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弟吴宗教源流》是一部研究吐蕃历史文化方面比较重要的藏文史籍,深得当今藏学界的青睐,已成为研究藏族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文章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就《弟吴宗教源流》对吐蕃远古史、吐蕃史、史学史及分裂割据时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史料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从考古发现资料与历史献资料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吐蕃时期动物殉葬习俗,及所反映出的吐蕃王朝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首先对藏族神话的几种类型进行分析,认为在藏族远古神话及各种传说中表现出神权历史观,而在神权历史观中又混和着历史循环论和进化论思想。其次在历史献学的角度出发,对敦煌吐蕃历史书,诸如《吐蕃大事记年》进行分析,认为吐蕃时代的一些历史书在历史学指导思想和方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系并且形成初步的传统范式,历史观也从刘权历史观转变为具有人主义倾向的历史观,最后作认为从所见到的吐蕃时期的一些历史献来分析和推断,至少在吐蕃王朝中期以后,其宫廷中的官与学对待历史的观念较之以往的那种神权历史学应该产生极大的飞跃。他们已充分认识到“人事”,前人的行为及活动对后人所具有的意义,对于历史的价值问题,他们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套看法。在撰写历史时,严谨、准确的风格以及挥洒自由的笔表明吐蕃的历史学家基本摆脱了神话时代那些古老的宗教束缚和社会禁忌,显示出他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客观的,轻松的。  相似文献   

4.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西藏文明的象征。在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布达拉宫的建筑规膜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试图从吐蕃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中提取有关布达拉宫的零星记栽,分析自吐蕃时期布达拉宫建筑规模的变化,为还原布达拉宫的原貌提供一些历史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吴晓楠 《科技资讯》2010,(35):240-240
缠枝婴戏图浮雕是宗教在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与我国传统文化的长久融合,由原本的外来宗教向汉化佛教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石刻艺术作品。宋代,佛教世俗化景象进入非常成熟的时期,不管是宗教理念或教义,还是宗教艺术的表现,都渗透着世俗化的元素。本文通雕所蕴含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青藏高原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一批精美的吐蕃时期金银制品陆续被发现。这些吐蕃金银器虽然形制、风格各异,但大都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内涵。从中可以窥见来自西藏本土、中原唐王朝、北方草原地区和青海吐谷浑民族的文化因素相互交融,是吐蕃时期青藏高原与其周边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真实写照,为探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进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提供了考古学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吐蕃大臣名号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汉文史籍中记载了众多吐蕃时期的历史人物生平及名号,但汉文所载名号与藏文实际名号差异较大,给藏族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根据古代汉藏著名史籍及吐蕃语言特征、汉藏翻译规律等,对古代汉文史籍中吐蕃大臣名号的由来及变化进行考证,以利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巴採·巴桑旺堆先生是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国际藏学研究会理事、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五度出访,为奥地利科学院、美国纽约哥伦毕亚大学的访问学者,现系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多年来,他致力于藏族古代史的研究,尤其在吐蕃非王室墓葬、古代石刻碑文研究和史料整理翻译方面,成果显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巴採·巴桑旺堆先生认为,在西藏境内发掘吐蕃时期的苯教文献尚属首次。从该文献的内容、书写及语法特点而言、对研究古代苯教仪轨和相关历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巴採·巴桑旺堆先生是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国际藏学研究会理事、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五度出访,为奥地利科学院、美国纽约哥伦毕亚大学的访问学者,现系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多年来,他致力于藏族古代史的研究,尤其在吐蕃非王室墓葬、古代石刻碑文研究和史料整理翻译方面,成果显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巴採·巴桑旺堆先生认为,在西藏境内发掘吐蕃时期的苯教文献尚属首次。