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农业供应链研究不考虑农户的资金约束,忽略通过供应链内部的资金配置渠道实现供应链整体的优化.本文基于农业供应链内部融资行为,构建了核心企业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贷款服务定价模型,通过求解收购方和农户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贷款服务定价规则和生产决策.数值分析表明:农业供应链金融鼓励农户扩大高价值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有助于引导农产品种类结构的调整;农业供应链金融不仅缓解了农户生产资金的约束,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规模,还对农户和收购方之间的利润分成进行调节.此外,无论参数如何变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总是同时提高了农户、收购方和供应链整体利润水平,并且接近供应链协调的最优水平,是一种有效服务于农产品供销的农村金融创新.本文为相关企业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供应链的运作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和决策者行为偏好的多重影响.本文在需求分布信息有限的环境下,利用鲁棒优化方法研究了互惠利他偏好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给出了基于回购契约的鲁棒协调策略,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互惠利他偏好会对供应链成员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且当偏好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互惠利他偏好能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绩效,但唯有基于回购契约的鲁棒协调策略能使供应链整体绩效达到最优.此外,鲁棒协调策略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可以有效克服需求分布信息不足对供应链总利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背景下的供应链系统中主体决策影响因素和治理机制的融合问题,基于供应链治理和博弈的理论视角,构造了个体生产者责任(IPR)模式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和集体生产者责任(CPR)模式下的合作博弈模型,分别得出了IPR和CPR模式下企业污染治理技术的最佳决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污染治理决策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生产技术的差距,以及相互依赖程度.强技术差距和强依赖性更容易导致CPR模式的产生;反之,IPR模式更容易出现在低依赖性和实力相当的企业当中.最后总结了EPR制度下供应链系统动态均衡治理的内部效率机制和外部合法性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频发的突发事件使得供应链格外脆弱.为降低供应链脆弱性,通过对供应链弹性、供应链柔性、供应链敏捷性和供应链脆弱性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探索性地提出了降低供应链脆弱性的概念模型,并采集了以制造业为主的行业样本,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供应链脆弱性削减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脆弱性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作用;供应链柔性对供应链弹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脆弱性产生影响;供应链敏捷性对供应链脆弱性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可通过供应链弹性来影响供应链脆弱性.本研究可为供应链应对风险及突发事件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由制造商群体与零售商群体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广告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合作广告机制及合作中的监督惩罚机制并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零售商能够进行成功的单方广告促销时,只要双方合作时的收益大于不合作时的收益,双方就会进行合作广告;当零售商单方广告促销失败时,如果双方合作时的收益大于不合作时的收益,则合作广告会出现两种演化稳定状态,此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边际产品收益、合作与非合作时的广告投入费用、制造商的广告分担率等因素会影响到合作广告的演化方向;当引入监督惩罚机制后,零售商的违约行为受到抑制,合作广告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另外,制造商群体与零售商群体的初始策略状态也会影响到合作广告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基于交易信用激励的供应链协调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需求依赖于价格时交易信用激励对供应链的协调作用.在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给出了协调供应链的交易信用激励机制,并将交易信用激励与数量折扣激励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数量折扣的局限性.得到了信用期激励优于数量折扣激励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Copula-CVaR-EVT方法的供应链金融质物组合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缓释当下供应链金融业务单一质物价格剧烈波动诱发的贷款集中度风险,异于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组合基于短期风险预测优化框架,提出一类更具普适性的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质物组合长期风险预测方法,克服现有长期风险预测中视为基准的时间平方根法则缺陷;比对银行采取积极和保守投资策略,建立基于均值CVaR质物组合优化框架,引入改进均值方差优化框架进行对比分析.为准确测度质物组合长期CVaR,建立ARMA-EGARCH-EVT族模型以及多元tCopula模型,刻画现货质物收益率呈现出的自相关性、"尖峰厚尾"以及波动集聚性等典型事实特征以及质物间的非线性相关结构;从模型层面和研究对象层面进行敏感性分析以验证模型的稳健性以及结论的可靠性.