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帝山林区油松天然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关帝山林区不同立地条件油松天然林的生长过程,探讨其生长规律。进而为大面积营林,提高油松林生产力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通过在关帝山林区采用建立标准地,选取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的方法,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天然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松天然林胸径生长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为科学管理经营红松天然林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采用地统计学、方差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对白河林业局的红松天然林胸径生长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海拔、坡位、坡向和坡度等地形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研究区内红松天然林胸径生长变异系数为0.6,属于中等变异性,其空间变异特征最适合用指数模型来描述,且模型拟合度高; 红松天然林胸径生长在0~4 230 m范围内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 运用普通线性回归(OLS)与地理加权回归(GWR)方法建立基于地形因子的红松天然林胸径生长模型,预测结果显示,GWR方法较OLS方法提高了预测精度。【结论】红松天然林胸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空间异质性,且会因地形因子的变化而产生差异,其中海拔、坡向对胸径的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牟顺泰 《甘肃科技》2009,25(22):175-177
应用多年来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林龄为自变量因子建立华山松天然林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的生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华山松天然林现实收获表。  相似文献   

4.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岭岗国营林场调查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24块标准地,并测定了单株平均木的各器官生物量,结果表明:应用W=a(D^2H)^b模型来估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其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各器官的生物量随年龄变化符合理查德(Richards)生长方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生物量年平均生长量在26a时达到顶峰;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24a时达293.40t/hm^2,生产力为20.78t/(hm^2.a).  相似文献   

5.
缓释肥用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缓释肥用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确定培育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合理的缓释肥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处理T0、T1、T2、T3(缓释肥用量对应为0、3、6、9 kg/m3),测定和比较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及植株N、P、K养分含量。【结果】与对照(T0)相比,不同缓释肥处理均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木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根系总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各器官N、P、K含量,改善了根冠比且以T1处理效果最佳;随着处理浓度增加,促进效应下降。动态测定表明,缓释肥处理能保持试验期苗高与地径的持续快速生长,其中地径的持续时间更长,生长后期(8月中旬后)与苗高呈现非同步性。【结论】适量的缓释肥用量能促进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发育,促进效应与改善植株N、P、K养分含量有关;缓释肥施用量以3 kg/m3较佳。  相似文献   

6.
<正>以水分平衡原理为基础,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结合黄土高原的自然特点,提出了林木耗水研究新方法——“单株平衡定期测定法”,建立了单株水分平衡计算方程。有效地实现了林木蒸腾耗水与林地蒸发量的分别测定。并以此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刺槐及主要经济林树种苹果、梨、杏树,进行了生长季耗水量测定。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林木蒸腾量,主要受土壤水分供给条件的制约,年际间随降雨量变化而增减,差异较大。反映了水分作为该区林木生长限制因子的重要作用。经测定、分析,提出了黄土高原林地土壤水分潜势的“利用创造性”理论,并指出了土壤水分“用则生,弃则失,不积累,可提高”的属性;提出并建立了“水分潜势方程“WP=△E+△O-I”。给出了运用“单株平衡定期测定法”,进行土壤水分生产力计算的“水分潜势计算方程“WP=Ps+△Wf_2-Of”,并求得了不同树种各立地水分潜势值。根据单株生物量增长值及所耗水量,求得了不同立地各树种蒸腾效率,结合水分潜势,进一步求得了不同树种各立地期望最大生产力。提出了“需水一潜势代换法”,实现了同一立地多树种蓄积量代换评价。根据径流林业思想,提出并建立了“集流一潜势”关系方程A/B=(WPs-WPa)/(P·Osp),实现了径流林业生产力的理论计算n棵出了黄十高厦治理与发展,庆肇持“保土集水,集中用水,发展高效农林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利用7种不同密度的尾叶桉人工林标准地材料,引入优势高变量因子建立密度效应抛物线式改进模型,该模型可使密度效应规律在不同立地条件及不同生长阶段得以体现。生产弹性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密度效应处于负效应阶段,当密度减少1 %时,平均单株材积增加0.452 0 %。边际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每0.06 hm2面积上增加1株林木,单株平均材积减少0000 032 m3;优势木高每增加1.0 m,单株平均材积增加0.001 006 m3。利用该密度效应模型确定不同立地条件下尾叶桉林分最优密度,得出当林分年龄等于地位指数推算的基准年龄(6 a)时(即主伐年龄为6 a),15~20地位指数尾叶桉人工林最优密度分别为1 237、1 492、1 779、2 100、2 458和2 853株/hm2。  相似文献   

