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研究区内地貌和第四系地层的成因类型、特征及时代;初步探讨了本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第四纪古地理的演变及附近地区的冰期问题。区内有一级由新第三纪红层构成的剥蚀面(相对高度约500米)和六级阶地(相对高度分别为5—8米、13—25米、45—50米、50—80米、100—170米和216—300米)。阶地面的变形及阶地类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本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方向和幅度。本区新构造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运动类型由新第三纪一下更新世的挠曲运动转变为以后的振荡运动;②振荡运动以上升占绝对优势;③振荡运动幅度愈来愈小,每一运动旋迥的周期愈来愈快;④近乎南北走向的隆起带与相对凹陷带相间排列;⑤不等量上升。对本区最老的第四系地层——“安宁系”,作者根据其时代及分布范围,建议改用“安宁段”一词更为确切。根据Ⅳ级阶地上开始有风成黄土的堆积,作者认为此级阶地才是其正的马兰期阶地。对本区黄土的厚度,作者估计一般为40—80米。根据本区地貌、第四纪地层、气候及新构造运动的资料,本文初步探讨了本区第四纪古地理的发展过程,对本区地文期作了初步的划分。根据本区冰水堆积物及南部山地冰川遗迹的存在,作者指出南部山地有过一次可以肯定的冰期,其时代属下更新世的中期。本文附“兰州河谷盆地第四纪地质发展史简表”,及“兰州河谷盆地第四系地层概略图”各一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约200个深孔和300个浅孔的岩性、岩相分析,把本区第四纪沉积层归纳为十二个沉积单元,并根据孢粉与微古分析资料得出与之相应的孢粉组合带及海陆相沉积。从沉积结构特征和孢粉组合特点,得出第四纪时期本区有五个寒冷期及与之相间的四个温暖期和冰后期,自早至晚分别命名为:崇明寒冷期、沪西寒冷期、沪东寒冷期、闸北寒冷期、苏州河寒冷期、根据微古和岩相等资料,发现有同温暖期和冰后期相呼应的五次不同范围的海浸,自早至晚命名为:江镇海浸、邓镇海浸、西郊海浸、曹家渡海浸和外滩海浸。在寒冷期以湖相沉积为主,在温暖期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局部地区为海相沉积。按古气候地层划分原则,把本区第四纪地层划分为:古更新统(层12-11);早更新统(层10-0);中更新统(层8-7);晚更新统(层6-3);新更新统(层2),和全新统(层1)。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大量的野外调查资料和C^14年代数据,并结合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壳厚度、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等资料的分析,讨论了本断裂带活动构造地貌的分布特点、期次及其形成机理等问题。本文认为一系列山脊、阶地、水系和洪积扇沿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后扭错位变形,变形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并且可以划分为3期变形。这种反扭位变形,是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南,北两侧地壳浅部块体向东运动过程中,因北侧块体速度较慢产生的滞后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沉积相和沉积韵律;孢粉分析与气候期;古地磁变化和C~(14)测年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划分本区的第四纪地层。文章系统地总结了第四纪各地层的特征及其分布变化规律,这为今后从事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约200个深孔和300个浅孔的岩性、岩相分析,把本区第四纪沉积层归纳为十二个沉积单元,並根据孢粉与微古分析资料得出与之相应的孢粉组合带及海陆相沉积。从沉积结构特征和孢粉组合特点,得出第四纪时期本区有五个寒冷期及与之相间的四个温暖期和冰后期,自早至晚分别命名为:崇明寒冷期、沪西寒冷期、沪东寒冷期、闸北寒冷期、苏州河寒冷期、根据微古和岩相等资料,发现有同温暖期和冰后期相呼应的五次不同范围的海浸,自早至晚命名为:江镇海浸、邓镇海浸、西郊海浸、曹家渡海浸和外滩海浸。在寒冷期以湖相沉积为主,在温暖期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局部地区为海相沉积。按古气候地层划分原则,把本区第四纪地层划分为:古更新统(层_(12-11));早更新统(层_(10-9));中更新统(层_(8-7));晚更新统(层_(6-3)),新更新统(层_2);和全新统(层_1)。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本区前寒武纪早期地层的组成特点和划分对比、岩相建造古地理环境、古构造变形及其对变质铁矿的控制作用,提出本区地壳早期演化分为四个阶段:1.太古代陆核形成阶段;2.边缘褶皱带阶段;3.晚太古代统一地块分裂和早元古代断裂或拗陷槽地形成阶段;4.华北地台统一基底形成阶段。本区太古代变质铁矿分三种类型,主要成矿期受晚太古代嵩阳期东西构造控制,而后又受早元古代五台和中岳运动南北向构造迭加改造。造成同类型矿床东西成带,不同类型南北成行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7.