实证结果显示:长期风险预测视角下均值CVaR框架较改进的均值方差模型更具优势,为风险限额管理下的商业银行提供一种组合质物风险管理的新框架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相乘型需求下VMI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Stackelberg收益共享机制及收益共享与返利机制来协调市场需求函数为(零售价格与不确定因素)相乘情形下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MI).通过推理分析得出:Stackelberg收益共享机制在零售商收益共享比例等于其占供应链成本比例时能完美协调分散式VMI;而在零售商收益共享比例大于其占供应链成本比例时不能完美协调分散式VMI.收益共享与返利机制能完美协调分散式VMI,供应商和零售商收益比Stackel—berg收益共享机制中各自收益大,且按返还给供应商收益共享比例和零售商收益共享比例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分配增加的供应链收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被广泛关注,业界已开展实施一系列商业项目,如浙商银行的"应收款链"平台。通过该平台,企业可将报表中沉淀的应收账款改造成为高效、安全的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随时对外支付和融资。以"应收款链"平台的实际操作模式为基础,构建一个三级多期供应链融资模型。从供应链最大产量、实际产量、各主体收益情况、期初资金量等方面对比分析应收款链平台融资模式与传统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探究应收款链平台融资模式对供应链协调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不同账期对该对比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应收款链平台融资模式下,供应链产量和融资效率均高于传统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且该优势随账期的增加而增加。该模式下无论账期长短,供应链各参与方均可实现收益最大化,且使供应链协调。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下,当账期很短时,供应链可实现协调;而随账期增加,供应链产量及各参与方收益均会变低,供应链不再协调。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技术能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行业痛点,依据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稳定安全不可篡改的特点构建区块链债转平台,运用报童模型从供应链各主体效益差异角度对比分析区块链债转平台模式与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讨论区块链债转平台模式在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促进周转等方面的优势;最后,结合算例分析,进一步论证区块链债转平台的优势。研究表明,区块链债转平台能增加供应商产量、提高供应链各成员收益、将应收账款融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众包供应链(CSC)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新型供应链,正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基于互联网平台,将众包设计环节嵌入到供应链中,建立了整个众包供应链多周期基本订货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互联网众包平台具有开放式的多频快速交付设计的特征,引入资金周转时间价值影响因子,将多周期模型扩展到基于快速周转的时间价值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考虑到众包供应链实施和落地的前提条件,进一步探讨众包供应链制造商对众包设计产品的生产规模和零售商风险规避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风险厌恶的最小生产批量的供应链订货策略,并对该策略进行了优化和对比分析,得出在互联网平台下基于众包设计的各个模型策略最优订货量,以及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有效协调的实施条件。通过多重激励契约设计,实现了互联网平台下对众包设计者、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多重协调,使得众包供应链达到Pareto最优。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策略对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该新型策略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组织的供应链战略协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目标一致的协作系统,也是一个多目标冲突的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供应链战略协同在对供应链的组织行为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在分析供应链自组织行为产生的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供应链战略协同的特点,对促进供应链战略协同形成的自组织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订单农业特点,构建了由风险中性的公司与风险规避的农户组成的“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模型,并在条件风险估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CVaR)风险度量准则下,建立了具有风险规避特性的农户的决策目标函数,分析了供应链分散决策情形下农户与公司的最优决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风险规避特性的农户选择的最优产量会随订单价格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风险规避特性的农户选择的最优产量严格小于风险中性农户的最优产量.此外,分散决策情形下农户选择的最优产量会低于集中决策情形下整条供应链的最优产量.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提出了一种“收购补贴+市场保护价+保证金”型的协调契约机制,并给出了公司制定的最优补贴系数与订单价格满足的条件.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契约机制可以完美地实现“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是物流与金融合作的创新产物,对破解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户、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等融资困局具有重要意义,而农产品易变质、难运输、难储存等属性决定其开展质押融资更需要高水平物流服务商的参与。