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信阳地区10 k W光伏试验电站,对监控系统采集的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四种天气类型下辐照度对逆变器日发电量的影响和晴天情况下环境温度对逆变器日发电量的影响.针对信阳地区的光照资源分布情况,对逆变器的全年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按照7个功率点分析出对应的权重系数及逆变器效率,根据效率加权公式,计算逆变器的"信阳效率",并提出一种提高信阳地区逆变器发电量的方法.最后使用Fluke435-II电能质量分析仪对两台逆变器交流并网侧进行监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日辐照量对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影响,结合光伏电站结构分析了影响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因素,建立了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与日辐照量之间的非线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辐照量的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非稳态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随日辐照量的波动导致了光伏电站系统效率随日辐照量变化。该方法可用于计算电站的月或年总发电量,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出目标电站的系统效率并预测电站发电量,在光伏电站的效率分析、运营评估等工程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光伏发电量受天气状况,光伏逆变器的质量,光伏组件的清洁度等诸因素影响,其中天气状况的时序性变化较大程度影响发电量。针对不同地区天气时序性变化导致的光伏发电量预测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由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混合模型的光伏发电量预测方法,其中通过CNN建立地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LSTM捕捉发电数据之间的时间依赖关系。对神木县红民发电厂和庆城县绿能动力发电厂的光伏发电数据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方法在光伏发电量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比LSTM神经网络模型精度提升4.3%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新型光伏器件的实际性能及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关键性因素,设计并建成一座多种光伏设备组合交叉安装的50 k Wp并网光伏实验电站。根据电站实际运行数据,对比了不同气象条件下光伏阵列选用不同类型组件、智能优化器以及不同容量逆变器的发电状况,分析了辐射量变化对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光伏组件中双面电池输出特性表现最佳,其发电量高于其他类型组件;对于无阴影遮挡的光伏发电系统,智能优化器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采用较小容量逆变器可减少太阳能电池组串模块间的差异性带来的影响,增大光伏阵列总发电量;受太阳辐照度变化影响各类型光伏组件实际输出最为稳定的是多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双面电池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对象,结合光伏产业标准,通过对55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运行数据进行实际测量,对该逆变器的效率、电能质量等相关参数做出了分析.分析结果满足用户对掌握逆变器运行性能的要求,可为其他光伏并网逆变器检测分析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然环境中阴雨天会大大降低光伏面板的发电量,使得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与逆变器额定功率无法匹配,从而引起光伏发电系统总功率大幅下降的问题,采用分布式光伏阵列及逆变器的群控方法,通过开关矩阵将光伏阵列与逆变器相连,形成分布式光伏阵列及逆变器拓扑网络结构,并详细阐述了该拓扑网络结构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机制.研究了该网络的群控系统,并提出相应的自适应聚类算法,实现多逆变器光伏发电网络的群控管理.最后对整个网络结构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利于光伏发电的恶劣天气条件中,该控制策略可对不同逆变器的输入功率进行优化匹配,从而提高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7.
借助PVSYST光伏系统设计软件,分析了兰州地区并网光伏系统的最佳倾角、水平面及坡屋面的光伏阵列间距以及建筑物对光伏阵列的阴影影响。结果表明,兰州地区光伏阵列的最佳倾角为30°,在获得最大全年发电量的同时,四季发电量也比较均衡;相对于水平屋面,南北向双坡屋面需要考虑适当增大北面坡屋面的光伏阵列间距以避免组件间产生遮挡;对兰州地区,Meteonorm气象数据的冬季辐射数值显著偏小;日最高气温与发电量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同时,扬沙等恶劣天气对光伏发电量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8.
GDP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GDP数据经常被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当作重要的政策制定依据.GDP影响因素较复杂,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为了简化预测步骤和拓展预测研究方法,并提高GDP预测精度,首先通过发电量数据对美国电力工业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实验说明了净发电量和美国GDP存在正相关关系,最后选取并建立SVM模型,提出通过相关净发电量数据预测GDP的新的研究方法.通过本文方法得到实验结果相关系数为99.772 4%,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通过实验证明了相关净发电量数据与GDP数据存在极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小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匹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对小型户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匹配设计的计算方法,考虑了影响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组合板发电量的各种因素,给出了更符合实验的计算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组合板各月发电量的数学公式,利用用户所在地区的风频分布、太阳辐射等气象资料,计算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 各月发电量,以全年各月能量供需平衡进行系统的计算,避免了人为插补或离散数据引入的误差,编制了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匹配计算程序,它可根据用户所在地区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小型光伏并网系统的数量快速增加,对其工作性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户外环境中进行实验,将小型光伏并网系统分别接入两种微型逆变器,对它们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并分析系统整体工作性能和逆变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提高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的发电效率问题,参考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B题部分数据,利用面积约束对各表面光伏电池的组合铺设及逆变器的选取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简化分析处理,通过多元优化对影响目标函数的变量进行合理赋值得到最优解,从而实现光伏能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形态学观察,对信阳秋季发生的伞菌目真菌种类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伞菌目真菌5科、7属、11种1变种.其中可食用真菌9种,有毒真菌1种1变种.有10种真菌为信阳地区新记录.对每种真菌子实体形态及显微特征进行了记述.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51-2016年河南省信阳地区气象站逐月日照时数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分析、距平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年、季、月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对日照时数变化与部分气候因素、细颗粒物浓度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951-2016年信阳地区年日照时数整体以119.66 h/10a速度下降,呈显著下降趋势;年日照时数异常减少的年份为2009年和2012年,2009年年日照时数异常主要受冬季日照时数变化的影响,2012年年日照时数异常主要受春季和冬季日照时数变化的影响;近5年,信阳地区日照时数月变化与细颗粒物浓度月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日照时数较多的月份,细颗粒物浓度相对较小;1951-1971年,水汽压、湿度对日照时数影响比较明显,水汽对太阳辐射的散射、折射及吸收作用直接影响日照时数的变化;2005-2016年,平均风速与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平均风速越大,越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相似文献   

14.