(一)辛普松定理定理一如果一个几何体,它的上底面积为Q_1,下底面积为Q_2,两底互相平行且相距为h,过h 中点且与上底平行的截面(中截面)面积为Q_0:Q 为平行上底的任一横截面面积,x 是Q 与上底面间的距离,且Q 是x 的二次函数或三次函数。即Q=ax~2 bx c 或Q=ax~3 bx~2 cx d。那未,几何体的体积为:  相似文献   

8.
对岱海地区冰缘分期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岱海地区河湖相地层内所夹的上、中、下三层冻融褶皱及周围山地冰缘地貌的观察与分析,结合其所在地层的层位关系和~(14)C年代测定,划分了本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三个冰缘期、两个间冰缘期和一个冰缘期后,并讨论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峡阶地的年代对比法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江三峡的成因是一悬而未决的难题,而阶地的划分对比又是解决三峡贯通问题的切入点.作者在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阶地对比中的年代对比法.利用对比结果,结合在三峡出口处记录水系演化历史的宜昌地区第四纪早期沉积特征、物源分析及ESR测年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认为贯通三峡的长江在宜昌地区出现的时间晚于湖相沉积结束的时间(0.75±0.08) Ma,而长江三峡段的阶地最多可以划分为5级,其中最老一级阶地的年龄为0.7~0.73 Ma.由此证实了长江三峡是形成于中更新世早期的相对年轻的河谷.  相似文献   

10.
河南黄河-洛河地区地貌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河流阶地发育与地文期的理论分析了豫西黄河—洛河地区的地质背景、气候特点和古地理环境,探讨了研究区的石山、黄土和河流地貌特征。提出:1)嵩山、熊耳山和外方山发育有四级古夷平面。嵩山的垂直地貌特征表现为以嵩山为中心,呈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的地貌格区。2)河洛地区三门峡孟津段黄河有四级阶地,均为基座阶地。第Ⅰ级阶地面拔河20 m,厚度2 m,上覆10 m厚黄土,其中冲积黄土厚5 m;第Ⅱ级阶地面河拔60 m,砾石层河拔40 m,厚度3 m,上覆8 m厚的冲积黄土和12 m厚的马兰黄土;第Ⅲ级阶地面河拔140 m,厚5 m,上覆20 m厚的冲积黄土和25 m厚的马兰黄土;第Ⅳ级阶地面河拔290 m,其通过黄土台塬、黄土丘陵与石质山地相连。Ⅰ—Ⅳ级阶地的基座均为Q_1三门组和Q_2陕县组地层。以最高一级阶地的出现为依据,说明本段黄河形成于晚更新世早中期,较兰州段黄河和晋陕段黄河晚。3)洛河有三级阶地,第Ⅰ级阶地面距河面5~25 m,砾石层上有8~10 m厚的冲洪积、坡积红色松散物;第Ⅱ级阶地面距河面50~65 m,砾石层上有15~20 m的洪积物覆盖;第Ⅲ级阶地面河拔95~115 m,砾石层厚20 m左右,其上覆盖5 m厚的洪积、坡积及5 m厚的马兰黄土。4)在研究颖水河谷平原(登封盆地)河流阶地地貌时,发现塑造盆地的堆积阶地有三级,距河面高程分别是300~320,370~400,450~500 m。在伊洛河下游盆地,有非常发育的河曲,是黄河中下游平原地貌长期发育和演化的产物。5)突破已有看法,认为可把范围在郑州以西、汜水镇以东,荥阳县城以北至黄河河岸的大片地区划分为残塬成因的黄土地形。  相似文献   

11.
