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位于黄土高原和西北干旱区过渡带的兰州地区,在晚新生代发育了一套风成红黏土和冲积—河湖相沉积.这套地层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磁化率等一些磁学参数在细节上可能反映成壤作用强弱,但在大的趋势上大致反映干旱化,在长尺度研究中可作为干旱化的指标.S-300mT等另一些磁学参数主要反映赤铁矿质量分数,与红度值明显相关,因此同红度一样可作为温度的指标.底部冲积一河湖相沉积中黏土的主要载磁矿物是磁铁矿和赤铁矿;中下部红黏土沉积的主要载磁矿物是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可能含针铁矿;中上部红黏土主要的载磁矿物是磁赤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可能含针铁矿.利用岩石磁学恢复的古环境表明,兰州地区在8.35~7.2 Ma是一个较为温暖的以冲洪积和河湖相为主的沉积环境;7.2~3.5 Ma主要为干陆地环境,同主体黄土高原一样接受粉尘沉积;6.3 Ma风尘沉积在沉积物中开始占主导地位;5.2 Ma兰州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急剧干旱化,可能伴随着快速降温;3.5 Ma开始的青藏高原运动A幕使兰州盆地瓦解,并于1.4 Ma开始接受黄土沉积,成为了黄土高原的西缘部分.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拱王山冰蚀湖(3579ma.s.l.)相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沉积物的磁化率进行实测研究,并与黄土、非冰川作用区的湖相沉积物相互校验,结果显示:冰蚀湖相沉积物的质量磁化率变化幅度大,老碳房剖面磁化率值介于 1.40~6.3333μm3·kg-1之间;频率磁化率普遍偏低,介于 0.011~0.2688 (μm3·kg-1)之间。对影响冰川作用区磁化率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阐述了运用磁化率变化反演环境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结合光释光测年和文化遗迹的断代技术,在系统测试甘肃天水师家崖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磁化率和粒度基础上,分析天水黄土-古土壤的沉积学特征和成壤演化特征,揭示天水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师家崖剖面是典型的风成堆积的黄土剖面,全新世剖面中粒度组成主要以粗粉砂(16~63μm)和细粉砂(2~16μm)为主,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54.9%、20.3%,其次为黏粒和砂粒;粒度参数显示,粒度组成较均一,分选性较好,峰态呈中等,偏度属正偏型.黏粒、细粉砂、黏粒/粗粉砂和磁化率在古土壤层出现高值,在黄土层为低值;而粗粉砂变化趋势相反.天水地区全新世时期气候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全新世早期(11 500~8 500 aBP)气候温凉;全新世中期(8 500~3 100 aBP),气候总体上温暖湿润,但并不持续稳定,其中7 000~6 000 aBP出现气候波动;全新世晚期(3 100 aBP以来),气候又进入一个相对温凉少雨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磁性参数的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岩石磁学研究中常用的能够指示环境变迁和气候变化的几种磁性参数及其组合。研究表明:磁化率是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之一,其值的高低反映气候的暖冷和沉积颗粒的细粗,用参数HSIRM,Bcr,HSIRM/k可以识别磁性矿物类型,较多磁铁矿的存在指示暖湿的沉积环境,反映沉积物颗粒细;而较多赤铁矿的存在则指示干冷的沉积环境,反映沉积物颗粒粗。HARM,Ber,HSIRM/k,S比(HSIRM-100mT/HSIRM)在环境监测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西部典型古土壤与黄土的磁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并详细对比了位于黄土高原西部的九州台黄土剖面的黑垆土和马兰黄土上部土层的磁学性质,初步探索了黄土高原西部黄土的磁学性质与成壤作用和气候变化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指示晚更新世以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风尘沉积物的磁性矿物质量分数总体较低,以磁铁矿为主,同时含有磁赤铁矿、赤铁矿和少量针铁矿;磁晶粒度特征介于单畴与多畴.不同土层的磁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别:黑垆土中磁铁矿和赤铁矿质量分数高,磁晶粒度相对更细,高矫顽力矿物含量少;马兰黄土上部中磁铁矿和赤铁矿质量分数少,针铁矿质量分数相对较高,磁晶粒度性质更接近于多畴,高矫顽力矿物含量多;过渡层磁晶粒度性质介于上述两段之间,总体磁学性质更接近于马兰黄土的. 相似文献
6.
