主要的社会活动以及对数理经济学的研究,着重梳理了他在数学史研究、国际数学史学会的建立、《国际数学史杂志》的创建、加拿大数学史与哲学学会的建立以及数学史杰出贡献奖的设立等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凯尼斯·梅不愧为数学史学科建制化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5.
"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与数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吴文俊院士以他的精深研究和崇高威望对中国的数学史界给予了鼎力支持,为中国数学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用自己获得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建立了"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拨巨款资助数学史研究,充分表明了他对中国数学史界的深情与厚望.这不仅是给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以有力的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给我国数学史同仁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此举已产生了广泛热烈的社会影响."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是一项有鲜明特色和深远意义的研究计划,此项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无疑将对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将阐述设立此项基金对于我国数学史研究的重要推动作用,说明其创新意义,并介绍基金项目的一些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尤什克维奇是前苏联数学史界的领袖,他在俄罗斯数学史、中世纪数学史、欧拉研究等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凭借其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尤什克维奇建立了出色的数学史研究团队,使得苏联的数学史研究工作走在世界前列.认为尤什克维奇对推动数学史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整合(HPM)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整合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随着HPM研究的深入开展,数学史为数学教育服务需要从理论走向实践,应注重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可操作方法的探索以及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作用的实际证据的获取。  相似文献   

8.
数学史是一门研究数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史。它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有力工具。文章从重视数学史的学习和使用的观点出发,探讨了数学史在数学数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史是一门研究数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史。它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有力工具。文章从重视数学史的学习和使用的观点出发,探讨了数学史在数学数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数学史一直是本所基础最深厚、成果最丰硕和科研工作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本文简要回顾本所50年来中国数学史的研究概况,以就教于方家。1李俨、钱宝琮建立中国数学史学科为了回顾50年来我所数学史的研究,不能不首先介绍一下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人、我所的主要创建者李俨和钱宝琮等先生开始中国数学史研究、建立中国数学史学科的情况。20世纪10年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德”、“赛”两先生以前所未有的声势进入中国。李俨、钱宝琮等先…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如何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目前采用的数学教学模式与实践脱离而导致数学教学难,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现象及原因,提出了数学教学模式应该转变,改革的若干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浅谈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4.
就集大财院“经济数学”课现状,提出了数学现实性的问题,并从教材和教法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经济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利用矩阵对数函数和不求约当矩阵将离散系统模型等效转换成连续系统模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两个数学问题:(ⅰ)呈0/0型函数的连续性问题;(ⅱ)中国数学家在非标准数学方面是否有过工作的问题;对前者给出探讨性结论,对后者给出考证。前者探讨性结论是:在某点呈0/0型的函数在该点有确定的值,且在该点连续,而传统观点则是:这类在某点呈0/0型的函数在该点没有确定的值,在该点不连续。后者的考证结果是:华罗庚的1nx之无穷大之阶是个非标准数——中国数学家华罗庚早在1957年就以实例证实了这类非标准数的存在,比现代非标准分析创始人A·Robinson用数理逻辑方法证明出这类非标准数存在早3年;然而华罗庚在这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外数学界竟没有被正视过。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与真理     
现代科学史表明,数学是人类观察世界的度规,理性思维的圭范,科学技术的檩椽,认识、适应和改造世界的利器,在各学科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自然和社会前后无穷,且处于永恒变化中,科学不可能全知万能.已惠于人类的贡献,多会长存.拘于约束的狭理,即相对真理,也丰富了科学知识宝库.数学的生命力在开放,在应用,在创新,挈社会共进,携各学科齐驱.当代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系统科学等都热切呼唤着数学的介引.保持和发扬17-18世纪所展现的革命创新精神,数学必能续导科学进步,继承崇高荣誉.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的数学素质深受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影响,我们应该理性地去认识.不能沉醉于传统文化的渊源深厚,要敢于向世界最高水平看齐,寻求提高民族数学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课程标准》都把数学思想方法纳入了基础知识的教学范围,这体现了我国“双基”教学与时俱进,体现了数学教学从初级水平向高级水平迈进,必将对素质教育的贯彻和数学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中学数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三方面就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利治和张鸿庆在中提出了数学抽象度概念和抽象度分析法,这种分析法可以用于数学领域的各个分支,用来分析各种数学问题,本文研究如何给出数学定理的抽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