辽河盆地新生界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00口钻遇火山岩层系的岩心及岩屑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依据火山地层学方法及地震火山地层学理论,通过火山地层界面识别,研究辽河盆地新生界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对各个喷发旋回、期次火山地层进行平面成图,揭示火山活动时空规律;进一步结合火山地层分布与油气的关系,探究火山喷发旋回、期次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辽河盆地新生界火山岩系可划分为4旋回15期;底部旋回一和顶部旋回四为玄武岩,显示火山喷发以基性岩开始,又以基性岩结束;中部的旋回二和三均为玄武岩→粗面岩→玄武岩的岩性序列,构成本区火山地层的主体。火山岩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最大厚度位于断裂带附近;早期(期次1至期次2)全区分布,末期(期次15)分布局限;中期(期次3至期次14)表现为喷发中心由北向南依次迁移特征。该结果提高了火山岩序列的纵向刻画精度,厘清了有利火山岩层系的空间分布,有助于寻找火山岩勘探新层系。以往辽河盆地火山岩勘探主要集中于沙三段中亚段粗面岩(期次5),本次研究发现与粗面岩相邻的期次4、期次6、期次7玄武岩亦展现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晚更新世以来北江和西江的阶地地壳运动及其生产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北江和西江一级阶地的组成物质以上更新统为主.按地貌与沉积物的相关关系,本文对沿江第四系分层提出了若干见解.一级阶地的沿程变形,北江可分为超河漫滩阶地、半埋藏阶地和埋藏阶地三段;西江分为半埋藏阶地与埋藏阶地两段.晚更新世以来瑶山以西的坪石河段地壳上升为主;以东的乐昌河段直至珠江三角洲,在晚更新世下沉为主;自全新世以来及今后的地动趋势,韶关以北上升为主,以南下沉为主.晚更新世以来瑶山经向构造带和三连一韶关纬向断裂是活动构造带,而其它构造带没有明显活动.珠江三角洲的埋藏阶地是构造下沉和玉木冰后期海面上升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北坡陡坡带发育有众多沉积类型的砂砾岩油藏,目前对该类油藏储层的发育特征认识不清,描述技术尚未成熟,必须对砂砾岩扇体内部的期次及其分布特征开展系统的研究。以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以地震沉积学为基础,通过井震结合的方法对砂砾岩油藏期次进行研究,将研究区地层划分为3个期次。以岩心、测井、地震分析为基础,明确扇根、扇中、扇端三个亚相特征,通过地震相分析及波阻抗反演技术明确各个亚相的空间展布范围,扇中亚相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对于油田指导砂砾岩油藏勘探与开发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划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对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的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划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以储层类型及其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研究为基础 ,将该区的成岩作用划分为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 ,建立了成岩作用序列 ;将成岩阶段划分为 4个期 5个亚期 ,安棚深层系主要为晚成岩 A3 亚期及晚成岩B期 ;最后对安棚深层系核三段 - 砂组及大仓房组上部的成岩作用和阶段划分进行了归纳 .本文的研究对安棚深层系寻找有利储集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样方方法调查了太旧沿线的植物群落,与1986年的植被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区植被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分布规律,将沿线植被划分为18个群系5个植被型,并就本区所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和华北平原生态系统交界区的特殊位置及其生态学特点作了理论上的研究,为太旧沿线发展大农业、生态农业及其本区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野外考察发现,陕西省神木县盘塘至山西兴县黑峪口黄河两岸发育四级第四纪河流阶地,阶地前缘基座出露,与现今黄河河面高差分别为12,50,80和130 m。