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辽东栎蒸腾速率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影响其蒸腾速率的因子主要是气孔阻力、太阳辐射强度、叶面温度、叶室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对辽东栎叶片气孔阻力和蒸腾速率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间属非线性关系,其方程为:Tr辽东栎=10.0-4.7ln(Rt).  相似文献   

2.
贡嘎山地区黄背栎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Li-6 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贡嘎山地区不同海拔黄背栎(Quercus pannosa)幼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在8月晴天,不同海拔生长的黄背栎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比较平稳的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降低,而叶片气孔导度增加,有利于高海拔地区植物光合作用气体交换;(2)不同海拔试验点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合辐射的响应有较大的差异,叶片光补偿点为39.16~68.06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124.78~1 754.88μmol/(m2.s),表观光量子利用效率为0.028 12~0.031 73。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3)叶片CO2补偿点为68.47~105.21μmol/mol。随着海拔的升高,CO2补偿点降低,有利于植物对高海拔地区低CO2分压环境的适应。CO2饱和点在700μmol/mol左右,羧化效率为0.035~0.038。  相似文献   

3.
云南腾冲上新统Litsea cf.chunii的角质层微细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云南省腾冲县上新统芒棒组发现了保存较好的被子植物压型化石高山木姜子(相似种)Litseacf.chunii Cheng.该化石叶片呈窄椭圆形,基部楔形,顶端短尖,叶全缘,中脉直,二级脉羽状,与中脉夹角为30°~50°,近叶边缘微弯曲,羽状脉。进一步分析了化石叶片的角质层微细构造,利用叶结构结合表皮特征的分析方法提高了对化石植物分类鉴定的准确性。化石叶片的角质层特征主要表现为: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多为四或五边形,排列呈规则的网格状,垂周壁直或微弯,平周壁光滑,毛基较少;下表皮细胞排列同上表皮,具平列型气孔器,其长轴无定向性,气孔器由下陷的保卫细胞和两个上拱的副卫细胞组成,具有单细胞毛基,根部由5~6个辐射状的细胞组成。同现生高山木姜子Litseachunii相比,化石叶片具有更小的毛基密度,推测毛基的增加是由于气候变冷所致。由此通过化石和现生叶片角质层的对比分析推断滇西地区上新世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4.
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研究了大气CO2与O3浓度升高对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na parviflora)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CO2(700 μmol/mol)和高浓度O3(80 nmol/mol)处理条件下,牛膝菊的比叶面积、叶形指数、平均单叶叶面积、叶片长度、宽度和周长均有减少的趋势,其中比叶面积、平均单叶叶面积、叶片长度、周长减小差异非常显著(P≤0.01);比叶重均增加,差异非常显著(P≤0.01);叶片长与宽的比值在高浓度CO2处理下有增加的趋势,在高浓度O2处理下有减小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周长、面积之间的异速生长类型符合y=aXk模型.牛膝菊叶片的气孔面积、周长、宽度和长度与对照相比,在高浓度CO2处理下,均有增加的趋势且差异显著(O.010.05)外,其余差异均非常显著(P≤O.01).CO2与O3浓度增加对牛膝菊气孔参数影响不大.在高浓度CO2,O3及对照处理条件下,气孔密度的变异系数比气孔指数的变异系数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美洲黑杨‘I-69’杨(Populus deltoides ‘Lux’)×青杨(P. cathayana)F1代初选无性系苗期表型性状指标的分化,解析不同性状分化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并对无性系进行类型划分,综合考虑无性系性状以及对应的目标用途,为应对干旱等条件下杨树造林的适地适树(无性系)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马浪湖林场36个‘I-69’杨×青杨F1代无性系3根1干苗为材料,调查苗木的生长量、叶片形态、气孔特征、侧芽萌发情况和分枝特性等17个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异特征,并根据性状变化对无性系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F1代无性系的生长和表型指标均具有显著的分化,总体上呈连续的正态分布特征,其中侧枝数与侧芽萌发率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达102.0%和93.5%。相关分析表明,苗木生长指标与叶片形态以及分枝特性指标显著正相关,但与叶片气孔特征无显著相关。叶面积以及叶干质量分别与叶片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与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比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宽比与叶柄相对长呈显著负相关,同时也与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比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和叶干质量的异速生长指数为1.007 4,整体呈等速生长关系,与分枝特性等无相关关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表型性状可以把36个F1代无性系分为8类,不同类型具有独特的生长、分枝特性和潜在的抗旱性能。【结论】美洲黑杨和青杨杂交F1代无性系表型性状变异丰富,通过早期判断可以针对不同气候和立地条件造林提供无性系选择的初步信息,其中类型Ⅳ中的4个无性系生长量最大、侧枝少,叶型和气孔特性等表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耐旱特征,可以选择用于在偏干旱的平原地区或山地进行进一步的适应性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6.
以金焰绣线菊和珍珠绣线菊为研究对象,采用指甲油印迹法制片,运用成像系统辅助观察两种绣线菊的叶片特征,观察季节变化对两种绣线菊叶片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焰绣线菊的叶面积、叶厚度、叶脉密度和气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珍珠绣线菊,气孔密度小于珍珠绣线菊;季节变化对金焰绣线菊和珍珠绣线菊的叶性状造成一定的影响,对金焰绣线菊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对生长在阴生环境下的5种蕨类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银脉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cv.victoriae)的叶表面及其横切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这5种蕨类植物叶片都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叶片较薄;表皮细胞角质层薄,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有气孔,但气孔密度小;叶肉组织分布不规则,细胞间隙较大,通气组织发达,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的数目较多,体积较大,且呈狭长的串状分布.上述研究结果表明,5种蕨类植物在叶片结构上表现出对阴生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不同种质叶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金银花13个种质叶的形态、表皮毛长短、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特征,为不同种质金银花的划分与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直尺测量叶片的长、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叶表面非腺毛的长度、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结果:不同种质金银花叶片的长、宽及长宽比,非腺毛的长、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存在差异.结论:金银花叶片的长、宽及长宽比,非腺毛的长、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及密度等,可以作为金银花划分种质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稻上三片功能叶气孔性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改良刮制法研究了水稻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性状.结果表明,水稻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性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类型间,而且也存在于同一品种不同叶位间.参试水稻品种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分布不均匀,其变化趋势也不一样.只有籼稻IR24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长度随叶位上升逐渐减小,气孔密度随叶位上升逐渐增大.籼稻IR24和粳稻秋光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长度和密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即气孔长度增大,气孔密度减小;反之,气孔长度减小,气孔密度增大,而偏籼稻水源342和偏粳稻辽粳5号并没有表现出这种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相同叶位或同一品种不同叶位叶片的气孔长度与宽度的相关不显著,气孔宽度与气孔密度的相关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北京百花山植物叶片性状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植物叶片的功能,选取北京百花山上主要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共30种,分别测定其叶片鲜重(Wf)、干重(Wd)、叶干物质含量(LDMC)、面积(A)、比叶面积(SLA)等5项叶片性状因子.结果表明,SLA与LDMC和Wd都呈负相关;A与Wf和Wd分别呈显著正相关.这些关系分别存在于乔、灌、草三种生长型及所有植物中.  相似文献   

