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面齿轮-行星传动串联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对该系统的固有频率进行求解.对系统的振动模式进行分析,计算了模态应变能和模态动能,研究了啮合刚度、支撑刚度、扭转刚度和构件质量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固有频率重根数有3种,即一重根、二重根、三重根.振动模式分别为:面齿轮扭转-轴向振动,中...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地模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齿圈结构柔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齿圈结构模型,依据啮合力与内齿圈的变形协调关系建立了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求解了系统固有频率与振型,阐述了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分布规律,依据系统振动特征,将系统振型划分为6种振动模式。计算了系统刚度对各阶固有频率的灵敏度,可作为行星传动系统振动抑制的依据,分析了系统扭转振动随太阳轮扭转刚度和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刚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齿圈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分布、子系统耦合阶次与振动模式的影响,发现系统固有频率均会在齿轮子系统扭转振动频率位置出现,但随着齿圈厚度的增加,与之耦合的齿圈振动模式则逐渐由高阶节径振动逐渐降低,系统一阶振型也会由齿圈节径振动模式转变为齿圈刚体振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的同形异性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运动倒置法对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进行变异与演化,并提出少齿差传动机构的同形异性机构。为说明两种机构性能差别,首先导出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的正反行程机械效率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分析其同形异性机构-内平动齿轮传动机构的性能,论证了该机构是一种优于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械的新机构。  相似文献   

4.
以两齿差外啮合双联行星传动为研究对象,对其模态特性及参数灵敏度进行研究。通过Solid Works软件对其进行了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运用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及主振型,并进一步分析了行星轮个数、压力角、齿宽及行星架圆盘厚度等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及振型的影响规律,归纳出一组最优的设计参数,研究结果为两齿差外啮合双联行星传动在抛光磨头中的参数优化和振动抑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能实现平行轴传动的新型轴销式少齿差行星齿轮机构,阐述了其基本结构、克服死点机理和运动几何条件.针对平面多曲柄输入机构中存在的虚约束,在运动副接触变形协调的基础上建立机构受力分析模型,对机构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6.
渐开线少齿差传动的最小啮合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渐开线少齿差传动中存在的多齿对同时啮合现象,在优化设计中建立了新的连续传动条件,突破了理论重合计划性大于1的限制条件,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小的传动啮合角。这对地改善这种传动的特性,扩大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圆齿行星传动的运动学模型,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及瞬心推导出圆齿行星传动啮合的瞬时传动比计算公式,为精确分析研究圆齿的齿形替代、真实的运动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实例得出圆齿行星传动传动比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内容包括工作原理,参数选择,几何计算,流程框图以及变位系数选择表等。文中根据所设计的程序计算了284种少齿差内啮齿轮副的几何参数并附有计算实例。实践表明,文中给出的设计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可供少齿差传动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解决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变位系数的最佳选择方法。方法 采用齿廓建干涉条件Gs向不发生齿廓干涉条件的临界值e逼近,结果,推导出选择变位系数的公式,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结论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变位系数,可以增大重合度,减小机构尺寸、提高传动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内齿行星传动的啮合力计算与啮合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新型的三轴式内齿行星传动,分析了内齿平动的轮齿的啮合力和啮合效率,并以某种型号的三轴式内齿行星减速器为例进行了效率计算。  相似文献   

11.
功率分流式行星传动运动学和静力学矩阵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地进行功率分流式行星传动的运动学和静力分析,文章从行星传动的基本运动学公式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单元分解法计算功率分流式传动系统运动学和静力学参数的方法;推导了考虑效率前后的系统的角速度方程和转矩方程,运用该方法可以同时计算出系统中各运动构件的角速度、传递扭矩、齿轮切向啮合力和行星架上承受的行星轮轴承反力及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简支矩形截面组合梁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对影响固有频率的参数、振动失效进行了分析;采用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导出了简支矩形截面组合梁的折算弹性模量,其研究结果为折算弹性模量Er介于E1与E2之间,Er是材料弹性模量E1、E2和高度h1、h2的函数,与材料的宽度b无关;对其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通过伽辽金法进行求解,其研究结果为组合梁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与截面宽度无关,是材料弹性模量、高度、密度、梁长的函数,组合梁固有频率wr^-并非一定在w1^-和w2^-之间。  相似文献   