西菲律宾海沉积物的岩石磁学性质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位于西菲律宾海黑潮源区的Ph05重力柱样沉积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测量,包括磁化率、非磁滞剩磁、等温剩磁,以及典型样品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特征和磁滞参数等.结果表明主要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含有少量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磁性矿物的含量变化不大,磁性颗粒以准单畴为主.磁性矿物主要为碎屑成因而非生物成囚,磁性矿物的粒度敏感地记录了近250ka来的气候变化并表现出冰期一间冰期旋回,即在冰期时磁性矿物的粒度变粗,而在间冰期磁性矿物的粒度变细.XARM/x参数与氧同位素曲线及温跃层深度等的变化具有对应性,这种对应性表明磁性矿物粒度参数可以反映上部水体的变化,从而为反演黑潮演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西菲律宾海沉积物的岩石磁学性质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位于西菲律宾海黑潮源区的Ph05重力柱样沉积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测量,包括磁化率、非磁滞剩磁、等温剩磁,以及典型样品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特征和磁滞参数等.结果表明主要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含有少量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磁性矿物的含量变化不大,磁性颗粒以准单畴为主.磁性矿物主要为碎屑成因而非生物成因,磁性矿物的粒度敏感地记录了近250 ka来的气候变化并表现出冰期-间冰期旋回,即在冰期时磁性矿物的粒度变粗,而在间冰期磁性矿物的粒度变细.XARM/X参数与氧同位素曲线及温跃层深度等的变化具有对应性,这种对应性表明磁性矿物粒度参数可以反映上部水体的变化,从而为反演黑潮演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广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土壤环境磁学和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选取广州市主城区14个公园进行采样.共采集133组样品并测试分析土壤的环境磁学数据和地球化学数据,开展土壤环境磁学性质与重金属含量的对比研究.磁学测试结果表明,土壤磁性来源以人为输入的单畴颗粒SD、多畴颗粒MD为主,组分以软磁性矿物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硬磁性矿物贡献.相关性分析表明:χARM、SIRM对Cu、Zn、Ni、Pb、Cr、Cd和Hg有指示意义;χlf对Cu、Zn、Ni、Pb有指示意义;S-比值对Cu、Zn、Ni、Pb、Cr、Cd有指示意义;SIRM/χ对Hg有指示意义;χfd%对As有指示意义.对χlf与Cu,χfd与Cu、Ni、As进行回归曲线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有效.因此,环境磁学方法可作为一种探索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的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伊犁盆地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伊犁河谷海拔高度不同的两个晚更新世黄土剖面磁化率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位于海拔1400 m处的库尔德能布拉黄土剖面,其磁化率特征与黄土高原黄土相同,而海拔850 m处塔勒德黄土剖面的磁化率特征则与黄土高原相反.对两个剖面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特征等分析研究认为,造成两个剖面S1古土壤磁化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末次间冰期土壤发育时期前者降水量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黄土环境意义的研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通过研究黄土磁化率曲线又是研究黄土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文运用便携式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现场测试了黄土的力学性能。通过具体实例,比较分析了黄土的触探曲线和磁化率曲线,探讨了这两类曲线可比性的原因。比较结果表明,黄土触探曲线不仅能反映黄土力学强度的变化,而且比磁化率曲线更细微、更精确。黄土触探曲线和磁化率曲线的良好比较性使得可以通过研究黄土触探曲线来间接地研究黄土的气候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1.
城市降尘磁性特征对比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降尘中亚铁磁性矿物的浓度较高,且以MD颗粒的磁铁矿为主,反铁磁性矿物和顺磁性矿物浓度低.花岗岩中亚铁磁性矿物(MD颗粒的磁铁矿)和反铁磁性矿物的浓度高,顺磁性颗粒浓度低.黄土中磁性矿物包括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且浓度低,顺磁性矿物浓度相对较高.古土壤中磁性矿物浓度稍高于黄土样品,晶体粒径细,SP颗粒含量高.研究表明城市降尘具有独特的磁学特征,环境磁学可以通过磁性矿物浓度、种类以及磁晶粒度定性和半定量地指示城市降尘污染. 相似文献
12.
