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4种重金属离子对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为实验动物,开展了4种重金属离子对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Zn2 、Cu2 、Hg2 、Cr6 的96 h LC50值依次为1.040 mg/L、0.291 mg/L、0.034 mg/L和11.046 mg/L;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对Zn2 、Cu2 、Hg2 、Cr6 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 4 mg/L、0.002 91 mg/L、0.000 34 mg/L和0.114 6 mg/L。各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Hg2 、Cu2 、Zn2 、Cr6 。最后,还就Zn2 、Cu2 、Hg2 、Cr6 对大眼幼体的急性致毒效应与死亡跃变特征,大眼幼体对Zn2 、Cu2 、Hg2 、Cr6 的安全浓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4种重金属对泥螺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6年7~8月以泥螺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6.78±0.78 mm)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 、Cr6 、Cu2 、Zn2 对泥螺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泥螺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Cu2、Hg2 、Zn2 、Cr6 ,其对泥螺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1 mg/L、0.630 mg/L、1.94 mg/L和9.44 mg/L。Hg2 、Cr6 、Cu2 、Zn2 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泥螺96 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间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并据此就Hg2 、Cr6 、Cu2 、Zn2 对泥螺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泥螺对Hg2 、Cr6 、Cu2 、Zn2 的安全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间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四种重金属对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4月,以在浙江舟山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取得的三疣梭子蟹各期溞状幼体作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Cu2+、Zn2+、Cr6+4种重金属离子对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幼体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对三疣梭子蟹各期幼体的毒性大小依次为Hg2+、Cu2+、Zn2+、Cr6+,三疣梭子蟹苗种培育中对Hg2+、Cu2+、Zn2+、Cr6+的安全质量浓度取值分别为0.015 6 mg/L、0.002 5 mg/L、0.068 6 mg/L和0.523 0 mg/L.  相似文献   

4.
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长(5.09±0.71)cm、体质量(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试验法,在水温(28.8±1.6)℃,pH 8.24条件下,开展了Zn2+、Cr6+、Cu2+、Hg2+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Zn2+对黑鲷幼鱼的24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11.53 mg/L、10.15 mg/L、6.56 mg/L、6.09 mg/L;Cr6+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1.48 mg/L、24.31 mg/L、23.01 mg/L、23.01 mg/L;Cu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2.75 mg/L、1.55 mg/L、1.30 mg/L、1.06 mg/L;Hg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0.098 8 mg/L、0.098 1 mg/L、0.089 2 mg/L,0.0742 mg/L。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g2+、Cu2+、Zn2+、Cr6+。最后还就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致毒特征、对黑鲷幼鱼早期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毒性评价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Cu2+和Cr6+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出膜后一周的蝌蚪为实验对象,研究了Cu2 和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2℃~24℃条件下,Cu2 对中国林蛙蝌蚪24 h,48 h,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31,0.105,0.038 mg/ L;Cu2 对蝌蚪的安全浓度为0.02 mg/ L.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24 h,48 h,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6,4.48,4.57 mg/ L;Cr6 对蝌蚪的安全浓度为1.55 mg/ L.同时讨论了中国林蛙与其他两栖类蝌蚪相比对Cu2 和Cr6 耐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静水条件下,研究了Zn2+、Mn7+两种重金属离子对刺参幼参行为及其存活状况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在幼参体内的富集状况。结果表明:Zn2+、Mn7+单独处理时,幼参在Zn2+浓度低于0.4 mg/L或Mn7+浓度低于0.5 mg/L条件下暴露96 h后死亡率均为0.0%,表明在此对应浓度范围内两种金属离子均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随浓度和暴露时间增加,幼参死亡率明显升高,其附壁率呈降低趋势。Zn2+对幼参的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70、1.35、0.82 mg/L,安全浓度(SC)为0.14 mg/L;Mn7+对幼参的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1.61、4.24、3.13 mg/L,SC为3.16 mg/L。因此,Zn2+对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强于Mn7+。随着水体中Zn2+与Mn7+浓度的增加,幼参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和累积速率总体呈升高趋势,而富集系数呈降低趋势,Zn2+的富集作用强于Mn7+。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2009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Hg、As的含量,平均含量为Cu 27.88 mg/kg、Pb 22.98 mg/kg、Zn 95.88 mg/kg、Cd 0.178 mg/kg、Cr 41.01 mg/kg、Hg 0.031 mg/kg、As 11.40 mg/kg.空间分布上,Cu、Pb、Zn、Cd、Hg、As 6种重金属含量均在杭州湾北部及长江口南汇交界处呈现最大值,而Cr在调查海域的东部逐渐向近岸海域递减.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同时采用Hakanson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表现为轻微.7种重金属元素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潜在生态综合危害的大小贡献顺序为:Cd>As>Hg>Cu=Pb>Cr>Zn.Cd的Eir值对RI值的权重贡献最大,即Cd表现为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Cu2+对日本沼虾幼虾的急性致毒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Cu2+浓度为0.000 5 mg/L、0.005 mg/L、0.05 mg/L时,日本沼虾幼体在54 h内均能够正常存活;Cu2+浓度为0.1 mg/L时,只有部分沼虾幼体中毒致死.而当Cu2+浓度超过0.25 mg/L时,日本沼虾幼虾在48 h内致死,并出现鳃变兰、肝脏变黑的现象.随着Cu2+浓度增大,日本沼虾幼虾存活的时间变短,肝脏和鳃的中毒颜色变深.日本沼虾幼虾48 h的半致死浓度为0.268 mg/L,其安全浓度为0.026 8 mg/L.  相似文献   

