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华南地区19#抖~1995年的粮食气象单产和降水量资料,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了华南地区旱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计算了减产率。结果表明,夏涝和春涝对华南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大,所造成的减产率均占粮食气象产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2.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7):857-857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姜彤、德国吉森大学国际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教授Lorenz King主持,并联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南京农业大学共同申请的中德“气候变化和旱涝灾害”合作团队项目近日通过了中德专家的评审,获得了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德科学研究基金交流中心的批准,中德科学中心将为该合作团队项目提供为期三年约28.5万欧元的资助.同时,中德“气候变化和长江旱涝灾害”合作团队初步计划在6月18日至19日在中德中心召开授牌和项目启动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关中地区旱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关中地区渭南杨刘村、西安肖家村和宝鸡九龙泉3个观测站20世纪50-70年代气温、降水资料和90年代旱涝灾害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旱涝灾害的类型、发生规律及其与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旱、春夏连旱、秋旱、夏涝、夏秋涝是关中地区主要的旱涝灾害类型;旱灾的发生具有10年左右的周期,涝灾的发生具有5年左右的周期;50-70年代关中地区涝灾偏多,气温偏低;冬季偏寒常易出现来年夏旱,冬季偏暖常易出现来年夏涝;90年代的旱灾增多,尤以秋旱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依据天津旱涝灾害的历史和大量气象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总结概括出了天津旱涝灾害的分布规律,并从气候、地形、河流状况等方面简要地分析了天津旱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贵阳近500年(1470~2008年)旱涝等级资料,对贵阳旱涝展开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贵阳出现极端旱、偏旱的频次明显高于过去近500年的平均状况;汛期出现偏旱和旱的次数明显增多,旱重于涝的趋势非常明显。从年代际和百年际尺度看,210年周期是贵阳旱涝振荡的主周期,而50年周期是次周期,且20世纪80年代的干旱程度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年代;从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24年周期是贵阳旱涝振荡的主周期,而7年周期是次周期。借助IPCC AR4最新的模式预估数据集,预估贵阳2011~2020年夏季降水处于旱涝交替频发期,且从本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将处于少雨阶段,可能会出现较长时期的干旱期。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平原历史旱涝灾害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全国自然灾害历史数据库中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旱涝灾害等级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地区旱涝灾害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RMA模型),并根据所建模型对旱涝灾害进行了后验预报,结果表明,用ARMA模型做年际旱涝变化趋势预报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956—1983年的季、年降水场的自然正交函数展开分析,揭示出流域的12种基本降水型,并根据逐年降水类型的变化,探讨了它与旱涝灾害的关系。得出:2型和1型是旱涝灾害的主要降水型;连续同型降水是形成重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具有多发性。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回顾了国际上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研究的基本成果,重点讨论了我国旱灾、暴雨洪灾,高温热浪、霜冻、低温冷害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变化特点。指出:在过去50多年气候明显变暖的背景下,华南,西北东部和东北东部随着降水量的减少,降水日数也显著减少,干旱化倾向十分明显;长江流域的强降水过程明显趋于增多,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也趋于增加。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影响之一是无霜期显著增加。虽然在过去50多年中我国沙尘暴发生频率和范围总体趋于减少,但由于持续干旱的影响,使得1998年以来又出现沙尘暴增加的势头。  相似文献   

9.
我国旱涝灾害的形成除了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外,人为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是近年来旱涝灾害加剧频发的重要原因。此外,水利不足,防涝抗旱技术落后也加剧了旱涝灾害的严重性。因此,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是减轻旱涝灾害的根本途径。同时应加强全民的减灾意识,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旱涝灾害的危害及其成因与防治,从若干方面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e alternation of war and peace accompanied bydynastic transitions was shown to be the rhythm of socialdevelopments throughout Chinese history. Western schol-ars attempted to use the “Dynastic Cycle” theory to expli-cate why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wasembedded in such a historical rhythm[1—4]. Dynastic cycletheory states that any dynastic rise-and-fall, social ac-cord-and-discord, and economic upturn-and-downturn areclosely related to the trend of societal development andt…  相似文献   

12.
Climate change     
《Nature》2011,479(7373):267-268
  相似文献   

13.
14.
PRECIS对华南地区气候模拟能力的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ECMWF 1979-1993再分析数据作为准观测边界条件和由HadAM3P模拟的大尺度场驱动英国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将华南地区的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比较,验证PRECIS对华南地区区域气候的模拟能力,并检验GCM模拟的大尺度边界场的误差对PRECIS模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RECIS模拟的年平均气温、降水的区域分布和频率分布与实测数据均有较好的一致性,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95,降水超过0.6。通过统计学方法的分析,表明PRECIS能较好的模拟出华南地区气候的周期变化和时空特征分布。通过比较分析GCM模拟的大尺度场作为边界条件驱动PRECIS的模拟结果,显示GCM产生的边界值的偏差对PRECIS的模拟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Climate change: a sea chan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hiermeier Q 《Nature》2006,439(7074):256-260
  相似文献   

16.
Climate change and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offmann AA  Sgrò CM 《Nature》2011,470(7335):479-485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can be rapid and potentially help species counter stressful conditions or realize ecological opportunities arising from climate change. The challenges are to understand when evolution will occur and to identify potential evolutionary winners as well as losers, such as species lacking adaptive capacity living near physiological limits.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lso need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management programmes designed to minimize biodiversity loss under rapid climate change. These challenges can be met through realistic models of evolutionary change linked to experimental data across a range of taxa.  相似文献   

17.
气候嵌套模式的进展及双向嵌套模式对降水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气候模式发展的回顾表明区域气候模式在近2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将它与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进行嵌套是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的有效方法。单向嵌套是目前区域气候研究的主要手段,对区域气候的模拟和预测有明显的改进,加深了人们对区域气候变化的认识;双向嵌套能够体现不同尺度大气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区域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方向,尽管实现的难度很大,但模拟的结果明显优于单向嵌套。利用一个双向嵌套模式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它能够成功模拟我国南方的降水。  相似文献   

18.
Climate change: models change their tu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ocker TF 《Nature》2004,430(7001):737-738
  相似文献   

19.
20.
《Nature》2007,446(7137):7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