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随着团队研究的深入,团队成员工作价值观的差异备受重视。团队成员工作价值观差异化的管理成效直接影响到团队工作绩效的高低,然而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正确把握团队成员工作价值观的差异性存在较大的困难。基于此,本文利用粤西地区24个软件研发团队200名成员样本,选择了以团队成员个人属性特征为载体,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基于个人属性特征的团队成员工作价值观的差异化表现。研究证实,由于性别、年龄、职务和学历等个人属性特征的差异,团队成员工作价值观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启人 《系统工程》2003,21(6):1-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二字。建设要全面规划;社会要全面小康。按系统科学原理,一项系统工程的精髓首先也就在于全面,在于综合。利周鸟瞰全局、循序渐进、动态优化、信息开拓、价值品评和环境适应等系统工程的时空现和价值观来考虑这一划时代的战略部署,足以让我们从更高境界、更广视野去揭示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以及去探查为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达到这一宏伟目标应有的兼权熟计,避短扬长。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论角度看高校课程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亚琴 《系统科学学报》2002,10(3):92-93,96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人才培养的保证,任何教育目的的制定、培养模式的选择、教改方案的实施,最终都要通过课程来实现。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高校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决定了素质教育系统工的整体管理。整体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政策制度等管理方式将系统内不同内容和结构的要协调起来,达到整体效果优化。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对教育外部环境和教育内部实行整体管理,特别对教育内部,即学校内部实行整体管理,将学校教育的各种要素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协调起来,实现教育效果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5.
决策支持系统的效能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大琳 《系统工程》1995,13(2):56-59
决策支持系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应用开发以及系统软件的研制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DSS的定义对DSS的评价等一些基本问题上仍存在着一些模糊性、不确定性,当然这也是DSS不断发展的标志。本文运用工效学的观点提出决策支持系统的三要概念;并根据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现代科技发展、深入分析了现代人的决策支持系统效能观,结合工效学的综合效能观,提出“高有效性、经济、工作满足感”的决策支持系  相似文献   

6.
汪象华 《系统工程》2006,24(5):66-71
构建一个综合研究模型,具体研究了激励需求、工作任务特性、文化价值观对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并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武警部队基层干部激励需求、工作任务特性、文化价值观对激励效果包括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会产生影响,这进一步丰富了非营利性组织激励理论研究,并为武警部队制定有效的基层干部激励政策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生态危机的系统辩证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生态危机的哲学批判,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遵循自然规律,运用辩证思维和确立生态价值观,以期增强人们生态意识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以“买方信任”为切入点,对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前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同时验证了信任对合约修改弹性的影响. 通过对145份来自生产型企业的买方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声誉、专用资产投资、沟通质量认知、共同的价值观、 人际信任以及制度环境均对买方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买方信任与合约修改弹性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增进信任水平来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政府部门需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考虑到各前因要素的影响效果不同,供应链管理者要理性决策,切忌盲目投入.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际知名科研团体的罗马俱乐部,从系统哲学和科学的角度对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结合罗马俱乐部的主要研究成果,探讨了马罗俱乐部在世界观、方法论、社会发展观、价值观等方面蕴涵的系统思想。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在社会群体中进行有效内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依托系统思维,在寻找动力源泉、加大调节力度、推行渗透方式、探究实践途径、打造承载平台等方面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将有效推动内化的效果和深度,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促进多民族地区的企业发展必须坚持以系统思维方式为指导。要系统坚持系统开放性原则,把多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置于开放性视域,不断吸取企业外部环境的积极因素、以增强多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的活力与生机;要坚持系统主体性原则,形成具有自身民族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人才资源、构建多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主体力量;要坚持系统整体协调性原则,统筹兼顾多民族地区各企业发展关系、以促进多民族地区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要坚持系统复杂性原则,保护和开发多民族地区丰富多样的经济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企业升级与转型,以促进多民族地区多种企业形式多样性和谐发展;要坚持系统有序调控性原则,加强政府驾驭经济活动的执政能力建设,对多民族地区企业进行积极引导、全力服务、以促进其企业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思维是当代系统辩证法在思维领域的表征,而国际金融危机是金融理性系统思维的缺位或者破缺的直接显现,要尽快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对金融投资主体的理性精神进行重构,必须对金融的预期理性、价值理性和整体理性进行有机统一的整合与构建。  相似文献   

13.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中的中心概念,认为范式是一个不确定的系统;研究纲领是一个具有刚性结构的系统;信息域是一个信息项整合的系统;研究传统是一个边界确定的系统。这几个中心概念都具有系统思维方式,都试图用之解释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创新活动的核心问题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对象为一个系统存在物 ,需要人们有一种系统的全方位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创新中的作用 ,实现“哲学创新” ,就必须“创新哲学” ,推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系统整合。  相似文献   

15.
从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出发,探讨科学系统的思维方式:一、探讨系统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系统科学是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理论体系;但必须重视系统科学的广泛而具体的应用,在应用中认识系统思维的重要价值和重要作用;二、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质和特性,(一)整体性,从系统外在具有的整体属性、内在结构的功能分析结果找到可持续发展客体的相互联系等方面的整体结合方式和运作。(二)持续性,具体论述了持续发展不仅重视速度和增加数量,更要重视追求和改善质量、提高效益、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可持续发展重在系统的持续性和连续性。(三)关联性,可持续发展巨系统中的每一复合系统、系统、子系统,构成系统的每一要素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周围的某些事物有着一定的联系,相互关联。(四)复杂性,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某一现象,必须解剖、分析其个性,认识个性间、个性与共性的互动关联、复杂事物交叉集合的整体性。三、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思维模式的总概括和具体说明:(一)系统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属性。(二)纵横交错综合思考,设计纵向发展的目标时,必须运用横向思维方法。(三)综合...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观:超越中心思维模式的系统和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思维方式具有内在缺陷和悖论性,缘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蒙蔽。应时而生的可持续发展观体现着现时代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超越了以人为中心或以自然为中心的两种中心思维方式的认知话语,表明了对人与自然相互制约和共生性存在的深刻把握,体现了系统思维方式下对生态和谐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而是涉及到技术创新模式、消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变革的一场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低碳技术是必要手段、倡导低碳消费文化是关键环节、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是根本保证。只有对诸方面统筹把握、系统思考,才有可能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谈系统思维方法在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高校人才引进工作对于提高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根据系统哲学和系统科学原理,分析当前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系统思维方法、途径和手段,为高校人才引进工作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过程需要一种系统模式思维,系统模式创新正在经历着新思维的革命。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研究的成果可归纳为五种,未来技术创新系统模式必然走向技术与制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系统的辩证的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而现代生态自然观的践行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当前,面临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论的层面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可实施的良策。本文以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根基,试图用系统思维方式探究走出生态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