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对硝基苯磷酸胆碱为基质,采用N—Z—羟乙基哌嗪—N—Z—乙磺酸缓冲溶液(pH7.4)对磷脂酶C的活性进行测定。用这种方法,观察某些抗菌素及抗肿瘤药物对磷脂酶C活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增加磷脂酶C的活性;夹竹桃霉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抑制磷脂酶C的活性;几种抗肿瘤药物对磷脂酶C的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湿化学法将具有特殊晶面的立方体Cu2O原位生长在C3N4管上,得到了Cu2O/C3N4异质结.利用立方体Cu2 O的高稳定面(100)晶面改善Cu2 O的稳定性,再利用C3 N4的光催化作用共同促进光催化活性.具有特殊晶面的Cu2 O纳米颗粒尺寸较小(约300 nm),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也增大了Cu2O/C3N4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275 m2·g-1),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Cu2 O与C3 N4相比带隙较小,有助于调整Cu2 O/C3 N4复合结构的吸光范围以及价带位置.因此,具有特殊晶面的Cu2 O和C3 N4构建的异质结能有效地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迁移,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Cu2 O/C3 N4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降解四环素反应中降解率高达98%.  相似文献   

3.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正戊醇为复合乳化剂,配制了N—(α—甲基—丁醋基)马来酰亚胺的徽乳液,用过硫酸钾引发该体系聚合,得到了既定的聚合物。考察了聚合速率随转化率的变化以及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引发剂浓度增大,聚合反应速率提高,对应的斜率为0.5。根据温度对聚合的影响可得ERp约为92.8mol/L,并用PERKIN—ELMER FTIR—1710红外光谱仅对聚合物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钴、镍离子共存时,转速、萃取剂浓度、自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H 对Co~(2+),Ni~(2+)渗透系数 P 的影响,估算了 Co~(2+)迁移时各种阻力对总膜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聚乙二醇10000相转移催化合成N,N—二乙基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聚乙二醇10000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苯胺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1.50,催化剂用量1.00 g,在30 mL 40×10-2(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温度75℃,常压反应6 h,产品收率85.6%.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Kerr—Hewman—Kasuya度规的零标架表述,利用Newman—Panrose方程计算出该度规的自旋系数和Weyl标量。并利用Goldberg—Sachs定理的推论,证明了K—N—K度规是代数特殊的Petrov D型。  相似文献   

7.
用15-冠醚-5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苯胺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2.5,催化剂用量0.6g,在45mL 30×10-2(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反应温度55℃,常压反应5h,产品收率38.65%。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废弃物普通玉米芯和城市污泥为研究原料,通过碳酸钾改性、碳化方法,制备玉米芯-污泥基改性复合活性炭吸附剂。同时,探究了不同复配比例吸附剂受添加剂量、粒径、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程度,以优化复合吸附剂的复配比,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检测分析。研究表明,玉米芯与污泥的复配比为1∶3、粒径为0.83mm吸附剂受废水初始浓度影响较大,当废水初始浓度为50mg/L污泥基改性复合活性炭可适用于吸附低浓度重金属Cd~(2+)废水,实现低浓度Cd~(2+)的固化转移。  相似文献   

9.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Mg3N2)2Hm(m=1~6)团簇的可能几何结构进行优化,预测了其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H和—NH2在团簇中保持完整性,团簇可以很好地描述晶体的储氢行为;(Mg3N2)2H2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用苄基三苯基氯化磷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苯胺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2.50,催化剂用量0.60g,在35mL 30×10-2(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反应温度55℃,常压反应5h,产品收率40.4%.  相似文献   

11.
用PDF处理含Pb2+、Cu2+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废弃物—马铃薯渣制成的新型纤维(PDF)模拟处理了含重金属离子Pb^2 、Cu^2 的废水,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废水的pH值,温度等对Pb^2 、Cu^2 的吸附影响及在含有Pb^2 ,Cu^2 ,Cd^2 ,Cr^3 ,Na^ 金属离子的废水中PDF对多种混合金属离子的吸附.结果表明,PDF对Pb^2 、Cu^2 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且在多种金属离子混合的废水体系中可选择性地吸附Pb^2 .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Tb~3离子在La_2SO_6基质中的发光性质,在紫外线激发下,测量了多种不同Tb~(3+)离子浓度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荧光光谱与Tb~(3+)离子浓度的关系,并讨论了Tb~(3+)离子在La_2SO_6基质中的浓度猝灭效应。实验表明,La_2SO_6:Tb~(3+)中Tb~(3+)离子的浓度为0.007时发射的蓝光最强。  相似文献   

