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锦7块东兴隆台油藏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的吞吐采油后期。该油藏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成功地提高了稠油薄层中的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井身结构设计研究获得突破由石油大学(华东)葛洪魁副教授的课题组与大港集团共同完成的国家“八五”重点攻关课题“大港低渗块状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的子课题“水平井井身结构设计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突破.这项研究包括水平井地层破裂压力、水平井...  相似文献   

3.
针对稠油、高凝油地层,开展了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研究,获得了水平井的防砂判据和生产过程中井眼稳定性判据,推出了砂岩油藏侧钻水平井完井方式选择的流程图,从室内实验入手测定了各种目数地层砂充填层的渗透率,导出了16种侧钻水平井完井方式的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研究了水平井产量动态分析方法及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完成了稠油、高凝油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软件,实现了软件商品化。  相似文献   

4.
径向水平井侧钻工艺的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现状,开展径向侧钻水平井技术的研究应用,详细论述了径向侧钻水平井钻井的工艺技术,使老井改造、加深、侧钻小井眼钻井技术及径向水平井等钻井完井配套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对低渗透油田开发剩余油气,提高采收率和综合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部油田由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油藏类型大部分为复杂断块油藏,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羊三木油田三断块Ngl油组是一个复杂断块稠油底水油藏,投入开发近30年,目前采出程度不足8%,开发效果一直较差。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搞清储层及剩余油在三维空间展布的基础上,提出三断块Ngl稠油底水油藏,采取钻水平井加密与钻直井加密相结合,并配合一定的油水井措施整体挖掘油藏潜力的井网调整策略。羊H1井的钻探成功,为下一步的调整、挖潜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对同类油藏的开发调整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多轮次蒸汽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亟需开发接替技术的难题,立足于春风油田埋藏浅、高孔高渗、地层平缓、温度低、储集层薄、地下原油黏度高、热采水平井整体开发的油藏条件,开展了水平井蒸汽驱先导试验.试验区动用地质储量102×104 t,部署注汽井5 口,对应21 口油井,注汽井、生产井均为水平井,井距100 m,排距140 m,水平段长度200m,注汽速度5 t/h,采注比1.2.钻打了3 口观察井,实时监控油层温度、压力.试验已历时19 个月,从单井日产油量、含水、阶段采出程度、地质储量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对比分析看,蒸汽驱见效明显.在考虑稠油递减规律的前提下,蒸汽驱比蒸汽吞吐产量增幅为48%.证实,薄浅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驱技术切实可行.试验过程中形成了"立足高温微汽窜采油"的开发理念和动态监控体系、水平井高温汽窜治理、水平井蒸汽吞吐引效、大斜度注采一体化泵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薄层特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秀菊 《甘肃科技》2009,25(9):26-27
针对冷家堡油田洼70块薄层特稠油油藏因油层薄、直井试采出砂严重造成储量无法动用这一难题,通过水平井注汽开发论证及试验,对洼70块薄油层特稠油藏利用水平井整体部署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形成了一套以水平井开发薄层油藏的油藏评价技术、储层预测技术、井身轨迹控制技术、完井技术、生产参数优化技术等先进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典型的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枣35断块为例,进行了枣35断块衰竭式开发、注水开发、蒸汽吞吐试验阶段的开发效果评价。枣35断块作为一个封闭性好的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经过不同热采开发方式优选、前期蒸汽吞吐先导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枣35断块适合采用面积式组合蒸汽吞吐方式开采。通过合理井网井距的论证,优选出最佳热采方案。  相似文献   

