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由介体白背飞虱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但有关病毒在介体内高效增殖的机制仍不明确.RNA干扰(RNAi)是昆虫保守的抗病毒免疫途径.为了探索SRBSDV在介体白背飞虱体内的持久增殖是否受到RNAi抗病毒免疫途径的调控,本研究采用小分子RNA深度测序发现SRBSDV侵染白背飞虱培养细胞后诱导产生病毒来源的主要长度为21和22 nt的小分子RNA,暗示病毒侵染可激活RNAi反应.在白背飞虱及其培养细胞中通过dsR NA处理干扰RNAi途径中的关键组分Dicer2和Argonaute2基因表达后,SRBSDV的侵染率和积累量显著提高,带毒昆虫的存活率下降、寿命减短.因此,RNAi途径具有调控SRBSDV在介体白背飞虱体内的持久侵染、控制植物病毒在介体昆虫内过度积累从而避免病毒对昆虫造成不利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促前胸腺激素的表达模式与发育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成林  徐卫华 《科学通报》2007,52(11):1269-1273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分别对滞育和非滞育类型的棉铃虫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icotropic hormone, PTTH)的合成与分泌模式进行了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 定位在棉铃虫脑前背侧的两对PTTH神经分泌细胞在滞育和非滞育六龄幼虫末期有相似的阳性反应细胞; 在蛹期阶段, 滞育和非滞育类型个体在化蛹后4 d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同.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定了从六龄幼虫到蛹末期血淋巴中的PTTH滴度变化, 滞育和非滞育类型的变化趋势在幼虫阶段相似, 蛹期则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提示PTTH的表达对调节棉铃虫蛹滞育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宗娜  王琛柱 《科学通报》2004,49(14):1380-1385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是棉铃虫Helicovepa armigera (Hübner)、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 (Guenėe)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Lepidoptera, Noctuidae)的共同寄主. 用HPLC测定烟草叶片烟碱含量, 比较了3种昆虫取食以及机械损伤模拟取食对烟草诱导防御反应的差异. 结果表明, 棉铃虫、烟青虫取食以及机械损伤后用它们的下唇腺提取液处理烟草叶片, 都能够抑制损伤对烟草烟碱的诱导; 在烟草叶片的机械损伤部位涂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葡萄糖氧化酶也能够抑制损伤对烟草烟碱的诱导. 相反, 斜纹夜蛾取食或机械损伤后用该幼虫下唇腺提取液处理烟草叶片, 都能够促进损伤对烟草烟碱的诱导; 而加热变性后的斜纹夜蛾下唇腺提取液同样能够促进机械损伤对烟草烟碱的诱导. 由此可见, 昆虫下唇腺中的物质对烟草烟碱的诱导反应有着重要作用. 进一步检测发现, 棉铃虫和烟青虫下唇腺中都存在葡萄糖氧化酶活性, 且棉铃虫下唇腺中该酶的活性显著高于烟青虫的, 而在斜纹夜蛾下唇腺提取液中没有检测到该酶活性; 葡萄糖氧化酶在棉铃虫中主要存在于下唇腺, 其最适pH为7.0, D-葡萄糖是它的最适底物; 在幼虫发育期内, 棉铃虫下唇腺中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是动态变化的, 在每一龄期幼虫取食最活跃的时期该酶的活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4.
螟卵啮小蜂产卵行为利它素的分离和化学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家纬 《科学通报》1981,26(18):1132-1132
影响寄生昆虫寻找寄主和接受寄主的利它素kairomone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迄今为止,已鉴定出近十种这类利它素的化学结构,其中大多属幼虫和蛹寄生昆虫的利它素,在卵寄生蜂方面,除了多食性的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寻找寄主的利它素鉴定为廿三烷外,其它卵寄生蜂利它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
李敏棠 《科学通报》1981,26(22):1391-1391
昆虫核多角体病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NPV)是能引起宿主昆虫死亡的DNA病毒。家蚕NPV为家蚕脓病的病原体。关于家蚕NPV-DNA的抽提及其某些物理化学特性和感染性,已有一些报道。  相似文献   

6.
毛颖波  陈晓亚 《自然杂志》2007,29(6):I0004-I0004
棉毒素(棉酚)是广泛存在于棉花中的植物次生代谢化合物,它在植物对外界的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对大多数包括植食性昆虫在内的生物体具有普遍毒性。然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却能以棉花为食完成生活史,这说明棉铃虫对棉酚存在一定的耐受性。我们以棉花和棉铃虫为研究对象,分离了棉铃虫参与棉毒素解毒的P450基因(CYP6AE14)。CYP6AE14在棉铃虫肠中高表达,能专一地被棉酚诱导。当食物中存在棉酚的情况下,GIP的表达水平与棉铃虫的生长呈正相关。经过生物技术改造,获得了含CYP6AE14相应序列的dsRNA转基因植物。当棉铃虫进食这种转基因植物后,棉铃虫P450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对棉酚的耐受性大大减弱,用棉花叶片喂食时这些棉铃虫时,  相似文献   