13.
钻柱振动的固有频率是钻柱在给定钻具组合(BHA)条件下钻柱振动的固有特性,在钻进过程中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对钻柱产生激励振动,如果某一激励频率与钻柱自身的固有频率相近时,钻柱将产生共振现象.共振对钻柱是有害的,它可以引起钻柱局部的应力集中,导致钻柱断裂,发生井筒事故.共振与钻井参数有直接关系,如钻压、转盘转数、泥浆性能等,因此,通过调整钻井参数可以避免钻柱的共振现象,达到优化钻井的目的.给出了钻柱轴向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动传输公式.现场测量及计算表明,不是所有的固有频率点都会引起钻柱的强烈振动,它取决于振动传输比,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公式.通过固有频率的计算,分析了减震器对固有频率的影响以及固有频率随井深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含中心件平移振动的拉威娜式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推导了构件间相对位移并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组.采用数值积分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了系统的非线性动态响应结果.综合运用分岔图、时间历程曲线、相空间轨线、庞加莱截面与功率谱分析了激励频率对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齿侧间隙与时变啮合刚度等非线性因素的耦合使得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内部具有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增大系统啮合阻尼比可以使系统逐渐摆脱混沌状态,进入稳定的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变截面塔的二阶自振频率。通过对大量的塔进行计算,提出了计算三段变截面塔二阶自振频率的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汽车变速器换挡的二次冲击强度分布规律,在自行研制的换挡性能试验台上,对某款变速器各挡位以不同换挡速度分别进行了各50次换挡试验,实时测得换挡力、换挡位移、同步转矩、变速器输入/输出转速,得到了各挡位换挡特性曲线;并对不同换挡速度下各挡位二次冲击强度进行了频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换挡速度增加,同一挡位的二次冲击强度呈现减弱趋势;同时该变速器只有Ⅰ挡未出现二次冲击,Ⅱ~Ⅵ挡均存在二次冲击现象;并且Ⅱ挡的二次冲击强度最大,Ⅵ挡仅在低换挡速度时存在二次冲击。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修形前后多级行星齿轮箱在复杂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噪声,以海洋平台升降齿轮箱为对象,建立了耦合4级行星轮系、轴承和箱体的齿轮箱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齿轮箱的振动模态;采用静动力接触有限元法求解了修形前后齿轮副的内部动态激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轮齿修形的齿轮箱振动噪声预估方法,利用模态叠加法分别计算了轮齿修形前后齿轮箱的振动响应,并采用声学边界元法对齿轮箱的辐射噪声进行预估。结果表明:修形后4级行星齿轮箱的振动噪声明显降低,对比振动噪声仿真与实测结果,两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滚筒调速的可行性及调速对传动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采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采煤机截割-牵引耦合机电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截割部过载工况,综合考虑采煤机可靠运行和高效生产,制定了4种调速降载方案,并提出了通过截割电机电流计算目标切削厚度、依据目标切削厚度选择调速方案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对比了各种调速方案下电机和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截割电机过载倍数较小时,采用滚筒调速方案能够在降低系统负载的同时使采煤生产率不受影响;当过载倍数较大时,采用牵引调速方案可获得较高的系统可靠性,而采用牵引-滚筒顺序调速方案可获得较高的采煤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钢管组合大跨越输电塔SZK系列的杆梁混合分析模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得到了结构的前5阶模态,对比以实测所得的周期近似公式,经过修正得到了该类结构的不考虑导地线影响的更加精确的第一阶周期计算公式.文章进一步考虑导地线的影响,研究不同垂直档距下输电塔的动力特性,了解了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特点,并引进考虑导地线影响的周期放大系数,修正了第一阶周期计算公式.分析研究对输电塔的抗震、抗风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动实验平台的动态特性对精密减速器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以自行研制的新型多轴精密传动实验平台为分析对象,基于赫兹接触理论提出了交叉滚子直线导轨结合部刚度的计算方法;根据交错轴减速器测试的实际工况,利用弹簧单元模拟导轨结合部的接触特性,建立了实验平台在极限位置下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理论模态分析,获得了平台的前4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最后通过样机测试对平台的动态特性加以验证,得到平台实际工况下的最大振动速度为0.487mm/s。结果表明该新型传动实验平台满足精密设备的振动标准,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