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总结岩石变形理论和砂箱模拟实验研究进展基础上, 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和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 对塔里木盆地腹地巴楚隆起区的高角度变形带的构造属性进行了全新的分析和解释, 认为形成隆起的部分高角度构造为大型膝褶带。巴楚隆起内的膝褶带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低反射、低信噪比, 且地震信息模糊带具有一定的宽度, 这是由于膝褶带内地层发生陡倾斜所致。根据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一定宽度的低反射带、近于平行的低反射带边界、低反射带与地层呈高角度及其钝角角分线对着挤压方向的几何学特征均表明塔里木盆地腹地巴楚隆起带内部存在膝褶带构造。  相似文献   

2.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复杂构造情况,开展了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研究。在广泛调研天山山体演化、周边地层发育、地表水流变更、地震解释剖面的基础上,以理论地质学为指导,结合研究区内头屯河三叠系—新近系的标准地层剖面、地面地质详查资料、重要地震勘探解释剖面、综合研究报告等资料,研究了喜马拉雅期齐古断褶带平面构造特征、齐古断褶带剖面构造特征,分析了齐古断褶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划分出了齐古断褶带的构造模式。研究认为: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掀斜阶段、断褶阶段、滑脱阶段和楔入阶段。为齐古断褶带下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陆丰A构造为发育在古隆起背景上的断块构造,由南、北两条断层夹持,位于断层的上升盘,其主块处于两条断层组成的断层阴影带内部,在断层阴影带内地震剖面呈现“上拉”和“下陷”的反射畸变,使得构造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正演的手段对构造畸变进行恢复。为此,建立了一系列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尝试恢复真实地下构造。分析认为,造成断层阴影区构造畸变的根本原因是断层两盘的速度变化,断距、倾角是影响下伏地层地震反射的主要控制因素。最后,通过研究模型正演结果及实钻井资料,找出了构造畸变的规律,恢复了陆丰A油田ZJ1A层顶面构造。  相似文献   

4.
六盘山盆地南部处于旋扭构造的收敛端,地表和地下构造极其复杂,构造样式认识不清成为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问题的焦点在于沙沟断阶带是否存在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体。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二维地震剖面重力正演的方法来分析构造样式。首先确定这一地区的密度分层方案;其次,根据两种可能的构造样式以X测线为基础分别建立地质模型,然后进行重力正演模拟;最后将得到的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逆冲推覆样式相比,走滑斜冲样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重力剖面更吻合。同时,综合最近的野外构造调查成果和最新地震剖面解释方案,认为六盘山盆地西南缘不存在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体,主要发育走滑构造。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构造地质学与力学的新理论--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是构造地质学和力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理论.最大力矩位于主压应力轴的土50°方向,控制强各向异性介质中褶劈理和塑性介质中韧性剪切带的形成.55±10°区间无显著力矩降,构成共轭膝褶带和伸展褶劈理形成的有利区间.该区间囊括现有天然和实验膝褶带和伸展褶劈理的全部数据,证明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有效性.最大有效力矩准则对许多长期以来难以解释的天然变形构造给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1)褶劈理的形成;(2)大型低角正断层和高角逆冲断层的成因;(3)地震反射剖面中鳄鱼嘴构造提供一新的解释;(4)变质结晶基底的基本构造型式-菱网状韧性剪切带的形成;(5)可藉以确定主应力方向和相关的运动学涡度.在地质学研究中,广泛运用摩尔-库伦准则解释断裂构造,然而,该准则不能对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低角正断层、高角逆冲断层和各向异性或塑性介质中许多构造作出合理的解释.而最大有效力矩准则可给予合理的说明,它的提出是对构造地质学和力学基础理论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以水平井感应测井资料为基础,根据Maxwell方程,从感应测井原理入手,建立感应测井三维数值模拟正演算法,引入阻尼因子,形成马奎特反演算法,利用交互式正反演方法,确定水平井井眼轨迹和地层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利用水平井感应测井曲线进行砂体顶界面反演目的。正演模拟表明:水平井中双感应能够反应的界面距离为2 m;且地层界面上下地层电阻率数值相差越大,双感应测井对地层界面信息反映越灵敏;当仪器所处地层电阻率比围岩高,则双感应能够反映的地层界面越远。利用水平井双感应测井资料采样交互式正反演该校正后的构造界面符合生产情况,弥补了由于地震分辨率不足造成构造界面误差,为油藏精细地质建模提供较为准确的砂体顶界面。  相似文献   

7.