8.
树高、胸径和冠幅等林分参数不但可以预测森林蓄积量、生物量、林分结构等,还是森林资源调查及经营效果评价的重要因子.建立树高、胸径和冠幅预测模型可以为森林资源质量和林木生长状况的评价提供支撑.本文以冀北崇礼山地白桦树高、胸径及冠幅的实地测量数据为基础,采用林木生长常用的4种基础回归模型和2种经验模型进行生长关系预测研究.在...  相似文献   

9.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直径生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抚育间伐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胸径(D)生长的影响规律并对其进行模拟。【方法】基于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与江山娇林场10块固定样地复测数据,建立了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与树木距离无关的长白落叶松单木胸径5年生长量预估模型,量化了抚育间伐对林木直径生长的影响。长白落叶松单木直径生长模型为基于样地效应的单水平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等统计指标和似然比检验对模型进行比较和筛选,并采用独立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当地位指数一定且林分年龄较小时,抚育间伐强度越大,林木直径生长量越大; 当林分年龄较大时,抚育间伐对林木直径生长影响不明显。同一林分中,林木直径生长量随林木径阶增大呈增大趋势。长白落叶松单木直径生长模型中显著自变量为:林木前期胸径的二次方(D2)、胸径的自然对数(ln D)、林分中大于对象木的所有林木断面积之和(B)、地位指数(I)、抚育间伐年龄(Ti)和间伐强度(Pi)。落叶松单木直径生长最优混合效应模型的AIC、BIC和均方根误差均小于一般线性模型。独立样本数据检验最优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一般线性模型的拟合效率分别为0.678 和0.624。【结论】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落叶松直径生长的最优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优于一般线性模型。模型能够较好地量化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直径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林木生长的随机性和动态性,用CAR模型自动辩识机辩知林木生长“多对多”动态系统的阶、参数。然后把得到的差分方程组变换成状态矩阵方程,在此基础上对林木生长动态进行Kalman滤波和实时预报,并给出了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1.
林权制度改革出现新问题。应建立公益林补偿制度,加快森林分类经营的步伐,加强天然林保护,取消涉及林农规费,建立合理的林业资金筹措机制,加大国有林场的改革,完善林业生产要素市场,规范林木、林地有序流转;鼓励农民自愿成立公司 农户、基地 农户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风媒授粉种子采自福建省14个成熟的柳杉天然林。在实验室和3个林场的苗圃中研究了种子品质和苗木的生长情况,发现我们所研究的大多数性状,在不同林分间或同一林分不同单株间都存在有显著的差异。一年生苗木高生长表现出高度的遗传稳定性,家系×地点互作方差分量非常小(0.38%),是不显著的。估计的家系高生长广义遗传力为0.905。  相似文献   

13.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单木高生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31株解析木数据,利用Logistic方程和4参数的Richards方程拟合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高生长模型,经检验,模型均在0.01水平上显著。对林木年龄(A)、胸径(D)、树高(H)、活枝下高(h1)、死枝下高(h2)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D、H、h1、h2等在0.01水平上有显著正相关,所拟合的活枝下高和死枝下高的模型在0.01水平上显著。研究表明:Logistic方程较4参数的Richards方程对兴安落叶松高生长的拟合效果好,它们对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高生长拟合所得模型的R2分别为0.829、0.758、0.807和0.771、0.668、0.824。以Logistic方程对优势木和被压木的拟合效果较对平均木的好。对优势木高生长模型精度检验发现,实测值与理论值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随着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林大面积减少、选育程度提高以及遗传多样性减少,有必要开展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筛选遗传品质优良的马尾松家系和单株,为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种群的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本文以74个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半同胞家系为材料,测定其胸径、树高等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将主坐标降维分析与遗传增益分析相结合筛选优良家系与单株。结果表明,马尾松桐棉种源各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化明显且家系间差异显著(P<0.05),家系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材积(0.224 5)、胸径(0.107 5)、树高(0.091 0)。采用主坐标分析筛选出8个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2%、0.71%、6.68%;从8个优良家系中筛选出23株优良单株,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为5.50%、1.88%、29.15%,选择效果显著。综上,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和单株可为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种群的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极佳的种质资料。  相似文献   

