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通过引入熵权法和KL距离,将TOPSIS模型的改进算法应用于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旨在得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分区结果并验证该算法的合理性。以关中地区5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生长期降水量、耕地灌溉率、人均耕地面积等12个指标构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TOPSIS算法计算得出各城市农业干旱脆弱性的相对贴进度,以其作为评价依据,对关中地区5个市2005—2012年的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评价。关中各地区农业干旱脆弱性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性变化,并存在地域性差异;5个市8年农业干旱脆弱性平均值由小到大排序依次为西安宝鸡渭南咸阳铜川,整体呈现东北部农业干旱脆弱性高于西南部的趋势。TOPSIS模型的改进算法能较合理地从整体上对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时空评价,符合实际情况,为其他涉及多因素的干旱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1997年,陇南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旱。本文分析了陇南地区干旱天气气候特点的大气环流特征,以及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并对1997年的夏伏(秋)干旱与历史上的严重伏(秋)干旱年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是进行干旱灾害管理,减少干旱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回顾干旱风险评估发展的历史,综述了干旱灾害的致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以及干旱灾害风险损失研究现状,探讨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干旱致险性评估指标与方法对于干旱形成过程和机理反映不足;许多研究已注意到社会经济因素对干旱脆弱性的影响,但保险、贸易、政策等人文因素反映不足;另外,干旱风险损失在损失机理表达研究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的干旱风险研究将会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强调各学科、各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重视干旱影响机理的认识,更加关注人文因素对农业干旱脆弱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科学设计干旱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定量化干旱脆弱性、干旱脆弱性分区与干旱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孝感市7个县市为研究区域,主要从社会经济的视角筛选出最能影响干旱脆弱性程度的1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层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中各个相关因素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干旱脆弱性的评估。结果表明:孝感市干旱脆弱性程度总体水平较高,其中大悟县、孝昌县脆弱性程度最高。农业干旱脆弱性水平受经济、社会及政治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缓解干旱脆弱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及政治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共同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支出,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构建缓解干旱脆弱性的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5.
王琳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3):55-55,63
为研究特殊年份小麦条锈病在我县的流行规律,准确估计产量损失,选择特殊年份有代表性的乡镇,每乡镇选五决地,每决地采用多点取样方式,分株记载病情,测定千粒重,并对测定数据系统整理分析,初步整理出了陇西县不同区域小麦奈锈病发生程度与小麦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科技促进发展》2012,(1):77-77
小麦、玉米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巨大,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团结。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小麦和玉米生产受干旱、低温冷害等的制约更加明显,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量的稳定增长。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农作物生长状况监测,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使农业监测业务步入田间管理指导阶段,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对保持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属于技术驱动型。  相似文献   

7.
根据区域灾害脆弱性理论,农业旱灾是致灾因子干旱与农业旱灾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脆弱性的存在是农业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分析农业旱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混合BP神经网络算法,运用MATLAB实现农业旱灾脆弱性快速模拟评估,建立基于混合BP神经网络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8.
忻州旱地玉米“3414”试验肥料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旱地玉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贡献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效应,以玉米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所获得的肥料效应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2)氮磷钾单因素肥料效应均表现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量后,产量反而开始下降.(3)氮磷钾肥对旱地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钾肥贡献最小.(4)忻州市旱地玉米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每666.7 m2施用N 12.45kg、P2O5 5.53 kg、K2O 6.98 kg。  相似文献   

9.
基于MOD16A2蒸散数据产品,该文计算粮食作物生长季(4—10月)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分析江西省2001—2020年粮食作物生长季农业干旱发生时空分布特征.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利用CWSI遥感提取的农业受旱成灾耕地面积与统计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表明CWSI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赣北鄱阳湖平原和赣中吉泰盆地等农业耕地集中连片分布区的受旱程度较高,而农业耕地相对破碎化的山地丘陵区农业受旱程度较低; 3)在评估期内,2003、2004、2007、2008、2009、2013、2019和2020等年份农业干旱严重; 4)受降水季节性分配不均的影响,江西省的农业干旱主要发生在4、5和10月份.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干旱灾情数据,以县域为单位,运用受旱率及干旱灾害频率2个指标,分析了华北4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1949—2000年农业干旱灾害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华北4省农业干旱灾害受旱率52年间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度及中度以上程度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干旱灾害频率分布格局有较为明显的东西差异,高频区集中在河南省东北部、山西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及晋中地区;52年间河南省大部及山东省青岛市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从灾情记录角度识别了华北4省农业干旱灾害高发区及严重干旱年份,能够为干旱灾害的风险防范及国家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是准确预防农业旱灾风险的前提,在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调控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减轻农业旱灾脆弱性程度开展的相关研究对减少旱灾灾损极其重要。为动态评价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强弱程度,综合考虑各评价年份旱灾脆弱性的动态发展特征,通过构造联系数的变化增量函数同时借助联系数各分量动态变化的性质改进差异度系数的确定方法,构建了动态联系数与全偏确定度相耦合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方法,并实际应用于安徽省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性动态评价中。结果表明:2001—2010年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性程度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只有2001、2002、2003年为4级水平,2004—2010年均为3级水平,全市的脆弱性程度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农业系统对于旱灾的承受能力呈逐年提升趋势。上述动态评价成果显示,基于动态联系数与全偏确定度耦合的评价方法更能体现出时间变化对于旱灾脆弱性等级变化的影响,可为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防控提供科学参考,对推动农业旱灾风险定量评估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麦茎基褐腐病的发生特点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茎基褐腐病在江苏省48个县(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沿江、沿海及苏商丘陵地区(镇江)病害一般发生较重,病株率48%~90%;里下河和沿洪泽湖地区病害发生多属轻到中等,病株率10%~39%;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病害发生很轻微,病株率在1%以下,调查发现:小麦茎基褐腐病发病程度与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呈负相关,产量损失测定表明:小麦茎基褐腐病对不同小麦品种影响不一,扬麦158产量损失率较高,达8.5%,豫麦18产量损失率最低,仅0.19%。  相似文献   

