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我们的眼中,世界丰富多彩。其实,世界远比我们看到的更棒!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只能看到可见光(波长为380—780纳米),在可见光之外,还存在波长更长的红外光、波长更短的紫外光等。其中,红外光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其波长为770纳米—1毫米。不久前,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纳米颗粒,在老鼠眼中单次注射此颗粒可使老鼠在10周内的白天看见红外光,且副作用很小。实验中,纳米颗粒可紧密地固定在老鼠的感光细胞上,充当微小的红外光传感器。在红外光照射到老鼠的  相似文献   

2.
依据波谱学理论知识及国家编排标准,分析了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衍射谱图标目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指出波谱图标目的表达形式应符合简洁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科学触角     
《科学世界》2015,(1):20-23
<正>你也能看见红外线通常情况下,人眼只能看见可见光,也就是光谱上很短的一小段。其他波段的光,比如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人眼都无法看到。然而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GrazynaPalczewska等在PNAS上发表文章称,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眼也能看见红外线。他们用波长为1000纳米的红外激光脉冲照射人和小鼠的视网膜细胞。当脉冲很快时,两个光子的能量等于一个波长为500纳米的光子,此时感光细胞就有可能感受到这个相当于500纳米光子的能量,从而看见绿色的光。  相似文献   

4.
用四氯化锡和钼酸铵为原料,经水解、分离、焙烧等工序制备出Mo掺杂SnO2纳米晶的光电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表征,结果显示:尺寸为2.5 nm左右的SnO2纳米粒子形成。荧光测试结果表明,以220 nm波长进行激发,其发射波长为463、490和537 nm,均在可见光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前言X线机摄片是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摄片时,胶片对X-射线辐射感光能力很差,只有使X-射线辐射转变成可见光后,才能有效地使胶片感光,X-射线增感屏就是起这一作用。因此,X-射线增感屏是X线机摄片时必须具备的重要器材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石英晶体X射线定向的物理基础 7.X射线的一般牲质 X射线(又叫伦琴射钱)同可见光一样,是一种横向电磁波不过它的波长比可见光要短得多,大约是可见光的万分之一。X射线的光谱界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用于晶体定向的X射线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合相分离法制备了调控可见光透射率和红外光反射带宽的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PSCLC)双功能调光器件,研究了制备时不同的单体浓度对PSCLC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对PSCLC器件在双波段的光电特性均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单体浓度使器件调控红外光反射带宽的能力得到提升,但会导致阈值电压过高;单体浓度过低会使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疏松,器件能够在低功耗下实现对可见光透射率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两种光电聚合物中加入N-乙烯基咔唑后,用氩离子激光器的514.5nm波长的光作全息记录的感光特性.两种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α-氰基丙烯酸乙酯(PECA),用苯醌(BQ)作敏化剂.结果表明,含有N-乙烯基咔唑(VCz)的光电聚合物对514.5nm的光吸收增加.由于VCz和BQ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CTC),使PMMA片提高了感光灵敏度.本文还探讨了PMMA型光电聚合物的光化学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光电晶体管的物理机理和SiC材料参数,建立了4H-SiC紫外光电晶体管的数值模型,利用Silvco软件对其I-V特性和光谱响应等特性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通过研究4H-SiC紫外光电晶体管不同结构尺寸下的光谱响应特性,对其各区掺杂浓度与厚度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光电晶体管光谱响应范围为200~380 nm,峰值波长为270 nm,相应的响应度为300A/W,而对可见-红外光的响应度均小于2 A/W,具有较高的紫外光分辨率,可以实现在较强的红外及可见光背景下有效地进行紫外光探测。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合成了碱式钼酸铽(Ⅳ),并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磁矩测定、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对该化合物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自古以来,人们只能凭裸眼观察来了解天体现象;16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后,开启了望远镜观测时代.观测波段逐渐覆盖了γ射线、X射线乃至可见光、红外和无线电波的整个电磁波谱,人类对太阳系的了解也得以逐渐深化.