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司南为北斗给出支持性重要考证。笔者认为司南的引申用法来源于北斗,并对司南为磁勺说提出进一步质疑。另外对指南针发明年代提出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不同意司南释为“北斗”或“官职”,对此说提出简要质疑。  相似文献   

3.
1945年王振铎提出司南复原方案,并制作"磁石勺"司南,其他研究者一直未能重复实现此方案,导致对唐以前是否可能发明磁性指向器存在长期争议。磁石是古人对具有显著天然剩余磁性的矿石的统称,其磁性较强者有磁铁矿、磁赤铁矿与磁黄铁矿等。采集到与古文献记载磁性相近的磁石,制成了具有良好指极性的磁石勺。通过新研制的"磁矩测量装置",发现按古代工艺切割、摩擦等造成的退磁非常轻微;加工后形状变化导致磁化强度略有降低,数十天后恢复稳定。古地磁学研究表明,两千多年来以洛阳、天水、北京为代表的中原、关中和华北地区地磁水平方向分量呈显著M形变化,先秦至唐中期正处于高峰期,此期间磁石勺指向性显著提升。实验显示磁石水浮法、悬吊法及"铜勺盛放磁石"等有一定可行性,但缺点明显;"铁勺盛放磁石"、"钢勺磁化"可行性差。古文献中"司南"、"针"词频变化与地磁场水平分量的演变高度对应。磁石指向器的制作方法决定其不易辨别地磁偏角,不能以未发现地磁偏角否定天然磁石指向器的发明。唐以前发明磁石指向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磁石勺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东汉王充的《论衡》说:"司南之酌,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以往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观点认为司南是放在青铜地盘上的磁石勺。然而,作者首次发现,古代司南是以磁针为主体、小葫芦瓢为载体的水浮指南针。中国最早的水浮指南针——"瓢针司南酌"至迟在公元前3世纪已经发明。作者亦制成了"瓢针司南酌"复原模型,并成功通过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5.
"司南到底是什么"是科技史的一个重大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我国古文献中的"司南"是磁性指南器,但是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全面详细的分析有关"司南"或"指南"的古文献,并对最近发表的有关司南文章的评论,认为中国古文献中的"司南""指南"二词其实是北斗,指南车,或标准、准则等抽象名词."司南"词语的最初来源应该是北斗.迄...  相似文献   

6.
王振铎构拟的勺形司南受到一些人的否定,但否定者对原始文献的解读问题更多,难以成立。尽管我们今天还未能用天然磁石复制出可以指南的勺形司南,但不能因此而轻易否定勺形司南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可能性,毕竟《论衡》的那几句话最合理的解读就是"天性"指南的勺形司南。纵观世界古代文化,难解之谜比比皆是,若因今天难以复制就加以否定,显然不符合科学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吴鲁衡罗经老店长期秘密用磁性极强的"天然磁陨石"磁化钢针制作优质罗盘,说明罗盘磁针并非一定直接用天然磁石加工制作而成。笔者关注到这一发现,以其作为古法复原司南的重要事实依据。用普通钢经传统打铁方法制作了6个汤勺,再用传统工艺打磨其勺子底部,用强磁铁及普通碲形磁铁分别对其进行磁化实验。发现用碲形磁铁就能使钢勺饱和磁化,普通钢饱和磁化后剩磁Br与天然磁石饱和磁化后的剩磁相差不大。由于普通钢打制的勺子较薄重量轻、勺体长度大小接近普通汤勺,转动力矩变大,对饱和磁化的钢勺进行定向实验发现能有效指南。这为"天然磁陨石"磁化钢勺实证复原古代司南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指南针史的重要标志——8世纪僧一行观测磁偏角已获确认,本文以此为新的立足点,进一步探索司南酌、盘针和指南鱼等问题.磁针指南的发现早于磁石指南.司南酌的磁针最初得自"磁石引针",后来革新为"以磁石磨针锋",方家的师承家法和朝廷的禁令使其长期秘而不宣.沈括的《梦溪笔谈》之前,北宋堪舆家廖瑀已明文记载"以磁石磨针锋".唐代磁...  相似文献   