9.
天然吸附材料在废水重金属离子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几种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天然吸附材料,并与活性炭对照,得出了壳聚糖是吸附性能最好的吸附剂,其吸附Hg2 、Cr6 、Cd2 、Cu2 和Zn2 的能力分别为815、273、250、222、75 mg/g;沸石吸附Pb2 与Cd2 的能力分别为175、137 mg/g;废污泥吸附Pb2 、Hg2 和Cr6 的能力分别是1 030、560、540 mg/g;木质素吸附Pb2 与Zn2 的能力分别为1 865、95 mg/g。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几种常见重金属 (Cu2 、Zn2 、Cd2 )对丰年虫、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无节幼体趋光反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 :1) Zn2 、Cu2 、Cd2 对丰年虫无节幼体的 2 4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310 .36、34 .61和 2 0 1.8mg/ L.而 Cu2 、Zn2 浓度分别为 2 .0 7、19.86mg/ L时 ,幼体的等效趋光值即降到对照组的 5 0 % .2 ) Cu2 、Cd2 对长毛对虾无节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0 .0 31、0 .180 mg/ L.而 Cu2 浓度为 0 .0 0 3mg/ L、Cd2 浓度为 0 .0 0 4 mg/ L时 ,即使幼体的等效趋光值降为对照组的 5 0 % .3)Zn2 、Cu2 对斑节对虾无节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0 .5 0 6、0 .0 2 6mg/ L.而当 Zn2 、Cu2 的浓度分别为 0 .0 0 7和 0 .0 0 2时幼体的等效趋光值即降为对照组的 5 0 % .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nO2-TiO2光催化剂,用番红和结晶紫水溶液作为模拟染料废水,研究催化剂用量对番红和结晶紫溶液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以及H2O2在SnO2-TiO2光催化剂在降解染料废水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SnO2-TiO2复合光催化剂对番红和结晶紫有一定的光催化降解作用;加入0.1500g SnO2-TiO2复合光催化剂时,番红的降解率最高,在紫外光照射180min后降解率可达到40.86%.加入0.0500g SnO2-TiO2复合光催化剂时,结晶紫的降解率最高,在紫外光照射180min后降解率可达到61.37%;加入适量的H2O2,可以使染料废水的降解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报道用叔丁醇和氢溴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溴代叔丁烷的实验研究,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其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其最佳合成条件:叔丁醇:氢溴酸:浓硫酸为8:14:7(体积比)时,温度控制在30℃-35℃,其产率达到67%。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3df,2pd)水平上,全优化得到了H2O2线型和分叉型两种异构体的平衡结构.对可能发生的分子内原子迁移过程异构化的过渡态进行了考察,并采用内禀反应坐标(IRC)加以证实.计算结果表明,从能量角度看,线型的HOOH为稳定构型.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表明,分子内的原子转移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并且速度很慢.  相似文献   

14.
在亚甲基双膦酸四异丙基酯CH2[P(O)(iPrO)2]2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一种新的配合物[Zn(2,2-′bipy)3]2Cl4.H2O,并用红外光谱和X-ray单晶衍射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在反应中CH2[P(O)(iPrO)2]2并未参加配位,但却起到了催化、诱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铂电极为基体,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铁氰化钴修饰电极,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H2O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该电极对H2O2具有催化作用;在4.9×10^-5~1.1×10^-3mol/L范围内,峰电流与H2O2的浓度呈线性关系(R=0.9986),检出限为1.3×10^-5mol/L。  相似文献   

16.
以H2O2为催化剂,考察了无机盐的加入对H2O2催化脱色甲基橙溶液的影响。结果表明:KBr对脱色反应有促进作用,而且KBr的加入量存在最佳值;Na2CO3的加入在实验范围内对脱色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加入量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Na2SO4的存在对甲基橙的脱色反应没有影响。K2S2O8和H2O2之间存在加和作用。KBrO3和KIO3的存在对反应有抑制作用。KIO4与H2O2共存在暗态对甲基橙就有很好的脱色效果,而且H2O2的量有最佳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氯氮卓在luminol-H2O2-NaOH体系中的化学发光行为,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了氯氮卓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11×10^-11~8.35×10^-10mol/L内氯氮卓浓度与发光信号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79×10^-12mol/L,重复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9%(Cs=3.34×10^-10mol/L)。该方法被成功用于梨汁中氯氮卓含量的分析,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对法院毒物检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SnF2标准生成Gibbs自由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aF3单晶(掺杂)作为固体电解质,在多次抽空充氩气的操作箱内,将Pb,Sn磨细过筛,按照4∶1的比例分别将Pb,PbF2,Sn,SnF2混合并压成片·Pb PbF2为参比电极,Sn SnF2为工作电极,银丝为电极引线组成工作电池·电池的结构为:(+)Ag|Pb,PbF2|LaF3单晶(掺杂)|Sn,SnF2|Ag(-)·用高阻数字电压表准确测定了电池在293 15~353 15K范围内的电动势·以两种PbF2标准生成Gibbs自由能数据和电池电动势为基础,计算得到SnF2标准生成自由能同温度的关系·电池电动势测量的实验误差远远小于PbF2标准生成Gibbs自由能数据中所给定的误差,采用两...  相似文献   

19.
用二带G-L模型研究了非磁性超导LuNi2 B2C和Yni2B2C的相干长度ξ(T)、速率vc(T)、伦敦穿透深度λ(T)和临界电流密度j(T)在Tc附近对温度T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获得了以P2O5为成核剂的Li2O-Al2O3-SiO2系统基础玻璃,通过差热分析确定了使该玻璃微晶化的热处理条件,并获得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Li2O-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晶化试样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热处理制度对玻璃的析晶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P2O5为成核剂,采用不同热处理制度能获得Li2O-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在析晶初始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析出β-石英晶体,但晶体生长缓慢,结晶程度低;提高晶化温度,析出β-锂霞石和β-锂辉石晶体且晶体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