从该文献的内容、书写及语法特点而言、对研究古代苯教仪轨和相关历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巴採·巴桑旺堆先生是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国际藏学研究会理事、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五度出访,为奥地利科学院、美国纽约哥伦毕亚大学的访问学者,现系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多年来,他致力于藏族古代史的研究,尤其在吐蕃非王室墓葬、古代石刻碑文研究和史料整理翻译方面,成果显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巴採·巴桑旺堆先生认为,在西藏境内发掘吐蕃时期的苯教文献尚属首次.从该文献的内容、书写及语法特点而言、对研究古代苯教仪轨和相关历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丹阳六朝陵墓石刻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威望的杰出代表,也是镇江六朝化宝库中蜚声中外的艺术瑰宝。改善优化六朝陵墓石刻周围环境可以预防自然风化,增强物保护意识,将会有效地遏制打击对六朝陵墓石刻的破坏行为。对其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有利于镇江的历史化名城建设和进一步发挥六朝陵墓石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古藏文khrom字的内涵,学界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介于有新材料的发现,该词汇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文章借助《吐蕃兵律》对该词汇做了详细解读,认为该词最原始的含义为“军营”“行军营”。随着吐蕃社会发展,军事活动日益展开,该词的外延不断扩大,尤其在统治敦煌及其后一段时期内,随着与当地人及其他民族间密切的交往交流,使得khrom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最终演变为“在军事占领区具有行政权和军事权的一级军政合一的统治机构”。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文史籍与金石铭刻、敦煌文书、藏文古籍一样,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古代历史、远古宗教、民族关系等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准确掌握汉藏史籍中吐蕃历代赞普的名号及其由来,在藏族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史料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对古代汉文史籍中吐蕃历代赞普名号的由来及其变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考证,同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黔桂界邻地区至今存留大量摩崖石刻,其中少部分反映了历史时期该区域驿道经济情况。古代驿道与西部边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黔桂界邻地区古驿道线路为跨域经济贸易活动和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历史文化遗存的摩崖石刻,成为黔桂界邻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5.
《西藏大学学报》2014,(6):203-204
古代藏族氏族部落的迁徙、内部整合与分化是古藏文吐蕃地名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民族史视野审视古藏文吐蕃地名、部落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同时与唐朝及其他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和政治地理格局演变有密切的关联。吐蕃地名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符号,对以后藏族地名文化产生了比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和直接的影响,要了解吐蕃时期地理历史语言,可从地名入手从事论证研究。同时,想考证近代藏族各类地名的来源含义,也可以从吐蕃地名查找其根源。  相似文献   

16.
太白岩既是万州独有的风景名胜,又是文化胜地,其上石刻众多,既有古代名人游记题刻,又有现代名家书法碑廊,其中蕴涵了声富深厚的宗教文化、旅游文化、抗战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吐蕃的一代女王赤玛伦和一代女皇武则天近乎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她们分别是吐蕃和唐朝的女政治家。文章以藏、汉文历史资料为依据,通过对赤玛伦和武则天生平主要事迹的比较、叙述,分析了她们的异同点,重点论述了她们摄政或主政时期为唐蕃友好关系的发展、汉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做出的历史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8.
吐蕃的一代女王赤玛伦和一代女皇武则天近乎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她们分别是吐蕃和唐朝的女政治家.文章以藏、汉文历史资料为依据,通过对赤玛伦和武则天生平主要事迹的比较、叙述,分析了她们的异同点,重点论述了她们摄政或主政时期为唐蕃友好关系的发展、汉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做出的历史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9.
唐朝时期,吐蕃的社会文化正在悄然地发生变迁。民众的迁徙是其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吐蕃不仅在和平时期积极学习外来文化,而且在战争时期也与汉族接触融合,不断吸纳汉文化。这些促进了吐蕃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著名学者巴揉·巴桑旺堆先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中国民族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藏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从事藏族古代史、吐蕃墓葬、古代石碑、古藏文写本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巴探·巴桑旺堆先生的采访,我们对古代藏文石碑或石刻文字的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