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三农”问题已构成制约我国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既需要从实践层面也需要从学术层面对其进行学理的分析。从科技与农业、科技与农民两个维度审视了“三农”问题,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一些有借鉴作用的建议和对策,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三农”问题显得十分突出,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就“农”论“农”,必须采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只有把“三农”问题放到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中来考虑,解决“三农”问题才有希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3.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因此,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失土”问题,农业结构调整等“三农”问题人手,通过“发展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提出解决途径”的思路主线,分析“三农”的国情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限制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因素也有了较为明晰的理解,从而为彻底解决“三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我国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三农问题” ,许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笔者已在《科技导报》今年第十期“解构三农”一文中谈了看法。究竟“三农”问题难在哪里?在此通过分析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特征 ,进而剖析其难点。一、“三农”问题的长期性“三农”问题的长期性具有普遍性 ,并不是我国所独有。如英国解决“三农”问题用了近百年 ,美国用了七八十年 ,日本也用了四五十年。我国也跳不出这一规律 ,而且所需时间会更长。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9.2亿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多。过高的农业人口比重决…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与农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但目前农村教育状况难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农村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农科教结合工作等途径,从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分析和总结了当前我国存在的一些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有其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一个可以在我们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艰苦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本就“三农”问题的现状、原因做了粗浅的阐述,并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和医疗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并就如何解决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宝鸡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奋进,在为中小企业开展综合服务的同时,根据全市科技兴农的战略部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三农”提供专业化服务这一新的发展领域,在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中取得显著成效。2001年1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中心。服务创新推动农业专家大院发展宝鸡市委、市政府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解决“三农”难题工作中,突破计划经济条件下旧的农技推广体制,开拓创新,创办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在专家大院运行中,政府不直接操作,而是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交由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  相似文献   

11.
胡姞 《科技信息》2006,(2):21-22
通过对“三农”问题的内涵、形势的分析、以及解决好“三农”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使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有一个科学的、有效的、强有力的制度安排来保障农村改革,真正使农民减负增收,但现行的制度效果不明显。进行制度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事关重大、事关全局,在当前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实行“三教”(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统筹,“两教”(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结合,是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不好"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本文对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然而中国的“三农”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有加剧的趋势。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新情况,有必要对中国的农业、农村以及农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在我国将解决“三农”问题列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步入新的千年,面对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壮丽蓝图的时候,回顾上个世纪后50年中,我国“三农”问题走过的曲折而不平坦的道路,令人感慨万千;其中始于20世纪80年代妆的改革开放后的20年,由于政策对头、农民努力、老天帮忙,我国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亿万农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对我国结束农副产品短缺时代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面对未来,面对和世在即,许多影响我国“三农”问题健康发展的障碍与难题依旧存在,诸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调整中的诸多问题、管理与流通体制改革滞缓、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亟待提高等等,从基本态势上看,在新世纪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三农”问题仍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全国人民能否真正步入小康进而富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伟大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当前要解决农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不解决农村劳动力资源结构的调整问题,不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就很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制订了一系列优惠农民、发展农业、改变农村面貌的政策:减免农业税、对农村中小学实行“两免一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大扶贫力度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然而,在陕北多数农民却缺少科学种田的技能。仍然采用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方式。因此生活水平还停留在温饱线上。有不少的农民把摄取富裕的希望寄托在出外谋生之上,盲目地进城打工。  相似文献   

19.
一、认清“三农”问题形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把“三农”问题列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朱基总理最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称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上任后,面对记者坦诚提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不论是上一届政府还是本届政府,领导人的工作思路和重点,都把中国的“农民、农村、农业”即“三农”问题,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实,抓住“三农”问题就是抓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竞争…  相似文献   

20.
解构"三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什么会有“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三农”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怎么解决“三农”问题?“三农”是不是个无解方程?这些问题不仅理论界在苦苦思索 ,而且政府和基层干部也在不断探索。笔者在此谈点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一、为什么会有“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可以用一个“弱”字来回答 ,即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一个地位正在愈加相对弱化的区域。1 农民是弱势群体 ,常常成为被伤害的对象农民之所以常常成为被伤害的对象 ,就是因为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民成为弱势群体又源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民主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