人类对太阳系的探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从探测月球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地球邻近行星(火星与金星)、其他行星、各类小天体以及太阳和行星际空间太阳风的探测.人类的空问探测,由近至远,由易到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实现了对太阳系各层次天体和太阳系空间的253次探测.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合成了Tb(Ⅳ)与草酸根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磁矩测定、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热谱,对配合物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天然物质银杏果为反应起始物,一步水热法快速合成荧光碳量子点,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得出合成的碳量子点具有准球形且尺寸小于10nm,表面上含有羟基及羧基等亲水基团,紫外最大吸收在280nm处,荧光的发射波长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且最强发射波长在425nm。合成的碳量子点具有很好的光学稳定性。在与金属离子作用实验中得出碳量子点对Fe~(3+)具有很好的专一识别,且在1.0~20μmol/L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检出限为0.18μmol/L,可开发作为一种新型的优良Fe~(3+)传感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三种新的含硅偶氮化合物的合成,用IR,HNMR,MS及元素分析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研究它们与有机光导电物质聚(N-乙烯基)咔唑氯仿溶液的UV光谱时,发现它们能形成CT复合物,并使感光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波段.实验结果对研究新的光导电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亚光电")是一家专业从事光电检测与分级专用设备及其应用软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可见光和X-射线领域的安全检测与分级专用设备的研发。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该行业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形成年产3000多台各类光电检测与分级专用设备的生产能力,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大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美亚光电的产品技术一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近红外发光材料Y_(1.98-x)Yb_xEu_(0.02)O_3(其中x=0,0.01,0.02,0.04,0.06,0.10),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光谱(PL)等测试方法、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及测试.结果表明:Eu~(3+)和Yb~(3+)掺杂的荧光粉中,Eu~(3+)和Yb~(3+)部分取代了Y~(3+),并占据其晶格位置,而对Y_2O_3的立方相晶体结构未产生显著影响;在466 nm波长(Eu~(3+)的特征激发峰)激发下,在可见光区及近红外光区可观察到较强的发射光谱,其中,Y_(1.94)Yb_(0.04)~(3+)Eu_(0.02)~(3+)O_3在近红外光区发光效率最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Eu~(3+)和Yb~(3+)掺杂的新型荧光材料,可将硅太阳能电池吸收较弱的高能光子转换成吸收较好的近红外光子,可有效解决太阳光谱与硅太阳能电池光电响应之间存在的光谱失配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CH4 和CF4 的混合气体作源气体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法 (PECVD)改变沉积条件 ,制备了一批含氟碳化膜样品。并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光等设备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性能。  相似文献   

18.
四羧基单核金属酞菁配合物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3种带有四羧基的单核金属酞菁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Pc(COOH)4、CuPc(COOH)4、FePc(COOH)4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45、641、632 nm,其热稳定性优劣顺序为FePc (COOH)4> ZnPc (COOH)4>CuPc-(COOH)4.  相似文献   

19.
太阳活动强紫外线、X射线等短波射线强,对高层大气的影响强,对对流层大气影响不大,对天气和气候的作用微小;而太阳活动强时可见光、红外光等长波辐射减弱,对地球热辐射减少,使大气环流减慢。反之太阳活动弱时,使大气环流加快,两者从而使洋流发生改变,大气环流和洋流的改变,对短期天气影响不立即显现,而对于气候则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的人工流产手术系统的设计方案.人工流产吸引管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和近红外LED光源技术.在有血液的环境下,进行可见光与近红外光成像效果对比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波长近红外单色光成像效果对比实验,以确定CMOS摄像头在血液环境下的最佳红外波长.吸引管有3个腔道构成,分别为主吸引腔道、走线腔道、减压通道.人工流产吸引管的减压通道,在术中可以利用压差将宫腔内升高的压力以流体力学的方式排出,减少宫血逆流等并发症、促进血窦闭合、减少出血、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