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开发区与城市在空间上的协调发展: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城市功能的角度来看,开发区是城市的延伸和提高;从地域空间来看,开发共则是对城市的扩大和再开发.本文以陕西省为例.从实证的角度对开发区在城市的选址、规模和用地构成、开发时序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并就开发区与城市在空间上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不少地方的开发区等新城市地区正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区位,成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地区.发展较好的开发区逐渐具备了城市新区的功能,被纳入城市范围,成为城市新区来源的重要形式.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已成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和契机.探讨城市新区的建设布局对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国内外城市开发区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国内城市开发区研究主要集中于开发区时空特征研究、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开发区效应研究、开发区与城市关系研究、开发区评价研究、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开发区管理体制研究.国外城市开发区研究侧重于企业、产业、技术扩散等微观层面上,如科学园研究集中于科学园与大学关系、科学园内外部企业比较分析、科学园关系研究、科学园企业及产业研究等.最后比较了国内外城市开发区研究的差异,并对我国城市开发区研究的未来趋势和重点领域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来珠江三角洲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变化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城市的迅速扩张以及大量开发区的出现.以珠江三角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东莞为例,探讨了1998~2003年间其经济发展与开发区增加的关系,并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和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开发区面积在东部和南部地区明显增大,表明了开发区面积的增加与该阶段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除此以外,研究还表明人口增加、高速公路建设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开发区事业的不断壮大,开发区已成为近20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以兰州等典型河谷型城市为例,说明开发区对河谷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初主要体现在城市内部空间的重构。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开发区开始作为城市空间扩张的主体,在城市对外扩张和功能更新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开发区主导下的特大河谷型城市的空间增长具有强烈地向河谷两边山体,甚至跳出河谷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开发区作为带动我国各地区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当前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而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又直接影响开发区本身的发展,因此评价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为例,通过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目标值法及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理想值等评价方法,得出土地集约度分值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开发区集约用地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观尺度观测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对于深入理解城市地域空间增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地理国情普查高清遥感数据,借助GIS等手段,从微观视角对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2005-2013年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开发区土地开发活跃,耕地减少明显,道路、构筑物、房屋建筑用地年均增长速度突出,人工堆掘地、草地、耕地等类型土地的空间变化较为剧烈,而从土地空间扩展来看,2009-2011年间表现出强烈的空间推进特征,土地开发堆掘过程明显;2开发区建设用地空间微观形态日趋规整,但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剧,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性不断提升;3开发区土地空间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建设与开发的空间转换过程,土地空间体系进程以"退一进二"为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土地空间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开发区土地利用受产业发展和规划控制的影响显著,房屋建设空间扩展和生态类型地块空间变化表现突出,存在土地开发与土地建设失衡的问题,未来需要减少开发地块的闲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强调其对于整个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城市化使城市体系(urban system)的动态和特征产生了巨大变化,在城市内部、城市的边缘区、城市与城镇之间,城市化的进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城中村改造、开发区引领、城镇化建设,对于首位城市的经济、社会、功能等不同空间维度的构建与优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发区是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在其逐渐发展并与母体城市相连的过程中,传统的向心性城市空间结构逐步向低密度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大量的农业及生态保护用地被侵占,开发可持续性受到威胁.而目前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等规划是各自为营,要将经济、生态、环境综合考虑是实现城市和谐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基础上,提出综合采用生态功能控制性分区理念和经济发展适宜性思想,构建以生态为主导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织从而更全面地进行城市规划.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城市生态功能控制性区划和经济发展适宜性分区,并采用空间叠置方法确定了九龙坡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区.将九龙坡城市空间功能区划分为禁止、限制、优先和重点开发区4种类型,其面积分别占全区域土地面积的15.54%、24.14%、12.95%和47.37%.研究对目前城市空间规划和生态规划等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扩展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开发区对中国城市影响贡献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论证开发区发展对中国有关66个城市的影响贡献程度。方法以5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总影响度(包括经济规模、空间规模、经济外向度、经济增长力和财税回馈5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排序。结果开发区建设对所在城市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会和大城市,在中西部地区相对影响较小,而在个别区位优越的中小城市,影响也颇显著。结论开发区建设已成为所在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特别是开发区这样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区域,对现代服务业的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强度推进,迫切需要一个更好的环境、更佳的体制来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中介咨询服务、技术市场等以企业生产经营为服务领域的新型服务业.既是一个完善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探讨的经济发展环境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抗得起风险的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因而也就成了开发区下一阶段必需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自然环境的限制、开发区的建设、房地产业的发展、人口的大量聚集、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等促成了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通过对贵阳市城市扩展的特点及扩展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精明增长的理论观点,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龙丽珍  邱阳 《科技信息》2007,(27):194-194
对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空间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解析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空间发展目标,总结出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空间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措施,将为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的发展规划与设施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安蔚军  于书伦 《河南科学》2014,(6):1108-1114
开发区作为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至关重要.选择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效益3项评价因素共计13项评价指标,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在此基础上对高新区今后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烟台市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城市景观格局正在持续不断变化.揭示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对指导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烟台市的芝罘区、开发区、莱山区和福山区的景观特征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RS)技术获取不同时段的景观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C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各种景观空间定量分析模型分析和模拟烟台市景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主体功能区理念为指导,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以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鄱阳湖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6,(12):2063-2067
形成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区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特征的绿色发展关键之一.以濮阳市为研究对象,划分濮阳市主体功能区,分别提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和国土开发要求;构建"一核二轴四级"为特征的市域城镇化格局,明确各空间单元发展方向;提出了蓄滞洪区优质粮食生产区、沿黄有机水稻生产区、黄河故道优质果蔬生产区、沿黄绿色奶牛养殖带、沿国道106生态观光农业带组成的"三区两带"为特征的农业发展格局,明确农业发展空间各单元发展策略;提出了平原土壤沙化控制农业生态区、濮范台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沿黄生态走廊、沿金堤河生态走廊组成的"两区两带"生态空间格局,明确了生态空间各单元的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开发区-产业-企业”协同集聚研究框架,集成吉林省各类开发区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产业集聚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吉林省开发区的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阐明了开发区内产业集聚的特征,剖析了企业规模集中度和空间异质性,研判了开发区、产业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协同集聚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吉林省开发区的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吉林省开发区表现为区域分布上的差异性、等级数量的不均衡性、类型分布的多样性等特征;吉林省高附加值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开发区内产业的核心类型,通化和白山两地开发区产业结构高级度最高,省内各类产业的空间关联性普遍较强;各类产业整体上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分布格局,存在产业同质化的风险;“开发区-产业-企业”协同集聚特征较为明显,现有开发区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为“传统突破型、前沿创新型和对外开放型”3种类型,以及“综合化园区、专精化园区和同质化园区”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正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合肥市城区东北部,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2016年6月14日,获省政府批复,正式更名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评价方法,以安徽省86个开发区为例,研究了不同区域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参照土地利用相对集约度综合考虑配置土地,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整体上,皖南地区开发区的比较优势高于皖中地区,皖北开发区的比较优势度最低;而区域内部皖南地区的沿江城市带及皖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开发区土地利用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根据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度计算结果,对开发区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对比较优势度较高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增设相应的开发区;撤销比较优势度较低地区的开发区,恢复其农业生产,以实现耕地保护与开发区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