11.
春玉米叶片生长动态变化及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郑单18和中间型玉米品种中单9409、农大108,对其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叶片的形态特征、出叶速度和功能期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植株不同叶组的出叶速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存在差异,且受种植密度的影响。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植株中下部叶片伸出时间延长,而上部叶组表现为先缩短后延长;下部叶片的长度呈增大趋势,但宽度呈下降趋势,中部叶片的长度和宽度均表现为降低,上部叶片在较低密度时,长度和宽度降低,较高密度时出现部分回升现象。春玉米叶片的长度、宽度与叶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植株中部叶片的宽度和长度最大,其次为下部叶片和上部叶片,基部叶片最小。春玉米植株基部叶片的非功能期较短,其次为上部叶片,中部叶片和下部叶片的非功能期较长。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春玉米中部叶组的非功能期时间长度呈下降趋势。植株不同部位叶组的功能期长度存在显著差异,基本表现为基部叶组的功能期长度〈上部叶组的〈下部叶组的〈中部叶组的。种植密度对春玉米不同部位叶组的功能期均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生长在喀斯特石灰岩山地植物叶片性状适应特征,在重庆中梁山海石公园选取乔、灌、草三种生活型植物共30种,分别测定其叶干质量(mLDMC)、比叶面积(SLA)、叶pH、叶碳质量(mLCC)、叶氮质量(mLNC)和叶碳氮比等六个叶片性状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叶片性状因子变异系数不同,其中,植物mLDMC、SLA和mLNC变异较大,分别为28.7%,50.8%和21.4%;mLDMC和SLA在不同生活型植物中存在显著差异,与乔木和灌木相比,草本具有较低的mLDMC和较大的SLA,而乔木和灌木在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所有叶片性状因子中,植物mLDMC和SLA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因子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可见,mLDMC和SLA是植物资源利用分类轴上划分植物类群的最佳指标,石灰岩地区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性状不同,这是植物和环境相互选择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方格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测定了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èe&Lèvi.)Cheng et L.K.Fu]的叶面积,并对其叶片的特征指数、叶形指数、比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方格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所测得的叶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方位叶片的平均叶形指数和幼叶(7.11)高于老叶(5.65),雌株(7.22)高于雄株(7.00);在同一植株中,平均叶形指数上层最大(雌7.30、雄7.58),下层(雌7.06、雄6.59)次之,中层(雌7.29、雄6.85)最小.平均比叶面积雌株(上层1 850.5,中层1 980.5,下层2336.8)高于雄株(上层1 161.5,中层1 407.8,下层1 865.3);在同一植株中,下层的比叶面积高于上层.上、下层平均叶面积指数雄株(上层0.733 8,下层0.750 1)略高于雌株(上层0.733 4,下层0.740 6);在同一植株中,叶面积指数下层高于上层,北面(雌0.758 5、雄0.758 2)高于南面(雌0.730 4、雄0.725 8).  相似文献   

