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秦巴山地土壤地带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岭和化龙山土壤垂直地带性随山地所在的地理位置、山地高度和山地坡向的不同而呈现规律的变化.根据已有资料,揭示了秦巴山地土壤的地带性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平顶山市地带性土壤的类型、地理分布、成土条件、形成特点、土壤剖面特征和性质、分类、利用和改良 ;对平顶山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平顶山市地带性土壤的类型,地理分布,成土条件,形成特点,土壤剖面持征和性质,分类,利用和改良;对平顶山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土区直根系作物地土壤分离生长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变坡试验水槽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直根系作物大豆和马铃薯在生长季土壤分离过程的季节变化及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1在作物生长季,直根系作物大豆地和马铃薯地的土壤分离能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并表现出了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2两种作物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农事活动、土壤硬化、水稳性团聚体和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3两种作物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可以用水流剪切力、土壤粘结力和作物根系密度很好地模拟(R20.64,NSE0.63)。结论黄土区直根系作物地土壤分离过程具有明显季节变化,该变化主要是由农事活动、土壤粘结力和作物根系密度季节变化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5.
秦岭铅锌矿冶炼厂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铅锌过程中重金属对周边土壤的污染情况。方法对秦岭凤县铅锌矿冶炼厂周边8个区域土壤中Zn、Pb、Cd、Cu等4种主要重金属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冶炼厂周边环境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研究表明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绝大部分区域重金属含量已超过对照点测定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最高超标倍数依次为Zn10倍、Pb6.5倍、Cd6.2倍、Cu4.0倍。结论厂区常年主导下风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于上风向土壤中;冶炼厂周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以Zn为主,其次为Pb和Cd,Cu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至江西省东北部各低山区森林土壤33个代表剖面的数据表明,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并不完全符合经典地带性规律。按气候与地貌分层作出的排序图显示,在这个湿润暖温带到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内,土壤分布至少同时存在两种水平地带谱,一种表现在山麓或阶地古风化壳上,另—种则涉及坡地近代侵蚀面上的土壤。这两种水平地带谱在平面上实际上形成一种双重(或甚至多重)水平地带性交叠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确定的886个典型地带性土种剖面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点因素(土纲、质地、海拔、酸碱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地带性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点因素显著影响地带性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地点因素对耕作土壤表层有机碳的影响明显强于非耕作土壤;地点因素分别解释耕作土壤和非耕作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变异的24.7%和48.5%.耕作土壤和非耕作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野外考察,指出陕北沙黄土区的现代土壤侵蚀过程表现为风、水两相营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具有风成和水成的双重性特征,在区域分布上具有交错性.这是由营力的季节性强弱对比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区域差异所形成的.区内主要地面物质沙黄土可以分为细沙质沙黄土和粉沙质沙黄土,二者对风力和流水的抗侵蚀性不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裸子植物极富多样性,起源古老,孑遗、特有类群众多,对探讨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中国中部东西中轴线上的台湾山地、武夷山、井冈山、武陵源、峨眉山、哀牢山、南迦巴瓦峰等山地的裸子植物区系为对象,分析其地理成分组成,探讨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主要结果表明:①中国西部并不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区域,大陆东部第三级阶梯的属种更富多样性;②属的地理成分,与主要的区域生态因子如海拔、降水量、热量等具有相关性;③中国特有属在东部第三级阶梯明显较多,而在西部高山种系分化明显;④台湾山地较为丰富和独特;南迦巴瓦峰的冷杉属等较其他几个地区更丰富。研究对揭示裸子植物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坝金矿床处于西秦岭中带东段的合作-崖湾金、汞、锑成矿带上。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的研究,显示了土壤次生晕测量结果与地质矿化异常的吻合性,为下一步结合土壤化探找矿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必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为进一步防止城市土壤侵蚀 ,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化对侵蚀营力、侵蚀物源及土壤侵蚀量的影响 ;提出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做好规划 ,搞好协作 ,加强宣传与监督 ,依法防治城市土壤侵蚀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晋西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质的土层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刺槐林地、油松林地、荒草地和农田(玉米)坡地4种样地,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坡位、土层深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油松林地>刺槐林地>荒草地>农地; 坡位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变异系数的影响复杂,难以出现一致性规律; 随土层深度增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但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且变异性减弱; 两种林地和草地32~160 cm土层土壤水分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对于表层土壤和农地二者关系不密切。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层深度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对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中林草措施的配置和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Magnetic polarity stratigraphy of loess in West Qinling (Mts.) demonstrates that loess began to deposit in West Qinling at ca. 800 kaBP. Its material may come from the nearby Tibetan Plateau to the west. This suggests that a sharp change in air circulation and surface environment on and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 occurred at that time.  相似文献   

14.