9.
稠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水平井开发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皇岛32-6油田西区NmⅡ1砂体为稠油底水油藏,经过5年多的定向井开发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首先通过生产动态和生产测井分析油层水淹规律,然后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搞清油层中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先导试验水平井,先导试验井产量高、无水采油期长,证明以上剩余油分布研究是正确的。最后提出水平井整体加密挖掘NmⅡ1砂体稠油底水油藏井间剩余油的开发调整策略。实际生产证明,NmⅡ1砂体水平井开发调整是成功的,为同类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了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10.
深层分支水平井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十年来,随着油气井钻井技术的不断进步,定向井、水平井技术已经逐步显示出它们的技术优势,并成熟应用于油气井的开发.分支井作为20世纪初提出的又一复杂形状井型,是水平井、侧钻井技术的集成和发展,是继水平井之后又一项钻井新技术,它适用于各种油气藏,不同分支井可以分别开采相同或不同的油层,能够有效地提高采收率和采油速度,同时可以大大降低采油成本,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深层分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在吉林油田长深D平-井中的现场应用情况.长深D平一井的成功实施为长深井区下部深层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指导松辽盆地深层分支水平井钻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阿曼Daleel油田是低渗碳酸盐油藏.在衰竭式开发之后.选择用水平井注水技术来实现其二次开发.作为一种高效的油气田开采技术.水平井注水技术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有可极大的改善作用.虽然水平井注水较直井注水具有上述的优势.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先导注水试验表明,水平井注水能增大注入量,降低油井气油比.降低注入压力.增大了产油量,与配套水平产油井生产效果良好.精确地质导向技术确保水平钻井的成功,最大限度地确保钻井的成功率.阿曼相邻油田有利用裸眼井分支井和水平井进行注水开发取得成功的经验,油田采用裸眼完井方法进行注水开采完井.考虑油田的气举规模.注水开发后用电泵采油更合适.规模应用水平井注水及其相关配套技术在阿曼Daleel油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平井井壁稳定试验研究”取得新进展由石油大学(华东)程远方副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与大港石油管理局共同承担的“水平井井壁稳定的试验研究”项目,经国家鉴定达到九十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研究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大港油田水平井配套钻井技术研究”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气顶砂岩普通稠油油藏具有油稠、储层疏松的特点,复杂油气水关系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通过分析乐安油田草31断块气顶砂岩普通稠油油藏地质背景和三角洲沉积特点,将Es3H一两个小层作为一套层系开发。结合草31断块单井试采生产情况,总结了油区和气顶变化规律,研究了沙三段储集层的开发井网分布特点和井距,论述了注水开发的可能性。开发实践表明,应用多种防砂配套技术和螺杆泵携砂冷采工艺,控制单井合理产油量和合理采油速度,将获得较高的一次采收率,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石油大学 (华东 )科研经费达到 75 0 0万元 ,比 2 0 0 1年增加 80 0多万元 ,实现连续七年保持年均5 0 0多万元的高增长速度。 2 0 0 2年获得国家“86 3”资助项目 6项 ,其中独立承担 3项 ,以本校为主参加 3项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6项 ;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3项 ,其中以本校为主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一级课题 4项 ;承担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共 2 4 5项 ,其中百万元以上重大项目 2 6项 ,超千万元重大项目 3项。两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即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和高压水射流径向水平井钻井技术 ,都通过工业化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薄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技术。方法针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薄层疏松稠油油藏埋深浅、油层薄、岩性疏松、原油黏度高等地质特征,运用水平井技术增大井眼与油藏的接触面积,减小渗流阻力;采取绕丝筛管完井方式,由先前产后被动防砂为完井主动防砂,储层不受固井水泥浆污染,提高完善程度;采用泡沫酸化技术避免酸液大量进入高渗部位,引起地层坍塌,达到改善低渗储层渗流条件;引用螺杆泵采油技术解决地下原油举升过程中的砂卡问题;添加合适的降黏剂,促使油包水乳化液转化为水包油乳化液,使原油与管壁的摩擦变成水与管壁的摩擦,降低流动阻力。结果运用水平井开发技术配套,从水平井设计、完井方式、酸化解堵、举升工艺及降黏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改进,成功实现华港—北汉庄区块垛一段稠油藏的有效开发,在采油速度达2.1%的稳定开发的状况下,含水上升率仅为0.41%,形成了一套适应此类油藏开发技术系列,并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结论水平井开发薄层疏松稠油油藏,适应性好,较普通直井、定向井具显著优势,是开发难动用薄层稠油油藏的有效方法。通过北汉庄—华港区块的成功应用,可带动溱潼凹陷斜坡带的滚动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尼日尔Agadem复杂地貌沙漠油田因钻机搬迁及材料运输困难、地层复杂,导致钻井效率低,钻井成本高的问题,保障油田效益开发。基于复杂沙漠地貌及条带状油藏分布特点,提出了应用小规模"工厂化"(3~5口井)钻井工艺,通过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优化丛式井规模、井场位置、井口布置、井眼轨迹及井身结构设计,优化钻井液体系及重复利用,优化PDC+螺杆一趟钻及固井质量保障技术,钻机设备改造及优化平移工序,提高工厂化钻井效率及固井质量。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形成的小规模"工厂化"钻井模式及配套技术,可有效提高复杂断块沙漠油田钻井效率,大幅降低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17.
渤中34-1N钻井帽始建于2009年,计划在渤中34-1N油田利用其与非悬臂式钻井船(渤海5号)在导管架上方进行钻完井作业。但在钻井帽建造后期,悬臂式钻井船的紧张局面得到缓解,钻井帽被放置于建造场地4年。鉴于锦州9-3油田综合调整项目新建1座四腿井口平台,初步考虑利用钻井帽在锦州9-3油田井口平台的导管架上进行钻完井作业。因此,需要对钻井帽进行适应性改造。  相似文献   

18.
评价侧钻井对油层的伤害研究是油田需要解决的一项课题.从渗流流态讲,侧钻井是水平井渗流的一种近似,因此不能沿用裸眼井复合油藏试井模型.笔者从侧钻井完井方法入手,建立侧钻井对砂岩储层伤害的不稳定渗流数学物理模型,采用比差分法和有限元法更节时、省力的边界元数值方法求解.然后合理组合相关参数团、绘制标准图版,从而计算出侧钻井引起的表皮系数和污染半径评价大修侧钻井对储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港油田南部油区大多为复杂断块、多层系、稠油油藏,断块面积小且平面、层间、层内非均质性较强,目前大多进入高含水阶段,水驱效果逐渐变差的实际问题。通过采用井下人工地震技术,利用地震波产生的超声波,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原油流动能力,在南部地区的王官屯油田和枣园油田的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对改善高含水阶段的水驱效果,降低含水上升速度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4口井、6次试验,累积增油8499t ,投入产出比为1∶9.3,井下人工地震驱油技术为改善复杂断块稠油高含水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具有作用范围大,对油藏伤害小,投入产出比低等优点,是一项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采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由石油大学 (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姜汉桥教授和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杨少春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五”综合科研项目“渤海稠油油田少井高产开发可行性研究” ,4月 17日在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通过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组织的专家验收鉴定。该项目通过对常规稠油油田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与分析 ,论证了沉积相与储量丰度分布的关系 ,揭示了优质储量分布与沉积相模式的关系 ;总结和研究了不同地质模式的常规稠油油田的开发模式、储量动用规律和开发方案调整 ,揭示了这类油田主力层储量有效动用及接替和均衡动用规律 ,并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