9.
“司南”的诞生1952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金属物理研究的钱临照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中科院院长郭沫若要去访苏,需要带一件象征中华文明的礼物送给苏联。礼物确定为仿制一套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司南”。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科技史界不少人认为汉代王充《论衡》中"司南之杓"是磁性指向仪。近年来,孙机先生据宋残本《论衡》中"司南之杓"的"杓"字写为"酌",从而训诂"司南"为指南车,并对前者观点加以抨击。文章指出宋残本《论衡》中"酌"为错字,孙机的训诂不成立。"司南"为磁性指向仪之说未为撼动。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古代"夏造冰"是否成功之商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关于中国古代"夏造冰"的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洪震寰先生的工作对有关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论证并不充分.李志超先生与赵虹君先生的相关研究与实验曾一度令人感觉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再次深入分析,却得到了与李、赵完全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天地相对尺度的认识上,中国古人传统上认为地的大小可以与天相比拟.但东汉王充通过对在不同地点观察太阳出没时的大小及北极星方位的变化情况的分析,却明确提出了"地小居狭"的主张.王充的论证方法与托勒密是相通的,而思想根源则与其重视量的概念的思想方法有关,但他的观点长期被人们所忽略,未能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黄兴涛教授发现严复手批《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原稿本的过程,并从现代术语学的角度,对严复当年的术语审定工作做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术语》2014,16(2):50-54
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黄兴涛教授发现严复手批《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原稿本的过程,并从现代术语学的角度,对严复当年的术语审定工作做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由建构与算理看戴震的《勾股割圜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震对中算的贡献,一向被认为只局限于算书的整理上,如校《九章算术》、恢复《算经十书》,等等。他的数学成就,常被批评为无足轻重。文章从学术建构的角度,来分析戴震的《勾股割圜记》,认为戴震著书的目的是希望由中算固有的性质中,创造出一个具文化传承且能与西方三角学匹敌的勾股割圆术。由此观点,戴书中许多被诟病之处,可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在研究戴震算学的文献中,很少谈到戴震对算理的强调。文章的另一目的是讨论算理在《勾股割圜记》中的重要性。戴震宣称割圜之法尽于勾股互权(相似直角三角形三边互求)。而在其书中勾股术的推导过程,除了图式,戴更明确地列出相似勾股形的对应边。无论是平面或是球面,戴的确是用该性质推导出所有的勾股术。  相似文献   

16.
张奠宙、王善平著《陈省身传》是迄今最为全面地介绍陈省身生平事迹与学术活动的一部重要著作。这篇补正考察了1946年至1948年间陈省身与清华大学之间的关系、活动及其在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计划和对邀请外尔访华所做的努力等该书语焉不详或并未提及的史事,并匡正书中的几处舛错。陈省身1946年由美国回国后虽选择到中央研究院工作,但仍为清华大学做出一定的贡献。陈省身作为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实际负责人竭力推动该所的发展.但他的工作计划并耒完全实施。  相似文献   

17.
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和经济学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拉卡托斯对波普尔思想和库恩思想的“有效”综合使其成为对经济学家有吸引力的人物。他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经济学中得到最多关注的两个方法论特征是特定研究纲领的结构和评价。把拉卡托斯的方法论作为评价各种经济学研究纲领的工具,面临许多分歧和国境,但它确实有助于理解经济学或特定经济理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从汉语术语"城市病"的定义出发,探讨目前国内对该词的种种英译,指出其中的不当之处,并归纳总结出该词的正确译法.  相似文献   

19.
对西学东渐兴起之前中国的典籍中是否已出现了“科学”这一术语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汉语大词典》“科学”词条中的,以及个别学者著文指出的有关南宋陈亮已在文章中使用过“科单”一词之说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20.
对西学东渐兴起之前中国的典籍中是否已出现了"科学"这一术语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汉语大词典》"科学"词条中的,以及个别学者著文指出的有关南宋陈亮已在文章中使用过"科學"一词之说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