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普查本底数据,以敦煌市2009-2014年沙化土地变化情况,分析该区域沙化土地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敦煌市沙化土地在局地间有所逆转,程度有所减轻,植被覆盖率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海南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以1987年海南植被类型分布图、1988年河南省土壤侵蚀图和1998年的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综合GIS参与监督分类及目视判读的方法,以GIS为工具提取生态因子信息并按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比,并以海南西部部分地区为例,进行了海南西部地区土地沙化/土地退化研究,表明海南生态环境质量由中部向外依次降低,森林生态环境好,部分园林和农田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土地沙化/土地退化在向着恢复逆转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沙化过程对土地质量影响很大,沙化过程动态监测是了解沙化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以1991年、2001年和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通过荒漠化差值指数法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绿洲20年间沙化土地进行动态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Albedo-NDVI特征空间荒漠化监测模型对于沙化土地分级便捷可行; 1991年至2011年间格林滩绿洲重度沙化土地和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轻度沙化土地和非沙化土地有所增加;中度沙化土地和重度沙化土地之间相互转化,且与其他类型土地之间也存在相互转移,主要转出为轻度沙化土地。研究区东部林地面积明显增加,南部和北部中度沙化土地逐渐转为轻度沙化土地,研究结果对当地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地区遭遇的沙尘暴,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植被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日益扩大,是形成这种恶劣天气的重要原因.当前,如何构筑绿色屏障,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已引起全社会的注意.笔者由此联想到,防止人们思想上的"沙化",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黄齐  张聃  曹昀  郑林 《江西科学》2010,28(3):333-335,385
湿地松是一种适合沙化土地生态系统重建的先锋植物。因其耐旱、耐贫瘠和固沙能力强等特性被在沙地广泛引种。通过对其生态学特性以及在沙化土地中的适应性的分析,认为外来物种风险、单一物种造林、病虫害威胁、菌根缺乏等问题是制约湿地松在沙化土地恢复中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沙化土地湿地松恢复对策:(1)进行生态学引种试验和风险评价;(2)进行群落调控,避免物种单一化;(3)加强科学管理,防治病虫害;(4)接种菌根菌剂,促进湿地松生长。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历史上林草丰美绿荫遍地,由于人为原因造成了今天的水土流失和沙化严重.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核心是恢复和建设植被.因此,必须了解西部生态的历史变迁和植被基础状况.  相似文献   

7.
干旱河谷区与石漠化荒地、沙化区等同属困难立地区,其植被恢复已成为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川西干旱河谷区地形和气候环境复杂,植被恢复限制因子多,关键技术和理论的突破已是瓶颈问题,急需得到进一步解决.本文通过对川西干旱河谷区的形成过程、立地条件、植被演替趋势、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历史上该区域植被恢复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从恢复植被物种选择、灌溉方式、整地方法、栽植技术、管护等角度提出该区植被恢复适宜模式,为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卫星遥感技术在河北坝上土地沙化调查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坝上西部地区土地沙化的调查研究。对调查区的土地沙化现状及沙化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沙化治理对策。通过多时相对比研究,得出了坝上西部地区土地沙化总体向轻、缓方向微弱发展、局部加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晋北地区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形势严峻.分析了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论述了晋北地区土地沙化形成的干旱、多风、丰富的沙物质三大自然因素和人口压力、不合理的工农业活动两大人为因素,提出了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草原植被退化与气候波动跨学科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演变动态、系统的观点出发,以不同的时空尺度相配置民,对气候波动与地表植被盛表变化的关系、植被退化、土地沙化发生的地质历史过程和现代过程,气候的干湿波动与革原植被群落演替的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与这种周期性气候波动相适应,在弹性限度内有效遏制环境熵增所采取的对策,以延缓草原植被环境系统的退化进程,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荒漠化态势及其防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退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有近1/3的土地处于荒漠化. 扭转荒漠化态势应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 防治荒漠化需要科学地恢复和重建这些地区的自然植被,植树种草要遵循植被演替和生态学规律,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要适度开发利用,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地区主要荒漠有毒灌草名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据研究献记载和实地考查,列出了中国西北地区16科73种主要荒漠有毒灌草的名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荒漠有毒灌草的资源状况,其生物学,生态学和固沙机制及综合开发利用的成果,提出了培育和综合利用荒漠有毒灌草资源防治荒漠化,应用新技术对有毒灌草中毒性成分进行研究及开发利用,使综合利用有毒灌草工程成为具高附加值的新沙产业,且使荒漠化的治理与发展当地经济可能形成相互促进、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并就该途径在荒漠化治理及发展我国荒漠化地区经济等方面的意义及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黄土高原泾河小流域植被覆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各种生境条件下最好自然植被覆盖为标准建立了小流域潜在植被覆盖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对流域植被退化状况和植被生态恢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泾河小流域植被退化相当严重,占流域面积60.06%的流域上中游宜林地区现仅保存森林和疏林共53 350 hm2,其66.93%已退化为其他植被覆盖;占流域面积39.94%的中下游宜灌草地区有150 250 hm2退化为植被覆盖稀疏的荒草地,此外还有79 500 hm2的各种植被覆盖类型被开垦为各种类型的农业用地,植被生态恢复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5.
