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社会学家沿着建构主义理论进路开展经验研究,形成了医学知识社会学这一研究亚领域,取得了许多广泛深入的经验研究成果,发展出"医学历史话语分析"、"医学争论研究"和"病患叙事研究"等重要研究场点。本文拟从建构主义视角对国外医学知识社会学的内容进行评析,认为医学知识的社会学考察是医学社会学走向成熟的关键因素,促进了我们对于医疗体制、医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黑热病(Kala-azar)在中国华北肆虐,90%的患者因得不到救治而死亡。该病在20世纪大规模流行之前,中外医学典籍中鲜有记载。1900年英国医生利什曼(W.B.Leishman)最早发现黑热病原虫后,这种疾病因与为殖民政治服务的热带医学相关,而引致西方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有中国学者在苏皖地区进行黑热病的调查研究。文章将根据1900~1935年西方医学文献、国内医学杂志报道等材料及加拿大长老会医药传教史料,以加拿大传教医生杜儒德(Ernest B.Struthers)在中国华北进行的黑热病临床研究为例,探讨医学知识的产生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地促进临床实践、推广诊疗方案等问题,旨在为规范当今医学知识的转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结构、网络优化以及网络区块三大方面测评区域创新环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网络具有较强的连通性,凝聚程度高,创新资源流动弱化了地理距离对区域创新环境发展的限制;(2)我国区域创新环境发展差距较大,某些发达区域没有产生较强溢出效应;(3)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网络鲁棒性较低,陕西、甘肃等省未能充分发挥其连接西北与中部地区的桥梁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网络扩散以及跨区域发展的三大"活跃圈"实现路径。以期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奉教士人与科学的研究现状表明,有关儒学与科学关系的研究,以及对科学译著文本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此,在科学著作的翻译过程和科学传播的社会影响两个领域所表现出的有关儒学与科学关系的研究亟待加强.科学著作的翻译过程中存在着无意和有意两种变异可能,而无意变异又具体表现为传教士"理解变异"和"口授变异",以及中国人的"笔述变异".因此,对照翻译底本和今人译本钻研当时的科学译著并深入思考这些变异背后的文化含义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科学传播的社会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历法改革和中国古代科学的复兴两大领域.研究儒学与科学关系拟应把握的主要原则是:(1)以儒学、科学、基督教的互动关系为背景;(2)区分科学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表现形式;(3)把握中国传统科学与西学冲撞与融合的主线;(4)以科学译著的文本研究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研究"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1)新建了40余条高分辨率气候序列,显著提高了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序列的覆盖度和时间分辨率;(2)揭示了暖期气候的空间协同特征及历史典型暖期与20世纪暖期气候格局的差异;(3)诊断了自然驱动的历史暖期与温室气体驱动的20世纪暖期形成机制的差异;(4)量化分析了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响应过程,辨识了冷、暖期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的主要差异。上述研究成果增进了对年代至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特征与机制的认识,对我国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代农书的时空分布及其传播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代农书时空分布特征是宋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农业发展的产物和表现。宋代农书多样且有效的传播方式是其对宋代农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宋代农学确立了南方农业技术体系、开辟了园艺学等研究新领域,是传统农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7.
大学和学院都是高等教育机构.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是(1)学科、专业设置是综合性的;(2)基建(房屋)规模大;(3)基础设施(教学、科学研究设备)齐全;(4)教授和学生数量多."学院"的基本特征是(1)学科、专业设置是专科性质的,仅仅局限于某个学科,或某几个相近的专业领域;(2)基建规模较小;(3)基础设施较少.目前,我国某些高等院校的更名陷入误区,混淆了"大学"与"学院"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炼丹术与宋代医用丹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最初指丹砂,炼丹术出现后一般指"还丹".在早期,丹方不具备单独的医药功能,仅仅用作食之而仙的大药,无论是葛洪还是陶弘景均没有将丹方作医方使用.隋唐时期,金丹功能出现明显分化,其中一类逐渐与医学结合形成主要用于治病的丹方,部分见于今本<道藏>.然而唐代医家中仅孙思邈等少数人将丹方用于医学.北宋时,医方著作大量采用丹方.通过对两部代表性医方著作的考察,发现宋代医用丹方主要来源于炼丹术.宋代方剂学融摄炼丹术后,逐渐形成医学意义上的丹方.  相似文献   

9.