选择地处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生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的信阳地区,利用1992-2012年信阳冬小麦从播种到各生长发育期大于0℃活动积温数据和1951-2013年气温、降水量月值数据,主要运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信阳地区冬小麦在出苗、分蘖、返青、拔节、抽穗、乳熟六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气温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信阳地区近60a的增温速率达到0.18℃/10a,平均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1℃,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增温较为显著;信阳地区近60a的降水量变化较为平稳,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降水变率为20%;这些特征与中国及全球同期的变化特征较为相似.信阳地区近60a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大于0℃活动积温时间序列和气温时间序列都存在着明显的多尺度震荡周期,存在着复杂的多重时间尺度的嵌套结构;各生育阶段积温时间序列存在着2a为周期的高频震荡和4~6a为周期的低频震荡,这些尺度的震荡周期信号强弱不等.研究对提高气候敏感区冬小麦产量、降低病虫害风险及应对旱涝等极端气象灾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2种现代拓扑结构的多电平变换器(或者逆变器),适用于高功率的光电应用,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总的谐波失真(THD).相对于传统类型的逆变器而言,多级逆变器表现出以下优点:在使用低开关频率时依然可以提供比较高质量的电能输出,决定了开关损耗、谐波滤波器的大小.通过分析多级Z源/准Z源逆变器拓扑结构,比较它们的效率、THD、所需半导体器件的数量,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MATLAB/Simulink对这2种拓扑结构进行模拟仿真,根据结果选择其中更合适的多级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某企业建立的采用液冷冷却系统的IGBT模块实验平台为基础,对一3MW紧凑型风电机组的IGBT模块的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在动态实验中采集到的数据,得出了逆变器输出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验数据对模块温度以及发热量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兆瓦级风电变流器中IGBT模块温度与发热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实测结果表明,该风电机组逆变器的效率为98.62%,IGBT模块的最终工作温度保持在50~56℃,说明采用的液冷冷却系统对大功率IGBT模块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温波动是光伏逆变器IGBT寿命评估精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提出了考虑基频/低频结温影响的光伏逆变器寿命评估方法,首先,将结温剖面按不同时间尺度进行划分,对比分析了基频结温和低频结温的物理特性. 其次,扩大IGBT寿命评估过程中结温波动频率计算范围,建立了相应的光伏逆变器IGBT电热模型、寿命模型, 定量分析了基频结温、低频结温对光伏逆变器寿命评估的影响. 最后,以不同纬度地区为例,评估了不同任务剖面和不同采样周期下光伏逆变器的寿命损伤. 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基频结温、低频结温对光伏逆变器寿命评估的影响,可有效提高光伏逆变器寿命评估的精度,有助于指导光伏逆变器的运行维护,降低非计划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信阳地区诸地理条件的分析,指出了信阳地区现阶段的蛙济地域类型和产业结构特征,并提出了进行产业站构调整的目标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 问题的提出:为了调查了解苏区(信阳地区)中学生的体质状况,真实揭示出苏区中学生的体质概貌.探索增强苏区中学生体质的规律,通过比较,从中分析研究影响苏区中学生体质的几个因素,为开发和振兴苏区经济,提高苏区中学生体质,使苏区中学生的体质朝着健壮的方面发展,同时,也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把握情况,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为此,我们于八六年九、十两月对信阳地区所辖的七个苏区 县进行了抽样测试.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水电、火电与核电发电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序关系及各发电量与三大产业增加值的量化关系.利用国家统计局2000—2015年的电力年度数据,借助Eviews 6.0软件,建立Brown单参数指数平滑模型并对电力发展短期趋势进行预测;建立双变量弹性分析模型并预测三大产业增加值对水电、火电、核电发电量产生的影响;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发现水电、火电、核电发电量与三大产业增加值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