13.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土壤水分是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研究保护性的耕作技术对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年限的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对提高北方旱区小麦产量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24年免耕覆盖(24y-NTS)、20年免耕覆盖(20y-NTS)、传统耕作(TC)三种处理下土壤水分和冬小麦的动态变化.用统计学方法对传统耕作与不同年限保护性耕作旱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24y-NTS和20 yNTS免耕覆盖分别比传统耕作平均增产35.05%和29.55%.丰水年份的增产率为6%和5.8%,而干旱年份的增产率高达91.3%和22.6%.证明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旱地,年限越长,土壤水分和增产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农业旱灾脆弱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旱灾的脆弱性评价是旱灾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本文从脆弱性的定义出发,明确界定了旱灾脆弱性评价的内涵,系统梳理了农业旱灾脆弱性区划评价和脆弱性曲线构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指出未来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应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未来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应该逐步从定性的区划评价研究过渡到定量研究上;2)在区划评价研究中要重点加强指标权重确立的科学性、合理性;3)在脆弱性曲线的构建中要加强对脆弱性曲线精度的验证和适用性的评价;4)综合利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精细尺度的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从风险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3个方面探究干旱风险与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关系,分析表明在风险发生前干旱风险和水资源短缺风险存在着共同的致险因子——降水量和蒸发量,当降水量持续偏少或者蒸发量持续偏高时,两者可能同时发生,并且干旱风险有可能引起水资源短缺风险;在风险发生过程中干旱和水资源短缺是属于不同的现象;而在风险发生后2种风险在损失预估方面也有所不同,干旱风险侧重于农业损失,水资源短缺风险不仅对农业,对其他产业都带来损失,两者同时发生后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提升了风险发生后的等级程度.  相似文献   

16.
选择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的乌审旗作为研究区,基于1960年代,1978,1988,2000和2008年土地覆被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建立"敏感性-弹性-压力"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近半个世纪的草地生态脆弱性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乌审旗草地生态系统大部分属于中、低度脆弱区。50年间,草地生态脆弱性经历了...  相似文献   

17.
二甲亚砜对受干旱伤害小麦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甲亚砜对受干旱伤害小麦的保护作用谭晓荣2)陈富裕1)郑荣梁②(兰州大学1)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2)生物学系,730000兰州)1981年Dhindsa[1]首次提出干旱所致损伤与活性氧(ROS)关系密切,此后许多证据表明干旱破坏了植物体内R...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作物干旱灾害损失,本研究以甘肃省春玉米为例,构建了用于春玉米干旱灾损评估的生物气象指标——DI指数,该指标由CI指数和水分适宜度构成,前者反映中长期降水和热量条件的作用,后者表征作物供水与生理需水的关系。在对该指标进行了验证分析和可行性评价的基础上,以干旱减产和生长季降水量为依据对DI指数进行了等级划分,分别表示轻、中、重、特重干旱。利用气象台站逐日降水量和气温、玉米单产和总产、发育期和生理需水量资料反演了历史逐日DI指数,计算了累积DI指数,给出玉米种植区代表站春玉米DI指数时空变化规律,对农业种植制度调整、作物布局和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华北冬小麦作物气候干旱指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农业干旱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未考虑底墒作用,不同发育期水分对产量影响不同.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数构建了华北冬小麦作物气候冬小麦干旱指数.该指数将冬小麦不同发育阶段的水分产量反应系数应用到降水距平干旱指数中,同时量化底墒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河南省卢氏县冬小麦历年干旱和减产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作物气候指标负距平百分率和减产率的相关性明显高于降水负距平百分率和减产率的相关性.作物气候冬小麦干旱指数在评估冬小麦干旱时要优于降水距平百分率,将作物和气候干旱相结合能更准确地评估冬小麦干旱,弥补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农业干旱指数只涉及气候干旱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旱灾是影响贵州山区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科学评估农业旱灾风险对抵抗干旱、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以乌蒙山区毕节市为例,在综合考虑旱灾四阶段“诱发、孕灾、成灾、救灾”特征的基础上,从水分、综合环境保水能力与用水情况、农业脆弱性和救灾保障四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在县域尺度对毕节市旱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