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为有效提高篮球基本技术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快掌握所学技术。方法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系统设计法和教学实验法,总结篮球基本技术教学改革的经验,对篮球基本技术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和实践验证。结果经过两轮8个月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各项技术指标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最佳教学模式的建立,优化了教学结构的教学过程,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整体效应,使教授环节和学习环节相对应、相沟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加快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
将群体讨论学习法应用于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验证了群体讨论学习法比常规教学法有较大优势。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能使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篮球基本技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教学实验提出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在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使学生在不断的篮球课教学中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运用于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篮球教学模式不仅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等基本教学目标,而且在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以及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对排球基本技术教学内容进行程序优化设计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程序教学法”优化了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增强;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使教授环节和学习环节相对应、相联结,使教学过程系统而优化,从而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等方法,对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以小群体教学模式开展体育学习活动的效果进行研究,指出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技术的提高,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点和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篮球普修课采用双分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调动大学生对篮球课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将"双分教学模式"引入篮球普修课教学中,探讨篮球教学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篮球技能.实验结果发现,"双分教学模式"比较适合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巩固和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篮球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7.
范晓明 《科技信息》2010,(20):I0022-I0023
在篮球专项课的教学中进行情感策略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情感策略教学同传统教学一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篮球基本技术和达标技评成绩的提高,但在情感策略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体育专业篮球技能微格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教学实验法,建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程序、教学反馈与评价方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篮球的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控制技能的评价.结果表明,两班学生篮球教学技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国文 《科技信息》2011,(16):I0275-I027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教学实验法等方法,通过在具体的篮球技术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和程序教学法对学生篮球技术的教学进行实验,分析对这两种教学方法对篮球技术的教学产生的不同效果,以期找到更好的适合学生篮球技术学习和综合能力提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及全新教学评价理论,建立了我院篮球公选课裁判技能优化组合教学程序、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的方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篮球裁判学习的兴趣、技能、临场发挥进行评价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技能掌握、技术发挥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篮球裁判技能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发现"式的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实验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在篮球专项技术、操作思维能力、身体素质及运用篮球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班。"指导式发现教学"可使初学者尽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缩短技能形成所需要的时间;可使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同时,深入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养成主动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改革要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调整优化教材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重视理论课教学,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法,以促进篮球普修课教学改革的深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机抽取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09、10级291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常规教学的学生50人和以单项俱乐部教学的学生241人(分太极拳、体育舞蹈、篮球、健美操、跆拳道5个单项),对这些学生分别进行常规模式或各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教学,并对他们的体质健康指标进行对比.数理统计分析表明:不同俱乐部对学生体质各指标的影响不同.太极拳俱乐部对学生的柔韧、爆发力和安静心率有明显改善作用;体育舞蹈俱乐部对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与常规教学组基本相近;篮球俱乐部对学生的爆发力、安静心率和肺活量有较大的改善作用;健美操俱乐部对学生的各项体质指标提高较为全面;跆拳道俱乐部对学生的柔韧、爆发力和肺活量有较好的提高作用,说明学生体质的发展并不均衡.结果表明:在高职院校实行体育教学俱乐部是可行并有一定成效的.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体育改革现今主要围绕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这个指导思想开展,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的评价等方面都要适应这个思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归纳总结了比赛教学法在篮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中的运用,特别是针对普通高校篮球课程中一些有效的比赛教学方法、比赛教学法的材料选择以及教学组织安排的安全,阐明了比赛教学法在篮球课堂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沈阳市5所普通高校的2 000名非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和50位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沈阳市高校篮球课与课外篮球活动开展情况做了重点调查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沈阳市大部分篮球教师的篮球课教学目标、教学思想基本符合大学生的实际要求;(2)沈阳市高校大学生与教师对篮球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进一步完善;(3)沈阳市高校教师对篮球课的考核存在着不足,教师太重视学生技术,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4)根据调查,各高校对篮球课和课外篮球活动的投入还不能满足需要,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场地器材不足,制约了课内外篮球活动更广泛地在大学校园内的开展;(5)沈阳市高校课外篮球活动以学生自发形式进行,无兴趣和没有同伴是影响课外篮球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体育院校篮球技术课教学和评价理念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形势的分析,以及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通过对当前体育院校篮球技术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体育院校篮球技术课教学和评价理念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篮球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篮球理论知识,掌握篮球技能,并提高对篮球比赛的欣赏能力。多媒体技术辅助篮球教学意义重大,条件也成熟,因此应加快多媒体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及普及。  相似文献   

18.
篮球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灵活地运用综合性各项技、战术,这就是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而青少年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但目前青少年运动员,尤其是学校业余运动员的初级训练,往往重技术,轻意识;重结果,轻过程,而造成到了一定水平后,就会发现个人的技术不错,却不能互相配合,发挥整体战斗力.此时再予以纠正和培养,为时已晚了.而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教练员的训练技巧,是其中关键一环.通过对篮球意识的论述,就在高校篮球技战术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大学生篮球意识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指出培养篮球意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篮球战术教学中限定学生运球次数训练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用此教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篮球兴趣,更快地掌握篮球战术中的快传、快攻配合技能.它利于提高篮球的教学效果,推进高校的篮球运动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0.
"柔性"教学比赛模式在高校女篮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庆师范学院2009级女生篮球选项课中"柔性"教学比赛模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柔性"教学比赛模式在高校女篮选项课中的教学是可行的,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它将成功教育有效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