晋西黄土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下植被及土壤水分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10、15、20a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原生荒草地为对照,采用时空互代法,调查分析坡面刺槐人工林植被恢复过程中林下植被演替和0~400cm土层土壤水分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人工刺槐林林龄的增加,林下灌草植被物种丰富度变大,植被结构发育变好;不同林龄刺槐林地与荒草地土壤平均含水量由大到小顺序为荒草地(16.61%)、20a刺槐林地(10.08%)、15a刺槐林地(9.54%)、10a刺槐林地(8.52%);随着刺槐林龄的增加,土壤水分随坡位下降而增大的趋势有所改变,成熟刺槐林对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分配的调节作用明显;人工刺槐林土壤水分沿垂直剖面变化方式与原生荒草地差异明显,15a以上刺槐林对100cm以下土壤水分的影响已基本稳定;人工刺槐林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林地土壤水分亏空,随着林龄的增长0~200cm土层土壤水分条件有所改善,但深层土壤(200~400cm)没有明显的恢复迹象.研究结果为黄土区植被恢复和刺槐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秦岭北坡杨树人工林细根分布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秦岭山区北坡,对5年生杨树人工林细根表面积、细根体积、根长密度和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参数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细根表面积、细根体积、根长密度和细根生物量基本上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各细根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中,其中0~10 cm土层中占40%左右,10~20 cm中集中了20%以上。土壤理化特性在0~80 cm土层中呈现各自的变化规律,土壤体积质量基本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土壤水分表现为变化不大的波动。土壤pH变动范围为6.14~6.71,且随土层加深呈波动变化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垂直变化趋势相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杨树人工林中,细根参数与多种土壤理化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杨树人工林细根分布特征受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这反映了植物长期适应生境条件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云南高原山地生态环境现状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高原山地生态环境区域特点,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技术支持下,选取突出反映云南生态环境本底状况的地形地貌、地表植被覆盖、水热条件作为专题对象,基于区域内数字高程模型、遥感数字影像,以及多年平均降雨、气温等多源数据,经处理提取5个特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模型完成了对云南区域生态环境本底状况的评估、分级,结果以定位、定量数值方式较全面地反映了云南山地生态环境本底状况及区域空间分布特点.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本底状况评估数值分布广,高质量与低质量生态环境水平的数量分布不多,但中等偏上水平(E>600)的空间分布比例较大(76%),因此,对于该山地区域,只要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管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The Fengzhou loess section is very typical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The section, about 82 m thick and underlain by the Neogene red clay, consists of 33 layers of loess and 33 layers of paleosol. The section covers Brunnes normal polarity zone and Matuyama reversed polarity zone, and the B/M boundary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L8. Matuyama reversed polarity zone records Jaramillo, Olduvai and Reunion normal polarity subchrons. The boundary between Matuyama reversed polarity zone and Gauss normal polarity zone (M/Ga) appears in the lithological boundary between loess and the Neogene red clay. Loess accumulation in Fengzhou started before 2.48 Ma.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urve indicates 33 cold-dry and humid-warm cycles of paleoclimatic variation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during the last 2.48 Ma. The above climatic fluctuation may be well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xygen isotopic records from deep-sea deposits.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及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分析,指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经济系统结构的不合理性和人口的过快增长是该区生诚破坏和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也是该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总目标出发,尤其是从防治黄河下游水患的需要出发,通过政策调控,将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放在首位,建立黄河流域的生态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  相似文献   

19.
黄土丘陵坡面三维形态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黄土丘陵坡面的野外观察,提出三维坡形的概念,从三维空间考察斜坡,划分出九种基本三维坡形,论述其发育的基础及其与坡面侵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结合西安黄土地区载体桩工程实例,介绍了载体桩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测过程。得出与同类的沉管灌注桩和预应力管桩相比,只要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选择可靠的桩端持力层,就可节省造价20%—3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