7.
粘虫痘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痘病毒是近十多年来才发现的一群昆虫病毒,1963年首先由霍平(Hurpin)和伐戈(Vago)报道。目前已从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直翅目约39种昆虫中发现痘病毒,但是在粘虫中还未见报道.1981年7月我们首次从严重危害小麦的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的自然病死虫中分离到一株痘病毒,兹将初步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
用ELISA方法检测了Bt (Bacillus thuringiensis)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Gossypium hirsutum)中的表达量以及在非靶标害虫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体内和粪便中的存留, 利用Bt蛋白敏感的初孵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 检测了摄食转基因抗虫棉后的甜菜夜蛾体内及其粪便中Bt蛋白的杀虫活性. 结果表明, 不同发育阶段上转基因抗虫棉功能叶中Bt蛋白表达差异较大, 同一生长期相同部位不同植株功能叶中Bt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与转基因棉花叶片中Bt蛋白的浓度相比, 尽管甜菜夜蛾体内及其粪便中的Bt蛋白的浓度降低了97.5%~99%, 但对初孵棉铃虫幼虫仍然有致死活性. 研究表明, 二级营养级水平上残留的Bt蛋白具有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9.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曾是水稻最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南方一些省区危害率又有上升趋势.本文报告人工饲养的三化螟幼虫体内单加氧酶系(又称多功能氧化酶系)的终端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及其光谱特性.该酶系的存在情况与多种昆虫抗药性及交互抗性直接有关.实验所用三化螟采自广西来宾,在实验室内用人工饲料连续饲养已达三个世代.实验采用3~4龄幼虫134头,经表面清洁后去头冷冻匀浆,然后用差速离心法制备微粒体,以  相似文献   

10.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益民 《科学通报》1985,30(24):1918-1918
茶尺蠖(Ecotropis Obliqua)是我国苏浙皖地区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otropis Obliqu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EONPV)赵烨烽等人于1977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国外亦未见对该毒株的报道。后经朱国凯等人鉴定为杆状病毒粒子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几年来防治效果良好,为了更广泛地应用该病毒于大田防治茶尺蠖幼虫,必需深入地研究其病毒的性质,现将EONPV形态结构的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倍半萜酯——苦皮藤酯1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亮 《科学通报》1990,35(15):1156-1156
研究自然生态系中的昆虫拒食成分,不仅为揭示昆虫和植物间的生物化学关系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也为创制昆虫拒食剂新农药提供天然模板。杀虫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的果油对蔬菜害虫黄守瓜成虫(Aulacophora femoralis),菜青虫幼虫(Pieris rapae  相似文献   

12.
索科线虫(Mermithidae)的幼虫主要寄生在昆虫体内,发育到一定时期,离开宿主到土壤中发育为成虫.过去从宿主体内取出的索科线虫幼虫,往往不能正确鉴定种类,因此解决寄生幼虫培养为成虫的方法问题,对线虫的分类学、生态学、离体培养及利用索科线虫进行生物防治等,都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1977年至1979年于室内进行两批两索线虫(Amphimermis sp.)的培养试验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3.
双拷贝v-cath基因的重组AcMNPV的构建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德立  肖化忠  齐义鹏  姚伦广 《科学通报》2001,46(15):1288-1294
利用AcMNPV穿梭载体Bac-to-Bac系统构建了分别由标状病毒极早期基因iel启动子和极晚期基因ph启动子控制的AcMNPV组织蛋白酶基因v-cath表达的两种双拷贝重组杆状病毒。用这两种重组病毒感染细胞主 幼虫,研究了不同时相v-cath基因的表达及细胞和幼虫死亡的机理。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感染Sf9细胞12h后(12hpi),重组病毒dciAcMNPV的晚期基因v-cath在早期基因iel启动了驱动下得到表达。到48hpi,重组病毒dcdAcMNPV中v-cath基因在晚期和极晚期ph启动子驱动下高水平表达,阴性对照v-cath缺陷型病毒(ncAcMNPV)则没有V-CATH蛋白表达。毒力实验表明它们的杀虫活性大小依次为dcdAcMNPV>dciAcMNPV>野生型AcMNPV>ncAcMNPV。根据双拷贝重组病毒的毒力和幼虫的死亡特性,AcMNPV的v-cath基因是一个毒力辅助因子和与虫体液化死亡有关的基因。所构建的重组病毒dcdAcMNPV由于是通过改变病毒自身基因的表达时相和拷贝数而提高了杀虫效率,因而不存在田间释放时的安全性隐患,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病毒杀虫剂。  相似文献   

