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风海 《甘肃科技》2009,25(16):150-151,168
云杉落针病是由云杉散斑壳菌引起的,经过几年连续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该病的发生规律,侵染高峰期为5月下旬-6月下旬。采取的防治措施有:(1)林木检疫:通过检疫防止疾病传播蔓延;(2)营林技术:通过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松土除草、合理施肥、幼林抚育和间伐、更换树种等可控制该病害的蔓延;(3)化学防治:用多菌灵防治2~3次,效果达90.7%;用安林Ⅰ、Ⅱ号烟剂防治2-3次,效果达84%以上;(4)综合防治:要以营林技术为主。辅以杀菌剂防治。通过剪病梢加喷农药,防治效果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2.
病虫害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巨大威胁.目前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仍以药剂防治为主,其施药方式主要是喷雾,喷雾不但费工费时,而且着药不均匀,防治效果不佳.同时,药液污染食用部分严重,有害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再者,喷雾用大量的水,喷雾后保护地内湿度增加,有诱发和加重病虫害发生的作用.针对以上情况,利用保护地密闭的特点,在药剂剂型和施药方式上进行大胆革新,用烟剂熏烟代替药液喷雾,不但提高防效,减少污染,节省开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闽侯县南屿林场的14~23年生发病的国外松种子园和试验林、用材林中,采用施肥防治、农药防治、综合防治等措施进行松枯梢病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根施或叶面喷洒硼砂、根施或喷洒多菌灵、喷百菌清油烟利、燃放多菌灵等烟剂对松枯梢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叶面喷施硼砂防效达67.5%,喷百菌清油烟剂的防效为69.7%,采用杀菌烟剂防效达66.1%;5种综合防治措施对松枯梢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达69.5%~81.5%,尤其是采用清理病枯梢 根施硼肥 根施多菌灵的措施,防治效果达81.5%.  相似文献   

4.
5%百菌清粉尘剂防治保护地番茄叶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法施药与常规喷雾法施药相比,粉尘法施药在防治保护地番茄叶霉病时对病情的控制较强,效果理想,省工,省时,5%百菌清粉尘剂的防治效果达84.5%。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棚黄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病害直接威胁着农业生产安全,有些病害同时存在时症状很相似,菜农常常由于误诊延误防治,造成大幅度减产,如黄瓜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病害)就是典型的一例。据我县井家畔、赵家山等村的实地调查,一般发病时损失20%左右,高者可达40%以上。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识别与防治。  相似文献   

6.
油菜菌核病是南方油菜籽产地为害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发病地区常年受害减产10~20%,严重发病时减产50%以上,甚至毁产。这是一种曾被认为无药可治的病害。近年来,虽然找到了一、两种有防治效力的药剂,但是,防治效果尚不够理想。为了寻找更好的农药新品种,在全国农药大田试验、示范计划的统一安排下,从国外引进一批新品种杀菌剂,由湖北、江苏、上海、湖南等省、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示范,一致认为“二氯苯基二甲(口恶)唑烷二酮”是目前防治油菜菌核病最有效的杀菌剂。根据这种药剂防治菌核病的特点,定名为“菌核利”。  相似文献   

7.
农药 失误之一 不分对象防治,见药就用。有些人一见农田、菜田发生了病虫害,因防治心切,不分青红皂白,见药就用,错误地认为“是药就能治病虫”。如用杀虫剂防治病害,用杀菌剂防治害虫,用除草剂防治病虫……,起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对策 要做到对症用药,首先要了解田间发生的是病害还是虫害;要防治的是哪种病,哪种虫,什么杂草。然后看  相似文献   

8.
用自制的两种烟剂防治落叶松球蚜,每1/15公顷用药量为1kg,烟点距离10m,43小时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51%和66.07%,平均防治效果达75.74%。  相似文献   

9.
葡萄霜霉病(plasmo para viticda)是葡萄生产上危害最严重,防治较难的病害之一。本文就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0.
选用68.78%易保水分散粒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等4种杀菌剂进行毛豆豆荚炭疽病的大田药剂试验。结果表明,68.78%易保水分散粒剂稀释1000倍的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该药对毛豆豆荚炭疽病的防效显著而且持久,在药后7d和14d时,相对防效均可达75%以上,优于其他杀菌剂。  相似文献   