四级阶地上覆盖厚度不等的黄土层,其厚度在T1阶地上最大约为20 m,在T2阶地上约为33 m,在T3阶地上不同区域黄土厚度不一,最厚处约为37 m,在T4阶地上黄土层厚度最大,约为43 m。分别对T2阶地、T3阶地和T4阶地上河流相砂层进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样品采集。ESR测年结果显示,T2阶地的形成时代约为0.609 Ma,T3阶地的形成时代约为0.876 Ma,T4阶地的形成时代为0.97±0.107 Ma。为了与测年结果相互印证,对T3和T4阶地上的黄土进行磁化率和古地磁样品的采集。古地磁结果显示,T3阶地上的黄土底层未能到达B/M界限,说明黄土层底部年龄不超过0.78 Ma,比河流相砂层的ESR测年结果更年轻。T4阶地黄土底部年龄约为1.07 Ma,与ESR测年结果的差别在ESR测年的误差范围内。四级阶地在形成年代上与兰州以及三门峡地区的阶地可以对比,说明构造运动控制的河流阶地在黄河中上游地区普遍存在。作为对之前工作的补充,对区域内一级第三纪阶地重新进行古地磁采样和测试,并结合四级第四纪阶地,对黄河在该区的侵蚀速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已经发现的冰川沉积和黄土记录证明冷龙岭至少经历了3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中倒数第3次冰期与沉积黄土L4(或L5)的时期相当,其时冰川规模最大,随后各个冰期冰川规模逐渐变小.即使在倒数第三次冰期,冰川末端也只到达冷龙岭南侧门源盆地的边缘,未能覆盖整个盆地形成冰盖;门源盆地南侧发育的5级大通河阶地与分布于盆地中的5级冰水(扇)阶地以及盆地北侧的5套冰碛可以进行对比,它们记录了自倒数第三次冰期以来门源盆地的冰川作用,河流发育与地貌演化。  相似文献   

18.
矢量场(P_3(x,y),Q_3(x,y))在RP~2赤道上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平面三次多项式矢量场(P_3,Q_3)对应系统的轨线扩充至无穷远时,诱导出的射影平面模型,使赤道是轨线且不含临界点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钻孔探测、孢粉组合特征分析,并结合已有的钻孔孢粉资料,对青岛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进行了更精细的划分.研究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本区发生了多次气候冷暖干湿的变迁,其中晚更新世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一温暖期,它又可以分为两个亚期,第一亚期略暖于第二亚期;第二个时期比较寒冷,又可以大致分为两个个亚期;第三个时期气候温暖干燥;第四个时期气候寒冷干燥;第五个时期气候由寒冷干燥向温湿发展.全新世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气候由前期的温湿向温凉略干发展;第二个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第三个时期气候由前期的温暖湿润转向温凉略湿.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基质吸力和净围压对原状非饱和黄土的变形、强度特性的影响,采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对延安新区的原状Q_3黄土及原状Q_2黄土做了2组共18个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吸力和净围压均对试样的强度及变形特性有显著影响;原状Q_3黄土的偏应力-应变曲线随净围压的增大从理想弹塑性演变为硬化型,且试样在试验过程中一直处于剪缩状态;原状Q_2黄土的偏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软化型,吸力、净围压较小的试样,体变由剪缩逐渐变为剪胀;原状Q_2黄土的结构性比原状Q_3黄土更为显著;基质吸力对非饱和黄土的强度特性、起始杨氏模量有显著的影响;表观黏聚力c及参数k均随着吸力的增加而增大,而吸力对有效内摩擦角φ′及参数n的影响并不显著;提出考虑吸力和净围压影响的原状非饱和Q_3、Q_2黄土的切线杨氏模量的修正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