王健宇 《科技信息》2011,(36):I0219-I0220
本文以川东北Y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震层序2为例,在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碳酸盐岩正演地层模拟研究,再现该层序的发育过程,预测台地边缘鲕滩储层的分布,并对地震层序解释结果进行检验。模拟考虑了碳酸盐生产率、侵蚀、搬运、沉积等参数的变化,模拟所需用的初始地形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根据地震层序解释结果确定。模拟的地层结构剖面与实际地震剖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模拟的沉积相分布与实际钻井结果能较好地对比。本文的研究表明,正演地层模拟为地震层序解释提供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并可对碳酸盐储层相带分布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地震反射是地层的响应,反射强度即振幅为地层界面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的褶积,反射系数是由上下岩层的阻抗差异所决定的,“亮点”形成正是由于上下地层存在较大阻抗差异。研究区目的层储层具有明显低阻抗特征,在地震上表现为“亮点”异常,为了减少“亮点”分析的多解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泥气界面反射能量最强,气水界面次之,水泥界面最弱的基本规律。结合研究区已钻井进行岩石物理分析,分析储层含气、含水后各个界面地震振幅能量特征及相对关系,并且通过实际及等效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分析,对有利目标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经钻井证实方法的有效性。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最后结合研究区自身油气成藏特征,总结归纳出适合该地区油气勘探工作中切实有效的烃检手段——振幅比值法烃检技术,为本地区有利目标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地震反射是地层的响应,反射强度即振幅为地层界面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的褶积,反射系数是由上下岩层的阻抗差异所决定的,"亮点"形成正是由于上下地层存在较大阻抗差异。研究区目的层储层具有明显低阻抗特征,在地震上表现为"亮点"异常,为了减少"亮点"分析的多解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泥气界面反射能量最强,气水界面次之,水泥界面最弱的基本规律。结合研究区已钻井进行岩石物理分析,分析储层含气、含水后各个界面地震振幅能量特征及相对关系,并且通过实际及等效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分析,对有利目标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经钻井证实方法的有效性。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最后结合研究区自身油气成藏特征,总结归纳出适合该地区油气勘探工作中切实有效的烃检手段——振幅比值法烃检技术,为本地区有利目标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精细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观测, 结合砂箱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将塔里木盆地巴楚褶皱带解释为不同规模膝褶带形成的大型背斜构造, 与断裂作用无关。新解释强调巴楚褶皱带为膝褶型背斜变形, 系膝褶带围限而形成的褶皱。该类型构造具有如下几何学特征: 带内地层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 具有一定宽度, 膝褶带两侧边界近于平行, 膝褶带与带外地层呈高角度关系, 部分膝褶带呈共轭出现。砂箱模拟实验重现了盆地腹地膝褶带发育和演化的全过程: 宽缓拆离褶皱→紧闭拆离褶皱→褶皱突起→断层调节改造作用, 模拟结果证明膝褶带是巴楚隆起形成过程的重要构造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地震会引起地表振动及破坏,同时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概率,对位于地震带区域城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是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为了探究地震带区域地质发育程度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以松潘-较场典型地震带的平武县为例,从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地震带发育特征、土壤植被、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六个方面选取地质灾害的诱发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信息量-AHP和信息量-随机森林(RF)三种评价模型对平武县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信息量-RF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优于其他两种模型,ROC曲线精度评估信息量-RF模型的AUC值(0.991)高于信息量模型(0.931)和信息量-AHP模型(0.920),说明基于信息量耦合随机森林的综合易发性评价模型更适用于地震带地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板桥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油区构造解析方法对新生代断裂构造活动及 控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桥凹陷可划分为北区断裂构造转换带、中区断鼻构造带以及南区走滑变形带等3 个 构造区带,区内主控断层具有垂向分期、平面分段的活动特征,并派生出大量次级断层,组成了新生代断裂构造活动的 全貌。综合断层活动与断裂输导体系以及凹陷内油气分布特征,建立了“同生断层深浅层兼控”与“次级断层浅层伴生 控藏”两种断控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断裂是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构造带的主要构造特征。为了清楚地认识港中油田复杂断裂特征,分析不同级次断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本文依据高精度地震解释资料,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港中复杂断块油气田不同级次断层的断裂特征,并总结出了逆牵引背斜构造样式等6种断裂组合样式。