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定常人口系统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任昭 《科学通报》1981,26(20):1276-1276
人口发展过程的预测和控制等人口问题的研究,均以人口系统的动态特性为依据。人口系统的动态特性是以人口发展方程边值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7年世界人口突破60亿以来,近2年世界人口又增长了大约2.5亿。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70年代曾放慢,但到了80年代又加快了,1989年世界人口总计已经达到了62.34亿。在80年代的最后几年中世界人口还在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成为近年来世界人口增长比率最高的10年。目前,世界每年新增人口超过9000万,这个数字比一个墨西哥国家的人口还要多。  相似文献   

3.
分形人口学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分形的方法引入人口动力学和人口分布的研究,揭示出人口系统变化的控制参量,人口分布服从多重分形,从而探索了城市演化的分形模型。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31日,在菲律宾一家医院,一个粉嘟嘟的婴儿出生了。他的降生令世界总人口突破70亿大关。这是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影响主要有三个:自然资源日益短缺、人口结构日益失调、人口流动日益加快。如何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如何消除人口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为不少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政府官员和安全号家都存思考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口与经济学家保罗·哈里森受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和国际人口组织等机构的委托,对世界人口增长过速作了深入研究。此文是他向1984年墨西哥国际人口会议提交的专论。文内标题是译者加的。——译者  相似文献   

6.
人口控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问题是当前国际上引起重大关注的问题。我国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这次五届二次人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本期所刊朱健和李广元的《人口控制问题》一文,介绍了当前国际上研究人口控制问题的一些情况,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人口已达55亿,以后每过一分钟时间,地球上的人口就净增150人,每天增加22万,每年增加8000万。照此速度,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63.5亿。许多专家认为,100亿左右是世界维持合理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人口限度。这就是说,至多再过60年左右,地球上的人口就要达到人类生存的临界线,将陷入"人满为  相似文献   

8.
一、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什么叫系统辨识?问题要从动态系统谈起。动态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例如,在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生态学中,族数动力学指出,某时刻的牲口数、鱼条数都可以用常微分方程或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研究族数动态系统模型,可以预测若干年后的族数。人口模型也属于这一类模型。利用人口模型可以预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的人口数。改变人口模型中的某些参数,可以研究人口政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世界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已激增到400个,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的70%,德国、丹麦、日本的城市人口已达80%.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缓和车辆拥挤,将是世界大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口系统稳定性理论的几个注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健  于景元 《科学通报》1980,25(23):1061-1061
研究一个较大社会中的人口发展过程时,令F(r,t)为t时刻一切年龄小于r的人口总数,P(r、t)=аF(r,t)/а_r是人口按年龄的分布密度(或称为人口状态)。该社会中人口状态变化满足下列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11.
关于计算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科学通报》1981,26(5):263-263
在人口统计学中,通常用所谓寿命表法去计算某一社会中特定年龄的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和下面叙述的计算公式比较,寿命表法只是一种粗略的一阶线性近似。更精确的计算公式,可以从人口发展方程的广义解中得到。完全可以把新的计算公式看成是关于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更精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人口增长是粮食需求量增加的原因,而粮食增加幅度的大小取决于每个人的消费量。如果在每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很大的区域中人口大幅度增长,那么总的粮食需要量就大幅度上升。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而粮食需要量却不是以人口增长的速度递增的。这并非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粮食消费水平较低,而是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有了迅速提高的缘故。尽  相似文献   

13.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急骤增加,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尤为明显。这种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普及,生活水准的提高及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到了70年代,随着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出生率下降,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也开始有所下跌,因此世界人口的总增长率出现下降。那么,出生率的上升,下降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4.
人口爆炸     
随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灾难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地区人口正趋向稳定,或者甚至下降。在过去100年中,世界人口几乎是在不断的增长。但是,人口统计学家业已证实有三次大的人口增长高潮,每一次高潮都是在某次技术革命之后出现的,这些技术革命使  相似文献   

15.
纵向岭谷区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GIS手段和统计方法相结合,选择地貌因子和气候因子,研究各类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强度和函数形式,并通过人口分布影响因子法模拟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人口密度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各类自然地理要素对纵向岭谷区人口的空间格局均具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影响形式存在差异.地貌因子和交通网密度对人口分布影响较为强烈,而温度和降水因子对研究区人口分布影响甚微;人口分布与海拔和交通网密度分别呈现负线性和正线性相关趋势,水网密度和坡度对人口分布分别表现为指数和对数的函数关系;(2)受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在纵向岭谷区的分布不均匀,具有整体零散,局部集中的特点,在纵向岭谷区中部形成人口高密度分布带,在东南部形成人口高密度片区;(3)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人为活动指数(HAI)具有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人口密度可以反映人为活动对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4)人口密度提高导致植被指数NDVI降低.  相似文献   

16.
<正>营养不良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未来10年世界人口和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来看,要想真正实现营养安全还需多方面的努力。热量过高或过低热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营养不良。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近40%的大洋洲人口都有肥胖问题。营养不足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非洲和加勒比地区,那里有20%左右的人口摄取的热量过低10.8%全球有10.8%的人口营养不良,相当于约7.95亿人,但这是自1990年以来,世界营养不良率最低的一次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口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刻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分布具有多重分形特征。本文运用多重分形的理论,探讨了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的刻划方法,并对城市人口分布的标度不变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乃粒 《世界科学》2009,(11):10-10
“除非我们对人口增长问题采取措施,否则我们同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作斗争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类似观点在部分人类学家中蔓延,甚至理智的分析家也在谈论“人口指数增长”的威胁。然而,人口指数增长情况并没有发生。实际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而人口增长的国家却是那些对地球陷入危境所起作用最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二级预防的策略及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鹏 《世界科学》2001,(10):31-32
为何要提出这一命题 ?首先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 ,在过去的 2 0年中 ,欧美等发达国家胰腺癌的发病率始终徘徊于 9~ 1 0例/ 1 0万人口 ,居高不降。日本国在 90年代早期为 9 8例 / 1 0万人口。在我国 ,如上海市 ,1 963年胰腺癌的年发病率为 1 3例 / 1 0万人口 ,1 977年为 4例 / 1 0万人口 ,1 996年上升为 9 6例 / 1 0万人口 ,1 998年为9 8例 / 1 0万人口 ,表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胰腺癌的发病率已与西方国家水平持平。其次 ,胰腺癌预后令人失望。在美国每年死于胰腺癌病例达 2 40 0 0例 ,为恶性肿瘤死因的第 5位 ,年龄调整的死亡率从 1 92 0年…  相似文献   

20.
《土地、粮食和人口》是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和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FPA)共同汇集整理的研究成果,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事务局的报告书,只就其研究结果作出了概要的报告。在作进一步详细研讨时,虽然有必要充分地研究和了解原始资料、前提条件和归纳统计方法,然而一直把人口作为现实问题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先把人口、粮食、土地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综合研究的作法,将会获得很高的评价。 1.序言 (1)世界人口的发展,估计终将达到静止水平。根据联合国的最新预测,公元2095年时,将达到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