围绕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国家重大需求,针对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群落稳定性差、土壤生态功能恢复滞后、生态治理成效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依托广西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我们开展了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适应性修复研究,提出了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西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Landsat TM/ETM卫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对景观斑块面积、分离度、破碎度、分形维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的计算,对我国典型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宁夏盐池县1991-2000年生态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县生态景观的基质是草地,景观格局始终呈农牧交错结构;耕地斑块面积减少,但分离度和破碎度增加;草地斑块面积增加,但中高盖度草地斑块面积大幅度减少,低盖度草地斑块面积大幅度增加,草地质量退化严重;林地斑块面积增加,但连通性不够明显,防护林廊道尚未形成;沙荒地斑块面积有所减少;居民工矿建设用地略有增加;各类型景现斑块面积增减变化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高盖度草地、低盖度草地、耕地、林地、极低盖度草地、沙荒地、居民工矿建设用地.总体看来,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有所改进,但改进幅度不大,政策引导和人为活动是本地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风蚀荒漠化地区土壤质量演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维系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通的重要环节。目前,在风蚀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重建过程中,土壤质量的修复问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推动风蚀荒漠化地区土壤质量特征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较大进展和丰硕成果。但是,总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内容大都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而基于土壤质量特征影响因素的系统总结还不多见。因此,笔者基于风蚀荒漠化地区土壤质量特征变化基本过程的系统分析,从风力侵蚀、荒漠植物、荒漠动物和人类活动等4个方面构建和丰富风蚀荒漠化地区土壤质量特征研究体系,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明确现有研究的不足,预测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认为风蚀荒漠化地区土壤质量特征研究应在土壤质量变化的基本过程与机制、土壤质量与荒漠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的耦合关系两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2000,2003年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通过遥感和GIS技术,据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结合土地覆盖/利用转移矩阵,剖析了黑河分水3年来额济纳地区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变化、空间变化、质量变化等特征,对分水前后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定量测算和对比.结果表明:水资源驱动下额济纳绿洲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确有好转,各植被覆盖类型面积均有扩展,总计增长11.9%;植被覆盖度提高,盖度集中区间迁移趋向主要由[0.0,0.05]转换至[0.05,0.30],比例为13%;空间演变为绿洲外围的低覆盖度植被大量生长,绿洲三角洲枯败的荒漠河岸林植被恢复生机,大面积水域重现;河流廊道区恢复效果好于外围区域.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沙漠化发展的预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内蒙古地区人口牲畜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的预测模型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研究了内蒙古地区沙漠化土地发展的原因、趋势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沙化、改善生态环境的设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对长岭县封围禁牧后的盐碱地植被人工干预恢复的3 a试验结果和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地羊草、柽柳、白刺和引种的紫花苜蓿、枸杞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是盐碱地植被人工改良的首选品种.在人工封围禁牧、种草和栽植灌木等措施下,3 a中植被覆盖率由不到40%上升到80%,经济价值较高的羊草植被面积上升了21%.在人工干预盐碱地植被恢复进程时应本着循序渐进的方法,先种草、再种灌木、最后种乔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