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功的秘诀     
孙赟 《科学大观园》2012,(23):56-57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一些柴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秘诀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 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 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一些柴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由于柴准备充足,水不一会就烧开了.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魂不得志,便有向他推荐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入杯子,这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把杯子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见了。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该像水一样,…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7,(23):60
古代的时候,有一个智者,他的身边有一大群慕名向他拜师学艺的学生。一天凌晨,天还未亮,四周一片漆黑,智者问了他的学生一个问题:"你们谁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才可谓黑夜的结束、白天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当年,一位青年苦恼地对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每天不知疲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可结果是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地对他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好科学,也爱好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很感兴趣.我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全部用在这些爱好上了.”这时,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放大镜,把阳光聚集在一个点上,他对青年说:“试着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上帝来到人间。遇到一个智者,正在钻研人生的问题。上帝敲了敲门,走到智者的跟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探讨吗?”智者毕竟是智者,他虽然没有猜到面前这个老者就是上帝,但也能猜到绝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正要问上帝您是谁,上帝说:“我们只是探讨一些问题,完了我就走,没有必要说一些其他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9,(20):1-1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那个人心痛不已,并由此一病不起。在临终前,他无比懊悔地对家人说“若当时我不去计较那一个斑点,现在我的手里还会拥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呵。”  相似文献   

8.
完美的缺陷     
吉吉超市购进一批高档杯子,样式新颖,色调匀称,超市艾经理相信它们一定能成为一批抢手货。然而,奇怪的是,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虽然光顾那批杯子的顾客很多,但真正购买的却很少。看到这么漂亮的杯子,许多顾客先是一阵惊喜,但当拿到手仔细看过之后,均摇摇头,放下杯子走开了。艾经理百思不得其解,就去求教一位心理学家。心理学家拿起杯子,细细看过之后,便叫经理马上派人把这批杯子上的盖子全部取走,但杯子仍放在柜台上原价去售。“这批杯子,杯身设计新颖、做工精细,但它们的盖子却有一处缺陷,顾客们想买下杯子,却又总觉得买了吃亏。如今盖…  相似文献   

9.
为自己减刑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们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3,(17):57
一位美国教授招了4个研究生,他们分别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一天,教授给他们出了一道题:一只杯子里盛有非常贵重的液体,但杯壁上出现了一个漏洞。请问,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液体不流出来?俄罗斯学生说用激光枪进行焊补;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中最优美的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曾经说过:“经济学中最优美的理论是比较优势。”他之所以这么讲,是与他早年的一段经历有关。萨缪尔逊当学生时,一位哈佛的同学要他在所有社会科学原理中,指出一种既正确又重要的理论。萨缪尔逊这个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高才生,一下子竞被难住了,未能给出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此后30年中,这个问题一直薷绕在脑海中,直到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一年即1969年,才找到了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答案。萨缪尔逊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是在那些可以称作既正确又重要的社会科学原理中首屈一指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箴言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笑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学校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令学生们兴奋不已的事。有一位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们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是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去吻校外牧场里的一头猪。”  相似文献   

14.
一位青年即将大学毕业。数月前他看中了一种漂亮的跑车,知道父亲有能力给他买,就对父亲说他非常想在毕业时得到一辆那样的车。毕业临近,这位青年很希望看到父亲为他买车的迹象。但是,他失望了。  相似文献   

15.
星期天上午10时,我去某大学找学生小陈。一进宿舍门,嗬,8个学生还有6个在睡大觉!我在小陈屁股上拍了一下,他才爬了起来。他说昨晚他们玩到深夜,难怪要睡到日上三竿了。我问:不是要考试了吗?他说:到时拿60分没问题!原来是个60分主义者。我们在一间小店里边吃点心边聊。我说:你们对学习就是这个劲头?他反问我:60分和100分有什么区别?我的心不禁往下沉:一个大学生不看重这种区别,你叫他怎能认真读书呢!曾听小陈说过,他班里有个同学跑去开商店了,我问他情况怎样啦。小陈说,可惨了,店关门了,欠了一屁股债。我问他对这件事怎么看,他倒轻松,说:做一…  相似文献   

16.
王后的花朵     
在公元前250年,有一位埃及王子即将登基,不过根据法律,登基前必须先结婚。王子要找一个必须能让他完全信任的年轻女子做王后,所以他听从智者的建议,召见当地所有年轻女子,从中挑选。一位在宫廷服务多年的婢女听到消息,感到非常难,因为她的女儿偷偷对王子有好感。她回家后告诉女儿,知道女儿想去应试,她心里非常心。“女儿啊,你去了又有什么用?皇宫里最有钱、最漂亮小姐都会去。我知道你一定很痛苦。”女儿回答:“妈妈,我知道不会中选,不过可以趁这个会见到王子,就心满意足了。”女儿抵达皇宫时,现场的确佳丽云集,华服与…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余生太短,何必计较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  相似文献   

18.
他早就知道家里藏有价值连城的宝藏。大姨妈为了守住这笔价值连城的宝物终身未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大姨妈把他叫到床前,交给他一份遗嘱和一把钥匙.告诉他要好好保护她用一生的孤独换来的宝物。幼时失去父母后.大姨妈成了他唯一的寄托和依靠。20多岁的他在大姨妈闭上眼睛之前,使劲儿点头以示他的决心。  相似文献   

19.
幸福的方向     
一个老师给他的学生们讲了个故事: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  相似文献   

20.
家是什么     
曾在报上读过这么一个故事:在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这位富翁在洛杉矶有3处别墅,当警察说把他送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在我们这个世界,许多人都认为家是一处房子或一个家庭,然而,当你或你的亲人一旦从那儿搬走,一旦那儿失去了温馨的亲情,你还认为那儿是家吗?对名人和圣贤来说,那儿是故居,对一般的百姓来讲,只能说曾在那儿住过,那儿不是家了。家是什么?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故事,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