引言 技术评估(Technology Assessment,简称TA)是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政策研究形式,其主要目的是系统地确定技术在开发、引进、扩散、转移、改造和社会应用等一系列过程中可能对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间接的、非预期的、延迟的高次级影响),并对这些影响及后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和建议,以便引导技术朝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 技术评估在美国兴起之后,马上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技术评估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Assessment,简称ISTA)很快就建立起来,并于1973年5月在荷兰的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专家们向各地推荐推广32项生态农业技术.这些技术是: (1)在25度以上的山地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2)25度以下的山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和农林牧结合技术;(3)在小流域建设蓄水工程技术;(4)在干旱地区建设农田水窑技术;(5)在川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工程技术;(6)在荒漠化沙丘地区实施"封闭、飞播、人工种植”(包括草、灌、乔)的"沙丘农业”技术;(7)在沙坑发展水旱轮作的"沙丘农业”技术;(8)在沟壑区域实施"轧沟农业”和"坡坎农业”技术;(9)在低洼易涝和盐碱地区以治涝为主发展水稻的综合治理技术;(10)在湖区退湖还田的综合治理技术;(11)稻作养鱼、养虾、养蟹、养鳖技术;(12)在风沙高寒地区发展太阳能、风能、热能以及小型水能技术;(13)在海涂、浅海、近海以及内陆淡水水域发展高效养殖技术;(14)大型畜牧业治理粪便污染及开发利用技术;(15)井灌地区防止地下水位继续下降和海水倒灌技术以及雨养农业技术;(16)防治白色污染技术;(17)农作物秸杆气化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秸杆还田技术;(18)发展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防治、生物能源以生物净化环境技术;(19)降低化学肥料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以及对环境污染(富营养化)的治理技术;(20)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技术;(21)农村工业"三废”以及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技术;(22)北方"四位一体”(日光温室、沼气、猪圈、厕所)和南方"猪-沼-果”三位一体的能源生态工程技术;(23)利用地膜实行行间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技术;(24)不同类型地区和不同种养方式的机械化技术;(25)以农林牧渔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以及运输技术;(26)利用胚胎技术、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培养种养业新品种技术;(27)利用中草药开发保健食品技术;(28)草原畜牧业"围养”技术;(29)保护天然生物物种资源技术;(30)利用山区气象资源优势,发展立体种植、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技术;(31)太阳能暖房、温室、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清洁灶技术;(32)在重点县市建立土气生物环境监测台站,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呼唤医学人文回归和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立足于生命与健康与环境的完整系统的和谐互动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哲学观和生态哲学观,本着学术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对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医学美学的核心概念"医学美"给予了全新的理论界说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梁嵘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22(2):157-167,T001,T002
舌诊是以观察疾病时舌色的变化为主要目的而诞生的诊断技术。但是在舌诊书籍的流传过程中,中国医家逐渐用文字说明替代了舌诊图的色彩,而日本的医家却给舌诊图涂上了艳丽的颜色。中日医家对舌诊图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在图像的背后,两国医家所持有的不同医学观念。中国医家强调“理”在医学中的重要性,认为把握“理”,进一步达到“医者意也”的境界是医家的最高追求,拘泥于具体的图像会束缚人们把握医学的道理。日本医家主张通过“眼可见,手可及”的实验方法掌握识别疾病的技术,反对中国医家所强调的“理”与“意”。由此可知,如何以史为鉴,继承中日传统医学之优势、克服其弊端,使中医学为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是医学研究者与史学研究者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3.
1932年中华医学会与博医会合并是中国近代医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外国势力主导中国西医界的结束以及中国人全面掌控西医的开始。本文认为,中华医学会与博医会的渊源或近亲关系,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两会在公共卫生、医学名词审查等方面的多年合作,为最终的合并奠定了良好基础。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的建立,为两会的合并提供了历史契机与动力。两会的合并是中外医生促进中国医学事业发展的接力,是名符其实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医学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其专业学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4.
将俞樾"废医论"视为民国废止中医运动的源头是一种臆想。从清代医疗文化的历史场景来看,当时社会存在着诸多对医家的负面认知--"庸医遍天下"、"医不昌后"、"行医杀人"等等,俞樾"废医论"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这种认知更加学理化。由此推断俞樾废止中医的想法是对历史的误读。当代中医界学者对俞樾废止中医形象的建构,与他们遭受废止中医运动创伤的群体心理和因果论史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晚清以降,大批传教医生进入中国,以传教为原动力,以医疗空间为平台,致力于医学传教活动。有感于中国人信医不信教的严峻现实,部分传教医生积极转变角色,努力拓展传播空间,兴建院校,译书著说,特别是利用报刊这种新型舆论空间,从而开创了西医东渐的新局面,在我国近代西医传播史上产生深远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于医学俄语文本资料,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医学俄语术语特点及翻译策略。旨在促进医学俄语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社会约定性,使译名符合行业惯例,实现语义对等,提高医学俄语文本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7.
《阿输吠陀--印度的传统医学》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近代学术勃兴以来,医史学者对中外医学关系的探讨就一直没有降低过兴趣,而在近年“新史学”口号下倡导的“作为社会史的医疗史”研究中,它更成了需要重点讨论的课题之一。其中,由于历史上中印文化的异乎寻常的亲密接触,中印医学的关系史几乎就成了“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的辉煌篇章中,中印传统医学的交流确实占有了灿烂夺目的一页。像印度文化的诸多其他因子影响中国一样,印度医学对中医的  相似文献   

18.
以“禁忌证”“禁忌症”“适应证”“适应症”“综合征”“综合症”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经过计量分析发现,“禁忌证”“禁忌症”主要分布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及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等学科,“适应证”“适应症”主要分布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及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等学科,“综合征”“综合症”主要分布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妇产科学等学科。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技期刊编辑应明辨“症”“证”“征”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对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医学方面影响颇深。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语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因而词语是承载文化最直接的工具。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职能、形象、称谓和典故往往被直接用来命名医学术语或者从中衍生出词根和词缀来构成医学术语。通过古希腊罗马神话探索医学英语术语词源的由来,有助于理解词语的深层意义,准确把握词语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松本秀士、坂井建雄于2009年发表大文《〈全體新論〉に揭載される解剖(囜)の出典につぃて》,首次全面揭示《全体新论》插图的来源.本篇是松本文的补充,探讨《全体新论》二版正文后石印插图所源出,指出印度殖民地医疗事业开展时期的一部解剖学译著An Atlas of Anatomical Plates of the Human Body( 1849),也是《全体新论》插图的主要来源.其书作者Federic Mouat,不但与合信认识,而且差不多是同期肄业于伦敦大学院.两人在中印两地各自展开医疗教育,除了引进人体新知,同时也宣扬种族等级意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