11.
阿米西达水悬浮剂防治苹果病害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的仿生性杀菌荆25%阿米西达(Amistar)水悬浮剂在苹果病害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技术和定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5%Amistar SC除对嘎啦品种有药害外,对红富士、新红星、北斗、澳州青苹等6个骨干品种均无任何不良影响,使用安全;同时。25%阿米西达sc对苹果白粉病、黑星病及斑点落叶病等3种主要病害均具有显著防治效果。使用浓度1:2000~1:2500,防治效果为80%~90%;在广谱性和防效上显著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常规性的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及代森类的杀菌剂品种.应用上重点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为宜,同时与其它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等内吸性杀菌剂混用或交替用药.在以红富士、新红星等品种为主栽品种果区的无公害苹果生产病害管理体系中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有效防治小陇山林区中华松针蚧的方法,降低林间虫口存留密度,通过3a的调查研究,在掌握中华松针蚧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受害油松所处的地理条件,采用两种不同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试验,即苦参碱烟剂熏杀和噻虫啉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经两次用药量8.5kg/hm2苦参碱烟剂防治,1个月后对中华松针蚧的防治效果达到80.74%;经两次2%的噻虫啉悬浮剂1:2500倍液喷雾防治,15d后对中华松针蚧的防治效果达到89.15%。由此可见,在对该虫防治适期准确把握的前提下,应用苦参碱烟剂和噻虫啉悬浮剂均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麦赤霉病是我省大小麦主要病害,一般每隔2~3年遇到一次流行年。经两年小区、大区和大田试验,找出内吸广谱杀菌剂托布津和苯骈咪唑44对防治麦赤霉病有良好效果,可取代汞制剂“富民隆”。据大田考查,在大麦“无芒六棱”上应用50%苯骈咪唑44可湿粉1000倍,平均防治效果为91.77%,比不防治对照区增产18.13~25.71%。在小麦“矮洛阳”、“扬麦一号”等品种上,应用50%苯骈咪唑44可湿粉1000~1200倍,平均防治效果为89.53%。比不防治对  相似文献   

14.
地蔬菜灰霉病是目前我省农业的主要病害,对蔬菜产量和质量的危害程度在各种病害之首。粉尘法防治保护地蔬菜病虫害是一项新的防治技术,它可避免采用烟剂出现的高温而使农药分解且易失火,药剂降低的不安全事项以及采用喷雾出现的棚室湿度增大和药剂流失药效降低等弊病。1、试验目的进一步摸索粉尘法施药技术,与喷雾法比较,具体评估粉尘法施药技术的经济效益。2、试验药剂2.1供试药剂:6.5%万霉灵粉尘,江苏新沂农药厂生产。2.2对照药剂:(1)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试验材料及方法3.1试验基本…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有些林区用六六六杀虫烟剂防治林木病害,卓有成效。六六六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δ-六六六异构体。从26种单一杀菌烟剂混合试验中,筛选出的7种混配烟剂,对主要林木病害松针褐斑  相似文献   

16.
于2003年5月19日至6月17日,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超微可湿性粉剂和3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院办公楼前(A区)、化学实验楼前(B区)、水塘区教工宿舍周围(C区)、学院图书馆旁(D区)的九里香自粉病(Oidium sp.)进行药效防治试验。每区设70%甲基硫菌灵1000倍、75%百菌清600倍、20%三唑酮1000倍、0.2波美度石硫合剂、清水对照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喷药3次。每次喷药后第7d调查防治效果,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用0.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70%的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防治九里香自粉病,效果均优于生产上惯用的三唑酮、百菌清,平均防效达76%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不同拌种剂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以花生"泉花551"为试验材料,通过开展多菌灵、噻呋酰胺、啶氧菌酯、戊唑醇、醚菌酯、百菌清、农用链霉素等7种拌种剂对花生的拌种试验,测定并统计花生的出苗率、成苗率、发病率、发病指数及产量等指标,评价不同拌种剂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戊唑醇、醚菌酯、百菌清处理的花生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高于空白对照,且对花生叶斑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以醚菌酯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防控效果最好;噻呋酰胺、戊唑醇处理对花生锈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百菌清处理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较好。试验结果为开发并筛选出安全高效环保型的花生拌种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提高了花生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6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是贵州“贵大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一种复配杀菌剂.为了掌握该产品的防治效果,特于2005年6月14日-7月14日在何坝乡水河村进行了本试验,其结果表现为6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防治辣椒褐斑病效果达90.8%,且比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5种杀菌剂进行硬毛刷涂药处理、3次重复的田间药效试验,观察5种杀菌剂防治花椒膏药病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3%甲霜恶霉灵水剂500倍液对膏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41%、82.16%75.25%、24.91%和25.68%,43%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和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对膏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3%甲霜恶霉灵水剂500倍液对膏药病的防治效果;43%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与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差异不显著;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和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对膏药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43%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可在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土传病害是作物产量的经常性限制因素。在禾谷类生产中,某些病害在少耕制度下异常严重。因此,有利于保护土壤侵蚀的管理措施(例如减少耕作、保留农作物残体等)能导致病害发生更为严重,从而造成作物减产,这要求研究新的病害防治措施,而不能依靠农业耕作措施或轮作进行防治。生物防治是病害防治措施的一种,在中国和澳大利亚都已进行了研究。蔬菜和棉花的苗期病害一般是利用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或者病害严重发生导致毁种后重新播种。在这些病害防治方面,人们探索了生物防治措施,旨在发展安全、无残留的防治方法,本文介绍的合作研究,主要是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筛选、评价一系列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土壤细菌和真菌在中国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作用,从而建立有效可靠的作物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在两国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对象作物为小麦、蔬菜(番茄、黄瓜和辣椒)以及棉花。另外,还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以及重要植物病原菌如腐霉菌的生态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