基于此,在模型中引入具有资源整合和方案优化能力的第四方物流(4PL),并针对业务中物流作业承接价格的确定问题,运用鲁宾斯轮流讨价还价博弈思想,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中第四方物流分别与银行和第三方物流(3PL)双边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并根据博弈顺序,分别对第四方物流先与第三方物流再与银行以及先与银行再与第三方物流讨价还价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发现,相较一般存货,质押物为农产品时,第四方物流给出的报价较高,第四方物流的报价与其自身讨价还价能力无关,银行和第三方物流的报价与其完成物流作业的成本有关及第四方物流先与银行博弈时的报价会高于先与第三方物流博弈时的报价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面向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的系统性金融服务,重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长期以来相关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其风险频发,特别是风险评估技术相对滞后,使得供应链金融难以得到有效推广.因此,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成为业界亟需解决和学界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相关文献着手,通过知识图谱技术从152篇中文文献和61篇英文文献中提取知识,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一方面探究了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研究视角片面、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数据样本小、研究模型性能和可解释性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展望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以下问题有待深入探究:如何多渠道采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以及实现隐私数据的信息安全共享.如何从互联网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中挖掘供应链金融风险关联知识,并从中提取风险特征,以此建立高维度、细粒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如何运用深度学习方法来提升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的整体性能,并通过解析风险特征的重要性和边际效应来确保模型的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16.
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效率,实现逆向供应链协调,是逆向供应链能够得以高效运营的重要保证. 文章针对单个再制造商和单个回收商构成的二级逆向供应链,利用博弈论和激励机制理论,分析了传统线性分成契约的激励不足问题,并提出新的有协调作用的契约形式. 在上述基础上,本文对回收商成本类型为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下的契约具体形式做了进一步讨论,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协调机制的影响,所得结论对废旧产品回收供应链的运营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含有风险的供应链联盟伙伴利益分配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益分配是供应链联盟形成及运作的核心问题,关系到联盟的稳定与成败.本文在研究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联盟两步利益分配法,使分配结果体现多劳多得和互惠互利的原则;并根据供应链联盟伙伴在联盟中承担风险的不同,给与相应的风险补偿.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两个时期中企业主的互惠性偏好对员工的动态激励效应,从利益冲突角度构建了互惠性管理者与员工策略选择的两阶段序贯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在动态策略坏境中,互惠依然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管理者的互惠性偏好会迫使员工的最优策略选择发生局部的收敛,从而一定程度上替代契约的功效,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委托人的收益将大于理性条件下的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19.
贸易信用融资和银行外部融资是两种常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基于零售商的异质性,构建了核心企业主导的贸易信用融资模型,探讨了零售商异质性如何影响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选择.结果表明,核心企业的贸易信用分配最优决策存在且唯一,受零售商市场需求和初始资本异质性的影响;在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核心企业会优先放贷给市场需求大而资金最缺乏的零售商,可能拒绝部分零售商贷款.对比核心企业回购担保的银行外部融资情形发现,如果外部融资成本没有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则当零售商市场需求或初始资本的异质性程度较大时,核心企业优先选择贸易信用融资模式向零售商贷款;当零售商初始资本的异质性程度较小时,核心企业优先选择为零售商的银行贷款进行担保.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合作的利润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利润的分配是供应链企业间合作与纷争的焦点问题.在制造商主导的下游供应链中,制造商如果将产品简单地批发给零售商,只能得到生产利润;如果与零售商一道参与销售,就能够在销售渠道中获得利益.作者利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了不同分配比例对合作双方利润产生的影响,并基于不同区间利润变化率快慢,从各自的偏好区间中,找到合作区间;依据合作区间得到了一个利润分配的新方法———零售商与制造商四六分成.接下来的对比分析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最后用Dell直销成功和Compaq渠道改造失败进行了案例分析,提出了利润四六分成和分步实施的渠道改造方案,突出了供应链合作与利益分配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