14.
悬架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乘车的舒适性息息相关,该文简介客车板簧悬架的总体设计,以一款十二米客运车板簧悬架为例,主要介绍钢板弹簧、减振器的选用及设计计算,简析悬架辅助部件横向稳定杆、缓冲块的作用与设计.  相似文献   

15.
应用石蜡切片法和实验室综合提胶法,研究了杜仲叶的结构发育,探讨了杜仲叶结构发育与杜仲胶积累的变化规律,旨在确定杜仲叶的最适采收季节,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杜仲叶内杜仲胶随着季节的变化基本呈跳跃式变化;叶片发育早期,随着栅栏薄壁组织、海绵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叶片中的含胶细胞也在不断地形成、积累。七月份叶片组织结构发育成熟时,含胶细胞仍继续增加和生长,叶片含胶率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由于杜仲树叶内杜仲胶为一年逐步积累的结果,11月份将近黄落的叶子含胶量较高,为1.19%。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杜仲胶的含量,11月份杜仲叶子黄落时收集较合适。  相似文献   

16.
17.
浙江天童32种常绿阔叶树叶片的营养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研究了天童地区32种常绿阔叶树叶片的营养、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常绿落叶植物叶种N含量的变化幅度为1.022%~2.744%,平均值是1.606%;P含量的变化幅度为0.032%~0.227%,平均值是0.086%,且N、P含量成显著相关;C含量变化幅度为36.49%~53.85%,平均值是45.00%;SLA 变化幅度为72.64~197.78,平均值是119.29;叶片的营养含量与C含量、SLA无关,而C含量与SLA成负相关;灌木的营养含量要低于乔木树种,灌木和中乔木的C含量要高于小乔木,但不同生活型植物SLA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温带地区4种园林灌木叶片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榆叶梅、紫丁香、黄刺梅和胡枝子4种常见园林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成株与幼株叶片的宽度和长度的大样本测量,分析了叶片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4种园林灌木的叶片生长规律均可由多种函数形式较好地表达出来,如果以相关性最好的拟合方程作为其定量刻画模型,紫丁香、黄刺梅、胡枝子成株和幼株及榆叶梅成株的叶片均呈异速生长规律,榆叶梅幼株叶片则呈同速生长规律.不同植物叶片生长规律及变化速率既有种间差异,也与生长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苗期(4叶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白马牙”玉米每层叶鲜重(或干重)与单株总叶面积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排叶序,则苗期的第三层叶、拔节期的第四层叶和灌浆期的第十层叶的鲜重(或干重)分别与该期的单株总叶面积呈最显著的正相关,可分别用来快速估测该生育时期的单株总面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