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妙de植物     
《科学大观园》2002,(11):33
右旋缠绕的牵牛花世间万物,各有其性。以植物而言,枝蔓茎干绝大多数都是直向生长的,而有一些植物却是盘旋生长的。如攀援植物五味子的藤蔓就是按顺时针方向左旋缠绕生长的。与此相反,盘旋在支架上的牵牛花的藤在旋转时,却一律按逆时针方向(右旋)盘旋而上。如果人为  相似文献   

2.
王凤产 《中国科技术语》2011,13(2):51-53,56
依据<本草纲目>这一巨著,主要从植物名称训诂、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描述及其生长环境等角度阐述李时珍对民族植物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依据《本草纲目》这一巨著,主要从植物名称训诂、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描述及其生长环境等角度阐述李时珍对民族植物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家石声汉教授在世时,在讲授“植物抗旱生理”时,曾提出:“根系”和“苗系”两个名词。他说,“根系”指植物生长的地下部分总称;“苗系”指植物的生长的地上部分总称。因此“shoot”译“苗系”较妥。他包括茎、枝、叶“shoot”称“苗?..  相似文献   

5.
最大的植物细胞自然界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植物,细草巨木,绿叶红花。它们的形态、结构、大小相差很远。可是,如果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我们即可发现,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相似文献   

6.
很少有人去思考,植物的枝干为什么往上长,根却往地下扎。我们知道,人很容易分辨方位,因为人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感觉系统,那么,植物怎么分清方向呢?植物也有感觉器官吗?目前,科学家希望借助空间科学,揭示植物的生长奥秘。  相似文献   

7.
植物根系可塑性发育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通过根系固着在土壤中生长,获取赖以生长的水分和养分,并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因而根系无论对植物基本的生长发育还是对植物响应外界环境都至关重要。根系发育的可塑性是指同一基因型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根系构型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其强弱决定了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根系发育的可塑性是作物根型改良和抗逆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根系可塑性发育的研究进展,并对根型改良在作物抗逆育种和营养高效育种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一、工程转化和农业应用开发措施 "新型植物生产调节剂S-诱抗素(脱落酸)工程转化和农业应用开发"被列入2001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项目.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S-诱抗素(脱落酸)是一种全新的、功能特殊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来源困难,用人工合成的外消旋体所做的试验与植物内源脱落酸的功能差异很大,人们对S-诱抗素的生理功能认识尚不够深入.针对这一特殊的情况,在其工程转化和农业应用开发时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16):57-57
植物激活蛋白(Activator Protein)是一类从多种病原真菌中分离的、具有蛋白激发子功能的新型蛋白质农药,可诱导多种植物产生系统抗性,促进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植物激活蛋白通过激活植物体内免疫系统和代谢调控系统,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促进植物根茎叶生长,从而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植物激活蛋白对靶标病原菌无直接杀死作用,因此不会引起病原生理小种产生抗性,对环境、人畜低毒安全、无残留。激活蛋白能显著诱导水稻、白菜、柑桔、烟草、辣椒、棉花等多种作物提高抗病和抗逆能力,生长期减少化学农药用药量达60%,大田示范推广中取得了良好的抗病增产效果,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7,(21):28-29
向高处生长最快的植物生长在我国云南、广西及东南亚一带的团花树,一年能长高3.5米。在第七届世界林业会议上,这种树被称为"奇迹树"。生长在中南美的轻木,要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球上的实验室比比皆是,为何要费大力气将20吨级的问天舱送到空间站去做实验?植物的种子,到了太空能萌发、生长、开花,进而产生种子吗?在空间站问天实验舱里,一项饶有趣味的植物生长实验正在进行。自7月28日实验单元安装完成、7月29日通过地面程序注入指令启动实验,一个月来,随舱发射的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微重力条件下都已萌发,目前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1999,(13):35-36
一、主要技术内容 植物生长化学调控技术是21世纪人类开发利用多种植物资源和高效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实现这一目的最主要产品.以往常用的调节剂产品其增效作用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农业生产的要求,还常常带有较多的副作用和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7,(13):28-29
世界珍稀植物——秃杉秃杉是世界稀有的珍贵树种,只生长在缅甸以及我国台湾、湖北、贵州和云南。为我国的一类保护植物。最早是1904年在台湾中部中央山脉乌松坑海拔2000米处被发现的。  相似文献   

14.
一株植物,除非有人移动,否则一辈子都在一个地方定居,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确实有一些能够“行走”的植物。生物学家们在美国东部和西部地区都发现了一种名叫苏醒树的植物。这种植物在水分充足的地方能够安心生长,非常茂盛。一旦干旱缺水时,它的树根就会从土中“抽”出来,卷成一个球体,一起风便把它吹走。只要吹到有水的地方,苏醒树就将卷曲的树根伸展并插入土中,开始新的生活。在南美洲秘鲁的沙漠地区,生长着另一种会“走”的植物——步行仙人掌。这种仙人掌的根是由一些带刺的嫩枝构成的,它能够靠着风的吹动,向前移动很大的一段路程…  相似文献   

15.
增加叶氮向光合机构分配的进化促进外来植物入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未生物入侵是全球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探索入侵机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生长和防御具有权衡关系,资源从防御向生长的再分配可能导致外来入侵植物竞争能力提高,但其内在机制并不清楚。氮分配的进化假说认为。在入侵地外未植物对天敌逃逸的进化响应是降低叶氮向防御系统分配,增加叶氮向光合机构分配,进而提高资源捕获能力和利用效率,促进入侵。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9,(17):70-71
越洋贸易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些原本只生长在某个地区的植物从此跨越万水干山,传播到遥远的异地。植物的传播看似波澜不惊,但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们不仅改变了数十亿人口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4):14-14
水孔蛋白是一种承担水分跨膜运输的功能性通道蛋白,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与细胞内的水分状况密切相关。在生长发育过程呈不同水孔蛋白在时空上的特异表达表明,它们参与了植物生理活动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8.
自杀树     
一种生长在印度西南部地区的植物,其果实带有剧毒,这种果实经常被用作自杀工具,因此,这种树又名“自杀树”。同时,该果实的剧毒也可作为一种谋杀利器,由于西方医学界对该植物了解甚少,它可以杀人于无形,很难辨别死者死因。  相似文献   

19.
耐盐植物分子育种是一项意义重大、有相当难度和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海南大学生物科学技术研究所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盐生植物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DNA作为基因供体,以番茄、茄子、辣椒、豇豆等作为模型植物(受体).导入外源DNA的后代在海滩上试种,用高于蔬菜作物生长极限盐度20~40倍的海水直接灌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6,(23):28-29
吸水能力最强的植物在沼泽地区或森林洼地,生长着一种苔藓植物,称为泥炭藓。它平时呈淡绿色,干燥时呈灰白色或黄白色,丛生成垫状。这种植物能吸收自身体重10-25倍的水分,比脱脂棉的吸水能力强1-1.5倍,真不愧是吸水能力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