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阳市白云区文化艺术中心为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广电中心、体育馆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综合体,在规划及建筑创作中,追求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体现作为文化艺术栽体的公共空间特质,创造出现代与传统意向紧密联系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岭头节文化是广西南部极为典型的一种民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理念的追求,带有和谐的特质,对构建乡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与国际接轨情况下 ,更应体现中国地域传统特色。文章以建筑学报( 1994~ 2 0 0 3年 ) 10年间所刊登的建筑作品 (实录或方案 )为统计研究资料 ,结合其创作构思 ,对当代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的手法进行研究 ,认识到中国建筑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 ,应借鉴国外先进理念 ,将中国文化特质融入其建筑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和谐文化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评价。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实际,正确解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突出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辨证处理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和谐文化的内涵入手,对图书馆的职业精神进行了透视,并阐述了和谐文化是高校图书馆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和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和谐文化的内涵入手,对图书馆的职业精神进行了透视,并阐述了和谐文化是高校图书馆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和谐。  相似文献   

7.
促进多元文化和谐 建设民族地区和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范畴。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既要立足于推进具体文化领域的和谐,又要着眼于更高的境界,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这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提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应处理好主流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世轶  李尊雨  王健 《科技信息》2009,(20):I0323-I0323
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出现了多样化繁乱的趋势,本文通过挖掘建筑与自然最本质的联系,提出了用地域性建筑来解决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将地域性建筑创作回归到本原,通过碰撞和交融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的时代更新之路,提出了契合自然环境、融入传统基因、展现时代魅力、追求整合价值等创作理念和手法。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本文提出了重新审度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积极作用,希望在建筑领域里以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来缓解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族健身操塑舞成操,融合了中西体育文化因子,寓民族传统体育于现代表演艺术之中,自成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等的和谐共荣,也反映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文章从生态文化的多维视角对民族健身操进行综合审视,从生态文化特质、文化生态及生态化发展三个方面认识其发展规律,揭示它在文化构成中多种文化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探索其发展思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种最基本的关系,试分析妈祖信仰是和谐文化的体现。由于和谐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因而妈祖信仰不仅在中国流传,而且随着华侨出国而传播到海外,为外国人民所接受。妈祖信仰不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而且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校园生态文化是全新的校园文化,它强调校园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和谐发展的关系,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既要重视客观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又重视主体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培养。高校学生党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校园文化的主要特质。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深入探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生态文化内在的联系,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不仅要传承其优良的理念和价值,也要与时俱进,对其不足加以构建与完善。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要传承其人文性、引领性的理念,同时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性与超越性相结合、以追求和谐美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理念,还要在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人文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从古代希腊竞技会产生的文化基础和人的"德性教育"等多方面的文化剖析,揭示了古代希腊竞技的超功利与英雄主义的文化特质,还得出竞技会是古代希腊人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诉求与构想的结论。通过中西方对希腊竞技文化精神继承的比较,把超越宗教、政治、文化、民族和国家的奥林匹克文化的主体精神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在日益关注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心理学家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事实上,对和谐心理、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在中西文化历史上由来已久.该文首先通过追溯中西方文化关于和谐渊源的论述,进而阐述中西方文化关于和谐观的内涵:身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西方文化关于建构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包括身心和谐的建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人际和谐的建构思想以及社会和谐的建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企业是社会构成的一个细胞,只有企业和谐,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企业的和谐文化以追求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反映着职工对和谐企业的总体认识.评价和理念。构建和谐企业,既包含和谐文化建设的任务,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和谐企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企业的思想根基,也不可能有广大职工共建和谐企业的实践追求。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人文品格、科学品格、文化自觉性、创新品格、开放包容品格以及民族精神品格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大学文化品格追求的方向和途径。认为中国大学应该是中国新时代的表征,其文化追求应该充分反映新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守成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民间”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书写民间的风俗礼仪和美好人性,对抗工具理性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认同“不规范”的民间文化,质疑和反思现代主流启蒙话语;表现民间神秘文化和原始信仰,挑战理性思维和科学万能。文化守成小说的这种民间价值倾向,是作家极力以审美现代性来为工具理性现代性进行纠偏的努力,也是对建构朴素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渴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18.
黎鹏  熊煜 《科技信息》2010,(35):I0190-I0190,I0227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和谐是一个事关安全稳定和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这一点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媒体角度分析其在实现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相互和谐中的责任,分析媒体应如何平等对待少数民族文化以实现文化间的和谐,力图得出几点有建设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王勇男的诗集《雪太阳》立足于现实的生活感受,将现代人的生命意识一一展现,从而充分反映诗人执着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古典绘画的"模仿说"相比,中国古典绘画更追求"意象"的表现,追求"意"与"象"、"主体"与"客体"在艺术中的和谐统一。"意象"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的"写实"风格,也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抽象"表现,它是中国古典绘画追求心理和谐的文化的表征。因此,我们对"意象"审美中所积淀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生态文化意识的秉承和发扬,在当代尤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