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雕塑是公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主体 ,城市广场雕塑设计的艺术品位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它的规划和创建 ,必须与历史、地理、环境、时代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2.
隐寓是亨利摩尔雕塑的基本特征,利用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对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和创作理念进行分析、探讨其雕塑艺术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关系,对推动现代雕塑艺术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陶艺墙和城市公共环境之间关系的阐述和对陶艺墙独特的工艺功能、合理的审美、社会文化等特性的分析,说明现代陶艺墙介入城市公共环境空间是现代陶瓷艺术与城市环境空间的完美融合,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得更好,未来之路更宽。  相似文献   

4.
城市雕塑这种特殊媒介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感染力,营造着城市空间的美感和艺术氛围,体现着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是城市文脉积淀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文章立足马鞍山市的实际现状,提出以生态雕塑的建设为契机,在改善和美化马鞍山人居环境的同时提升城市形象,真正实现生态雕塑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杨建 《凉山大学学报》2003,5(4):24-25,23
最近几年来提倡城市雕塑建设,特别是非主题性(抽象)雕塑逐渐增多。现代语言的雕塑在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融合,西方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合理的处理继承与发展问题,创作的抽象雕塑作品在环境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是需要我们建筑师去认真的研究、探索和对待。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雕塑已经日益成为我们致力于观念表达和环境改造的重要艺术方式之一,但是,这种艺术形态的负面作用也日趋明显。首先,西方远离艺术规律的“观念”、“思潮”、“主义”逐渐侵蚀着中国当代雕塑的思维方式;其次,“自我”膜拜拜意识的膨胀加速了这种负面作用的滋生蔓延,最后是市场经济利益的的诱感使雕塑艺术沦落为商品而成为现代雕塑垃圾。  相似文献   

7.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环境艺术是人类精神状态的体现,它来源于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等因素。本文探讨了作为陶瓷艺术的现代陶瓷壁饰及其与城市环境艺术的结合,陶瓷壁饰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住宅小区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面对一成不变的住宅环境,心理上需要更多的情感释放和人文关怀。各式各样的雕塑艺术品的出现给小区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态,它们在点缀了小区景观环境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本文通过上海嘉乐·东润舒庭住宅小区景观雕塑设计案例的解读,具体阐述景观雕塑在住宅小区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环境虽不能创造人的行为,却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或限制人的行为活动。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让人们在充满艺术美与人情味的生存环境中活动,是现代社会的需求。环境艺术正进入社会生活,创造出"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气氛。它是各门类艺术相互融合的艺术综合体。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艺术。文章结合近年来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从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艺术特点分析入手,展望了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与同行分享。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江海涛 《科技信息》2009,(29):170-170,169
只有了解空间,才能够更好的认识公共环境雕塑,才能更好的理解公共环境雕塑的视觉空间;公共环境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公共环境雕塑与建筑的综合性空间;公共环境雕塑与人的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11.
雕塑与建筑同属立体造型的艺术,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实体,起源很早。正如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言:"艺术肇始,雕塑为先"。雕塑是景观和建筑设计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既可独立存在与被赏析,又可完全融入建筑整体设计并与之遥相呼应,二者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在视觉感受和空间关系上达到平衡。在学习建筑设计的同时学习雕塑,从雕塑艺术的角度上来看建筑形体塑造,从建筑相邻近的雕塑艺术语言中寻求建筑设计的突破点,使设计的建筑具有更高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与此同时,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和环境景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传统的城市街区消失在现代的摩天大楼下,城市建筑和景观越来越突出商业色彩。面对这些人造景观,人们突然惊觉周围环境的陌生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因此,现代都市人文景观的建设和都市环境空间的营造,向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围绕环境雕塑与环境空间,探讨环境、人、环境雕塑之间的协调性,正是本文的一个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城市形象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定义、范围、设计、和功能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同时要注意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结合在一起。另外,还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良好场所空间.其处理手法有环境引入手法、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城市中发挥了不可思议的作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人们追求精致的精神生活的体现,越来越多的人会希望在城市生活中随时可以感受艺术的氛围、赏心悦目的艺术空间,这也反映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所具有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指出由雕塑和水景构成的水景雕塑应用广泛,是水景设计的重点。试图厘清水景设计中雕塑与水景的关系,为水景雕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应用比较分析法深入地剖析了水景设计中雕塑与水景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案例的研究,得出必须处理好雕塑与水景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及水景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水景雕塑作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论壁画艺术     
马磊磊 《科技信息》2009,(23):I0113-I0113
壁画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它既有社会文化功能性特质,又是一种融合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建筑科学,材料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艺术审美形式。一幅好的壁画作品可以与环境相融合,使人生活的内在感情趋于娱乐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高巍 《科技资讯》2014,(2):206-207
本文围绕环境陶艺雕塑的形式与内容,探讨作为新兴艺术门类的陶艺对当代主流艺术的影响以及其独有的优越性质,并通过环境陶艺雕塑的几种表现形式从宏观上对其概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是城市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建构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方式,其中雕塑景观在城市景观中具有代表性,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建构要素.雕塑景观与传播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传播学的视角来解读雕塑景观在城市中的建构是一种新思路.它打破了传统景观学以往仅着眼于功能或者形式的研究,从跨学科的视角用传播学的理论——传播过程的五要素、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和“使用与满足”理论、象征性社会互动等解析雕塑景观的建构,从人与人、人与城市的关系重新审视了雕塑景观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谷远亚 《科技资讯》2009,(35):176-176
环境雕塑设计是设计艺术专业公共艺术方面的专业课,是公共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环境雕塑设计》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