13.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纯的和分别掺杂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V5 、Cr3 、Mn2 、Fe3 、Co2 、Ni2 、Cu2 和Zn2 )的TiO2纳米粒子,以甲基橙的光催化氧化评价纳米粒子的活性,借助XRD考察掺杂对TiO2相变及粒径的影响,探讨金属离子的物化性质与其对TiO2性能影响的关系,研究掺杂改性的机制.结果表明:除Cr3 外的其它离子掺杂均能提高TiO2活性且最佳掺杂量相近,反应过程中V2O5析出使0.1%V-TiO2活性逐渐降低;掺杂均能轻微抑制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对晶粒长大轻微抑制或无影响;离子适中的Ea/r及全充满或半充满的电子构型均有利于TiO2活性提高,两者谁占主导地位随掺杂离子不同而不同;离子化合价高于 4时高化合价对催化剂活性的正效应能完全克服不适的Ea/r与电子构型的负效应.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掺杂对TiO2活性的影响由金属离子的Ea/r、电子构型及价态共同决定,与掺杂对TiO2结构相变和粒径的影响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对锰氧化还原菌Exiguobacterium sp·MB4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菌种Exig-uobacterium sp·MB4具有较强的胞外酶锰氧化还原活性。在20~25℃,pH中性偏碱条件下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酶活力。最大反应速度为6.13mg·mL-1.min-1,米氏常数KM为155.8mg·mL-1。Fe2+、Al3+、Mg2+、Cu2+和Zn2+对锰氧化还原菌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Hg2+明显抑制菌株Exiguobacteriumsp.MB4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以NH_4Cl作助熔剂,合成了一系列的Li~+,Na~+,K~+碱金属离子作电荷补偿剂Eu~(3+)激活的碱土金属偏硅酸盐发光体,实验结果表明,电荷补偿剂的改变的会显著影响发光体的形成温度,发光强度。用Na~+、K~+补偿Eu~(3+)电荷时,发光体的形成温度分别须高于相应Li~+补偿时的40℃、60℃。相同组织的发光体中,以Li~+补偿Eu3~+时发光强度最大。基质不变,Li~+,Na~+,K~+的改变,不会影响发光体的激发光谱,发光光谱形状和波峰位置,对基质晶体结构参数也无显著影响。本文给出了数种Li~+,Na~+,K~+补偿Eu~(3+)时MSiO_3发光体(M=Ba,Sr.Ca)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及d值;本文的实验结果对类似RE~(3+)发光体的合成及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锰氧化还原菌生理生化和酶活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锰氧化还原菌均具有异染颗粒(Poly-p)和类脂粒(PHB),易形成菌胶团,适于在贫营养水环境中生长.在10~15℃,pH中性偏碱条件下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酶活力.Fe~(2+)、Al~(3+)和Mg~(2+)对锰氧化还原菌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其中Fe~(2+)促进作用最为明显;Cu~(2+)和Zn~(2+)对不同菌株酶活力的影响具有选择性;Hg~(2+)对多数锰氧化还原酶无促进作用,明显抑制菌株Exiguo-bacterium sp·MB4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298K,使用了最小象变换周期边界条件,进行了在最小象元中包含100个水分子的 Mg~(2+)水化 Monte Carlo 模拟.能量计算采用两体近似,对 H_2-H_2O,Mg~(2+)-H_2O 相互作用,分别使用 CF 模型和由 Dietz 等人导出的作用势解析式,还考查了径向分布函数 RDF(R)以及连续积分配位数 n(R),清楚地得出第一水化层由6个水分子构成.  相似文献   

18.
以草酸过氧钒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研究了α-蒎烯的氧化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价态V5+与草酸形成的双过氧配合物催化剂,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8.0%、反应温度40℃、丙酮溶剂中反应8h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达到68.7%,主产物马鞭草烯酮的选择性为34.9%.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锌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锌(Zn^2 )处理玉米种子,研究对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2 浓度高于50mg/L时,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系长度、根体积和株高随Zn^2 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根系和土地上部生物量在Zn^2 浓度为5mg/L时达到峰值,而后随Zn^2 浓度的增加,植株干重减少.随Zn^2 浓度的增加,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根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ACO)和多酚氧化酶(POL)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Zn^2 浓度为5mg/L时显著高于对照,随Zn^2 浓度的增加,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