15.
以薄壳山核桃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施锌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及锌元素在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低质量分数ZnSO4促进了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ZnSO4质量分数过高时幼苗的生长反而受到抑制;用ZnSO4浸种也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效应;两种施锌方式下,随着ZnSO4质量分数的升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出"下降—增加—迅速下降"的趋势;经叶面喷施后锌在薄壳山核桃各器官中的比例大幅增加,其中以叶片富集锌的量最多,茎次之,根系最少;而ZnSO4浸种后,以茎中锌积累的量最多,叶片次之,根系最少。综合试验结果认为,以0.4%ZnSO4叶面喷施对促进薄壳山核桃幼苗营养生长及光合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对吉林省中东部白桦(Betula platyhylla Suk.)天然林进行生长性状早、晚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天然林不同龄阶的个体生长变异与各性状相关系数与年龄成正比,以15 a生的天然林生长变异、相关系数增长率最高,以后与年龄成反比,并逐渐平稳.确定白桦天然林早期选择最佳年龄为15 a,白桦天然林可用15 a胸径对40 a的材积进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7.
施肥处理对尾叶桉无性系纸浆材生长和材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6.5年生尾叶桉无性系单株材积、木片密度、纤维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加快尾叶桉生长速度;对木材密度影响甚微;对纤维长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使纤维宽度显著增加。但并非施肥量越多,生长速度越快,纤维宽度越宽。尾叶桉无性系短周期速生林木是一种优良的、有发展前途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1年生薄壳山核桃实生苗为研究材料,以盆栽加盐的方式来人工模拟盐胁迫环境,设置0(对照,不加NaCl),0.1%,0.2%,0.3%,0.4%,0.5%,0.6%,0.7%和0.8%共9个盐梯度,研究在不同盐梯度下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存活率、生长量(相对苗高生长、相对地茎生长、相对鲜质量、相对干质量)以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①0.1%NaCl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量和光合作用没有显著影响;②当NaCl质量分数超过0.2%时,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大,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量和光合作用显著下降;③当NaCl质量分数超过0.7%时,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几乎停滞,光合作用极其微弱,存活率低于22.2%.④低质量分数(NaCl质量分数低于0.4%)限制光合速率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高质量分数(NaCl>0.4%)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林木资产评估价值是关键,林木评估研究方法主要有小班评估法、总体平均评估、现行林价评估;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林木资产价值评估模型:V=∑(Ei ∑Fij×Pij)。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的生长动态和树干形质特征,为其大径材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1年生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为对象,选取9株西南桦和10株红椎样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混交林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径阶蓄积构成、干形、冠高比和树干分杈率等。【结果】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3~7年和第3~9年;红椎平均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在第4~8年,优势木胸径生长速生期从第3年开始,直至第11年仍未结束。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1~7年和第1~8年;红椎平均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主要在第3~7年,优势木树高的生长速生期在第1~7年。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0.01 m;)起始时间分别在第6年和第5年,二者直到第11年仍未结束。在造林后11年内,红椎平均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量仍处于缓慢增长期。从第4年起,西南桦平均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开始显著高于红椎平均木对应生长量(P<0.05);西南桦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分别从第5、8、5年开始显著高于红椎优势木对应总生长量(P<0.05)。二元材积模型(V=a×10-4×Db×Hc)对西南桦与红椎的单株材积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在11年生混交林中,西南桦和红椎的径阶蓄积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西南桦和红椎优良级干形的林木比率分别为67.71%和97.31%,两树种树干分杈率均低于6.0%。【结论】在中幼龄期,西南桦处于混交林上层。西南桦与红椎的"丛状行间"同龄混交经营,有利于塑造西南桦与红椎的优良树干形质和林木生活力。西南桦与红椎优势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速生期比其平均木的速生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