在研究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基础上,总结了近平行、斜交断层夹持及断层拐弯处等6种断层控制剩余油分布模式,丰富了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二连盆地是在海面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湖盆群,共发育大小不等的50个凹陷。本项研究工作旨在通过对已出油凹陷构造模型的研究,指导新区勘探。研究中,从已出油的老凹陷出发,以断陷结构、构造发育、构造样式和构造环境为依据,划分了四种构造模型,研究了各类断陷的石油地质和油气聚集特点,指出,双断地堑式凹陷对油气聚集最为有利,单断断槽式凹陷次之,而单断断超式和单断反转式凹陷油气聚集条件较差。并指出断陷构造模型研究在新区勘探的凹陷评价优选和定凹选带方面的应用。特别地将断陷构造模型的研究成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盆地(凹陷)排队优选标准”相结合,对二连盆地新区凹陷进行了优选评价,直接指导了二连探区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讨龙门山断裂带深部结构,根据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原始资料,采用Hypo 2000对汶川大地震以及震后M≥2.0级余震进行重新定位。从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后,截止到2011年4月15日,获得了26 278个地震记录。重新定位后对结果的总结为:(1)主震发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央断裂中段的北川-映秀断裂上,余震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方向延伸,呈南北分段分布。重新定位后的到时残差为±0.35s,水平误差为±1.32km,深度误差为±5km。(2)在主震附近的映秀、理县和黑水有一条北西向的余震带与龙门山断裂带的捩断层一致。(3)在青川附近(龙门山断裂带的北端),此段成为余震密集地区,这与历史上此地很少有地震发生不吻合。  相似文献   

16.
利用Q值成像和震源分布图像方法,得到了伽师地区中、上地壳的三维Q值结构和发震时间的平面图像。结果表明:水平截面不同深度的Q值图像都存在低Q值带,主要展布方向为东西向、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与研究区的柯坪断裂、羊达曼断裂和麦盖提断裂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推测低Q值带可能是研究区的几条深部断裂;垂直剖面沿77°E的条带有大面积的低Q值区,并且在这个带的两侧Q值结构有明显差异。发震时间的平面图像显示出优势取向为北北西和北东,并且相交于余震分布的密集处,这些特征是该区域的活动构造背景。为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和油气资源的探测提供了深部构造信息。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峰庄-红井子地区地跨西缘逆冲带和天环坳陷两大构造。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对比和构造对比等识别发现该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断层,早期的逆断层位于研究区的西部,呈南北向和北西-南东向展布;晚期的正断层分布于区的中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天环坳陷的形成与长7烃源岩分布及生烃高峰期在时空上匹配,促进了油气侧向运移并成藏。古峰庄-红井子地区长9油藏发育3种类型油藏:早期鼻状隆起带成藏、西缘逆冲带逆断层成藏和晚期天环坳陷内正断层成藏。前两种类型同期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期,形成时间较早,为原始油藏;后者形成喜山期,时间较晚,属改造型油藏。晚期断层对油藏进行重新调整,造成断层下盘油藏被破坏。建立了古峰庄-红井子地区长9油藏的成藏模式,总结其成藏规律为断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异常压力和底水浮力驱动是油气运移的动力、连通宽广的砂体是油气运移的载体、泥岩和断层阻挡以及构造高点是油气运移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Assessment of time dependent seismic hazards on segments of active faul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chniques of long term earthquake forecast for specific locations. It i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quantitatively seismo geologic investigation in active faults and expresses seismic hazards of a fault segment with both the earthquak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which increases as the elapsed time increases, and the magnitude predicted. Through summing up and analyzing main technical steps in research of the recent decade, some defects in the current theory and model of this technique are pointed out. For instance, the probabilistic models for recurrence interval are based solely on the quasi periodic behavior of earthquake recurrence, ignoring behavior's diversity that possibly exists. Variability of repeated rupture dimensions in various cycles is considered inadequately in fault segmentation research, etc. It is most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 of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to reveal actual earthquake recurrence behavior and its generalities, and to update relevant models for evaluating probabilistic earthquake hazard based on the behavior and gener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