选择了关注较少,第四纪红土分布最西界——四川成都平原中的一个第四纪红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结合色度和常量地球化学元素指标,探讨磁学参数的环境指示意义,探寻适用的气候代用指标.结果表明:(1)成都地区第四纪红土剖面经历了细粒亚铁磁性矿物转化分解、剖面整体呈低磁性、磁性矿物主要为反铁磁性矿物、磁性颗粒以假单畴(PSD)和多畴(MD)的粗颗粒为主.(2)剖面弱网纹层成土强度较弱、亚铁磁性矿物含量较高、磁性较强、磁性矿物粒径较细;典型网纹层成土强度较高、磁性较弱、磁性颗粒较粗.(3)剖面土壤发育序列的CIA、磁学特征的变化指示了当地气候趋于冷干,且不及同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暖湿.(4)反映剖面反铁磁性矿物的赤铁矿、针铁矿信息的色度参数与CIA对应良好,可以作为南方地区古气候变化研究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黄土-古土壤-红黏土序列完整记录了7.5 Ma以来东亚季风演化历史。黄土-古土壤的低频磁化率已成为东亚夏季风演化的代用指标之一,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全球对比。虽然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成土观点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磁化率与成壤强度的相关性还不是十分清楚,磁化率应用方面仍存在问题。磁化率与成壤强度、生物化学作用和古气候关系尚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西宁地区黄土的粒度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分析了西宁黄土的粒度组成特征和粒度组成统计参数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小于6(?)的粒度含量55%,大于8(?)的粒度含量22%,K(?)2.5、SKI、M(?)6.1(?)均可作为黄土、古土壤的分界指标.2.黄土的物质来源:一是青藏高原内部,其二是亚洲内陆干旱区. 相似文献
15.
新近发现的萧县黄土剖面是关于淮河北部地区黄土堆积的初次报导.野外观察表明,该剖面可划分为4层古土壤和4层黄土.对该剖面磁化率测量表明,该剖面的磁化率曲线与古土壤一黄土系列有着高度的一致性.9个磁化率阶段的划分,说明磁化率测量比野外观察更能反映物质组成和古气候的细微变化.磁化率曲线峰谷变化的特征暗示该剖面堆积过程中气候转型事件的存在,这一剖面的的发现,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地区缺少黄土堆积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塬堡黄土剖面15万年以来磁化率气候记录及黄土磁化率时空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将塬堡剖面15万年以来的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与其它气候记录信息如孢粉、有机质含量、粒度、CaCO3含量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十分吻合.文章还运用吕厚远的黄土磁化率关于降水、温度的回归方程,推算塬堡地区的古温度、古降水,其结果也较为理想.但是,黄土磁化率随地区而异,还随埋藏深度发生变化,因而利用黄土磁化率定量地恢复古环境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天山黄土粒度特征及粉尘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山北坡和伊犁盆地晚更新世典型黄土剖面粒度分析表明,天山黄土以粉砂为主,占60—70%左右,粘粒含量一般在15—20%之间。天山北坡黄土物质主要来源于其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中的沙漠,伊犁盆地黄土粉尘则来自中亚荒漠和伊犁河下游沙漠地区。形成黄土的粉尘主要是以尘暴方式搬运,且冰期和间冰期都有尘暴堆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辽南滨海地区第四纪黄土沉积物的磁化率测量和分析,发现该区马兰黄土的磁化率值不高,反映了该区晚更新世受末次冰期影响,气候条件干冷,黄土粉尘沉积速率快,成壤作用微弱;时间更早的离石黄土磁化率值偏高,反映其成土环境较为温暖潮湿,黄土粉尘堆积速率慢,成壤作用好。磁化率曲线的波动变化反映了古气候发生多次旋回变化;黄土-古土壤序列很好的指示了干冷、暖湿气候的交替,也对应了冬季风、夏季风的交替变化。根据磁化率值对古气温和古降水量的回归计算得到古气温应介于5.85℃~13.0℃(+1.5℃),古降水量介于403.22mm~735mm,其标准都低于当今水平。反演辽南滨海地区中、晚更新世时期的黄土沉积环境是比较干冷的,并且经历了多次的小规模的干冷、暖湿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西藏申扎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载磁矿物特征,为构造磁学等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饱和等温剩磁(SIRM),三轴等温剩磁(SIRM)热退磁,磁化率-温度(χ-T)曲线和NRM热退磁实验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上二叠统样品中含较多针铁矿、赤铁矿;下二叠统和石炭系样品中以磁铁矿为主;泥盆系样品中富集铁硫化物。结论该套沉积地层中具有不同磁学特征的磁性矿物共生组合,可能导致岩石剩磁获得过程相对复杂;剖面上磁性矿物组合的变化,蕴含着沉积环境演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