14.
裘慕绥 《科学通报》1993,38(6):546-546
反义核酸(Antisense RNA and DNA)对病毒引起疾病(包括AIDS)作用的研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好结果,现已成为一门独特的新领域——抗病毒化学治疗(antiviralchemotherapy)。文献[1]报道了反义寡聚核苷酸,互补于反转录病毒RNA基因 5′端引物tRNA区序列的片段,和均聚体寡聚脱氧胞嘧啶核苷酸(homooligo dC_(14) )对小鼠腹水瘤病毒SRS(M-MuLV反转录病毒之一种)的抑制效果很好,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3T3)的生长抑制达到90%。本文报道进一步用均聚体寡聚脱氧胞嘧啶核苷酸研究对反转录病毒感染后的整体动物(小鼠)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核酸量到较适浓度时其抗病毒疗效达到80%,此时所  相似文献   

15.
颜增光  阎云花  王琛柱 《科学通报》2005,50(12):1220-1227
利用风洞测试了棉铃虫齿唇姬蜂对棉铃虫和烟青虫取食诱导烟草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并通过GC-MS对挥发物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行为测试结果表明, 被棉铃虫和烟青虫取食的烟草对棉铃虫齿唇姬蜂有很强的吸引作用. 机械损伤的烟草, 用2种昆虫的反吐液或用蒸馏水处理伤口, 都比未受损伤的烟草能够吸引更多的寄生蜂. GC-MS分析发现, 未受损伤烟草的挥发物中只有4种成分, 而棉铃虫和烟青虫取食, 或机械损伤处理诱导烟草释放出13种共同的化合物. 此外, 化合物b-蒎烯仅在棉铃虫取食诱导的烟草挥发物中出现, 顺-3-已烯醛只被棉铃虫和烟青虫取食诱导而不被机械损伤诱导, 而乙酸已酯只在机械损伤处理烟草释放的挥发物中可检测到. 2种昆虫取食烟草释放的挥发物总量彼此没有差异, 但均高于未受损伤烟草释放的挥发物总量. 机械损伤并用2种昆虫的反吐液或蒸馏水处理烟草, 其释放的挥发物总量相似, 且均高于未受损伤烟草释放的挥发物总量. 不同处理间单个化合物的释放量也有差别, 但以昆虫取食处理与机械损伤处理间的差别较大, 而2种昆虫取食之间, 以及机械损伤处理之间的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得适应RK13细胞的兔出血症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期构建的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全长cDNA分子的基础上, 利用SP6 RNA聚合酶系统, 在体外转录合成了病毒RNA. 用转染试剂将病毒RNA导入RK13细胞, 12 h后可见明显致细胞病变(CPE), 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在RK13细胞中检测到了病毒抗原的产生. 将收获的细胞培养物再次接种RK13细胞, 仍然能产生明显病变. 大量收取细胞培养物, 经差速离心法纯化病毒后,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RHD病毒粒子. 结果表明, 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得了可适应于RK13培养的RHDV, 为将来研究RHDV的分子致病机理和新型疫苗等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陈娥英 《科学通报》1986,31(13):1040-1040
昆虫胚胎中蜕皮周期的描述促使一些学者去研究胚胎蜕皮是否与幼虫和蛹的蜕皮一样也受激素的控制。Lagueux等1979年指出飞蝗整个胚胎发育期卵中游离蜕皮甾类的变动与胚胎表皮沉积期紧密相关。我们用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柞蚕胚胎发育期的游离蜕皮甾  相似文献   

18.
微载体支持下人肝癌细胞静置三维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民  王宏芳  丰美福 《科学通报》2001,46(10):827-832
传统的单层平面培养仍然是目前肝癌研究中最常用的体外培养方法,而这种方法不能形成类似体内的结构,在研究体内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限制性,以微载体Cytodex-3为支持物,在静置状态下培养人肝癌细胞BEL-7402,构建一种简单易行的人肝癌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电子显微镜、酶活性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细胞呈多面体形,多层重叠排列呈巢状,胞间有0.5-2.0μm的间隙,胞间细胞膜局部突起密切接触,有桥粒形成,90%以上细胞存活,并维持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和表达EGF受体,胞内AST,ALT及LDH-L的活性高于平面培养,该三维结构具有体内索状型和实体型肝癌的结构特征,较之单层平面培养,更适合于研究肝癌细胞及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 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用于肝癌细胞浸润、转移和抗药性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夏邦颖 《科学通报》1979,24(4):186-186
由于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部位,所以近年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核糖体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本文研究家蚕五龄幼虫丝腺和家蚕蛹卵巢中的核糖体核酸(rRNA)以及黄粉(虫甲)老熟幼虫的rRNA的碱基组成,并探讨几种昆虫rRNA碱基组成所呈现的差异。 提取上述家蚕组织和黄粉虫rRNA的方法系参考Kirby(1968)综述的冷酚法制备:  相似文献   

20.
丁明孝 《科学通报》1984,29(9):564-56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以下简称IBRV)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一层特化的细胞膜作为病毒的囊膜(enveldope)。囊膜与病毒的抗原性,病毒粒子的稳定性以及病毒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的能力都有密切的关系。病毒生物化学的研究结果早已表明,囊膜中含有病毒特异的糖蛋白,可能病毒所有的糖蛋白都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