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围绕甘肃交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处境,明确了甘肃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对甘肃交通发展提出的要求,并针对甘肃交通发展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为甘肃能更好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我国提出以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两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长江的运输功能带动经济,进一步推动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长三角地区作为"两带一路"联动主要汇合区域,既是长江经济带与新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承载地区,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延伸地之一,而上海无论从地理位置、贸易流通、区域体系建设等都走在了前面。  相似文献   

3.
徐伟  杜娟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5):356-3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以包括公路、铁路、机场以及能源和互联网在内的基础设施为纽带,以纽带间的互联互通为前提和基础的新型区域合作。其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各省区的社会经济联系、推动各省区之间及各省与经济带沿线国家在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之间的有序流动,而这些流的物质承载基础就是交通基础设施。本文基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交通经济带理论,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定量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交通基础设施与地区经济发展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每增加1%,地区生产总值相应增长1.4324%,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4):117-121
论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阔背景及其可能性和可行性,从国家发展和区民俗传播角度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寻求创新路径的地缘性、层次性、阶段性、生态性、互动性等发展,认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环境中民俗传播的习染性、回环性、启迪性、、创新性对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研究,加强中国与各国学者交流,由新疆师范大学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中心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国际研讨会"于5月23日在新疆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我国吸引了大量国际直接投资(FDI),同时也对沿线国家进行了大量对外直接投资(OFDI),并在2015年首次成为资本净出口国.该文针对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OFDI与沿线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对模型中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了构建并检验调整,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中国OFDI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存在溢出效应;相比西亚和北非地区,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益更为显著;在东欧地区,我国OFDI的空间溢出效益直接效果比间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2013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引起我国最高决策层的重视,即将成为我国和中亚各国共同推进的跨洲区域合作。西藏从唐代起就通过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古商道、驿道或贡道与古丝绸之路相连接。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经济北向、东向发展步伐加快,通过青藏经济一体化,融入“大西南经济圈”,可以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融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章通过阐述西藏和丝绸之路的关系,试图说明西藏加入或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及可能性,并对西藏借助该经济带促进自身外向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驱动下,青海、甘肃、宁夏3省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适时构建整体结构的黄河上游城市经济带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层面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城市群组合体系的完善,将促使黄河上游城市经济带与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共同构成我国"西三角"经济圈,3省区城市经济带的形成,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内陆向西开放程度,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通道,形成黄河上游内陆向西开放核心地带.在探讨黄河上游城市经济带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基础上,认为目前黄河上游城市经济带建设应从构建巨型产业带、沿黄城市带、内陆合作开放带3个战略方向出发,在国家层面上逐渐形成特色鲜明、向西开放、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经济带.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根据初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空间上可以分为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油气管道为主的中线和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路线。从三条路线的走向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是近年来中亚地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增强,尤其是阿富汗局势的前景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10.
何谨 《科技智囊》2015,(2):30-35
<正>何为"一带一路"?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又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了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向西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向东南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政府的地缘布局,也即"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是一项高瞻远瞩、意义深远的战略构想,如何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我国向西开放的进程,加强我国与沿边国家的密切联系和交流合作,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重振丝绸之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视角,探索新丝路经济带建设的科学辩证的方法论指导,首先分析新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唯物史观基础,其次概括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相关内容,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新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自古以来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我国通商并进行文化交流。白琵鹭是荷兰的国鸟,不仅外形美丽,而且在荷兰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让我们随同作者,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能够在大洲间迁徙的美丽白衣天使。"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4年3月22日,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姆斯特丹会见荷兰国王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向西开放,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战略,而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宏伟目标,省内的金融机构应当深刻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在这次难得的机遇中发挥好自身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正确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推进其顺利实施、避免引发其他国家不解甚至对立的首要前提。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并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以来,国内和国际政界、商界与学界都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解读,其中既有希望中国在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希冀与期待,也有对这一概念的不解与担忧。因此,正确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持新时代的丝路精神,旨在打造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促进全球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进一步明确将"打造政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3):417-423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提出构建以"郑州—西安"双核心引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群."郑州—西安"双核引领的城市群建设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具备较为完备的现实基础,但也存在功能联系薄弱、发展模式模糊的问题.新时期,以郑州、西安为龙头,以洛阳、巩义、三门峡、渭南为节点,争取国家宏观层面协调,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推进郑州—西安陆桥通道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经济带的隆起带动区,对于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完善我国区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一带一路"建设蓝图 "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而提出的跨地域、跨国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引起全球强烈的共鸣与反响。"一带一路"以中国为始发点,国内各地、各省份根据在对外开放中的不同态势予以明确定位,其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则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厦门则被定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正>除了时常见诸报端的欧亚经济联盟、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外,上世纪末以来,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或组织也曾提出一系列有关丝绸之路的规划,与我国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地理、议程、甚至名称上都有契合之处。这些规划各有特点,发展阶段不尽相同,整体上与"丝路带"不存在根本性矛盾。在我国推进"丝路带"建设时,应充分了解他国有关丝绸之路的规划,理解他们的诉求和主张,以合作代替竞争,共享"丝路带"带来的发展红利。  相似文献   

19.
董晓峰 《甘肃科技》2016,(16):13-15
生态化新型化是我国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方向,也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重点探讨甘肃省如何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机遇,因势利导推进"沿路生态城镇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路径。全文分为三部分,首先从理想城乡发展目标、解决城乡问题的导向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出路几方面,分析了沿路城镇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接着,从理论来源、实践启发、基本内涵几方面,论证了沿路生态城镇带模式合理性与先进性;最后,提出从空间布局、生态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文化动力加强、改革发展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沿路生态城镇带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年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那么,"一带一路"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