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的孩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天下的父母都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龙”,但不少孩子学业半途而废、不务正业乃至走上邪路,根源就在孩子发生了早恋这个问题上。做父母的若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以下十分之一,就应趁早从正面引导、教育他(她)们。一、孩子变得特别爱打扮,十分注意修饰,常对镜子左顾右盼,迫切要求父母添  相似文献   

2.
正孩子自卑怎么办?身为父母,你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有位在学校当老师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情:班里有位小女孩,弹得一手好钢琴。校乐团想找一位会乐器的女孩,班主任就顺理成章的推荐了她,结果面试当天她给老师打电话说"自己弹不好",然后直接消失爽约……令人不解的是,早在一年之前,女孩就告诉过我的朋友,说进入校乐团是她的心愿,可是怎么机会来了又放走呢?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小天使,一个生活在天庭快乐无忧的小天使。我今年8岁,是天王最最宠爱的孩子。我经常在天王的怀里撒娇并问天王他为什么爱我?天王总是回答,说我是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最懂事的孩子。在我的脸上有着最最天真灿烂的笑容。有一次我问天王:“你是如此地爱我,是不是我很像你。”可天王却说:“不,孩子,你像你的父母。”我很迷惑,我不知道父母是什么。天王说:“孩子,父母就是生你的人,他们在人间,你是他们的孩子,你从人间而来,才来到天王这里。”我又问:“那我为什么不在人间,为什么不能与父母在一起?”天王说:“人间会有很多的无奈。你的父…  相似文献   

4.
三年级的一堂生命教育课上,我让学生举例说说父母平时关爱自己的事,孩子们说的无非是“生病了,妈妈把我送进医院并照顾我。”“冒雨到学校来接我。”等极为平常的生活小事,多数孩子甚至不能发表自己的感想。难道父母平时为之付出的一切,诸如送孩子上特长班、省吃俭用为孩子买昂贵的乐器、高薪聘请家教、把最可口的东西留给孩子吃、把孩子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一切,孩子们却视而不见?也难怪现在的父母们喊冤叫屈,抱怨自己的孩子难管,不懂得体贴父母,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5.
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的任务指定给一个孩子去干。要知道,大多数孩子难于去完成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去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最没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和家人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家长,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向做家务的孩子道谢。称赞只是适于孩子的一种鼓励方式,家长还要经常告诉孩子,对他们的帮助多么感激。这种真诚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正剥夺孩子特别珍视的物品或权利,就会让他们听话?这样做不会让孩子做出期待他们做出的行为。哪个父母没有在某些时候威胁过孩子?如果他们顶嘴,我们就不让他们看电视。如果他们翻白眼,我们就不让他们玩游戏。如果他们考不好,我们就不带他们去迪士尼乐园。如果他们不收拾自己的房间,我们就拿走他们的iPod。我们的口头禅是:"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那么我就怎么怎么样。"  相似文献   

7.
女儿经常问我要钱,去买她想要的东西。有时候我根本不想带她去商场,因为她总想得到她想要的东西。一旦得不到满足,她就非常失望,甚至当场大哭起来。她都12岁了。"买给孩子也没关系,就是怕他养成无限索取的习惯。"这是很多家里有七八岁儿皇的父母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孩子的欲望总是远远超过他们的需要。欲望是想要而朱必需要的,若是不加以分辨,只是一味地去满足孩予的欲望,做父母的就算有再多的金  相似文献   

8.
在妈妈的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不懂事的孩子,我永远只会调皮、打闹,不知道父母的苦!我总是打妹妹与弟弟,父母知道就批评我。可是他们打我,父母就不说他们,父母还总是叫我让着弟弟妹妹,我真的非常生气。其实每次与弟妹们发生冲突,父母并不知道事情经过,总是瞎说。我打妹妹是有原因的,她都快十二岁了,决不帮我做事情,我像她那么大已经什么家务都会做了。自从来到武汉,家里大大小小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做的,不论是蒸饭,还是炒菜、洗衣服。蒸饭用电饭煲,连这妹妹也不做,到武汉后我几乎没有吃过妈妈炒的菜了,都是我自己炒菜。我最讨厌洗衣服,冬天…  相似文献   

9.
思齐 《青年科学》2008,(10):28-28
曾经有位家长和我说过:孩子读小学四年级了,很喜欢看电视,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如果不制止他,他就能一直看下去,不去做作业。父母警告了他多次,甚至软硬兼施,却始终没有效果。如果哪天回家后,发现孩子在房间做作业,竟然没看电视,先别高兴得  相似文献   

10.
听听吧     
父母不能给孩子豪宅,却能给他安宁和自由;不能让孩子成为天才,却能给他赞美与认同;不能给孩子昂贵的玩具,却能让他懂得分享与宽容。他们确实不完美,却能给孩子最完美的爱……——对父母的爱功能的阐释无论是出于娱乐、公益还是商业目的,blog正在成为一个独特的传播渠道。类似怪癖游戏这样的活动,是研究这种独特性的最好案例。——东拉西扯:怪癖游戏与blog传播有人喜欢你,就有人讨厌你。我觉得很多人是因为嫉妒,有人敢做,比他们先做,就觉得心理不舒服。无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做人就是要开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网友“妖妃…  相似文献   

11.
正真正爱孩子的方式,就是要给他立下规矩。孩子天性自由,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充分给予自主意识发展,给他们更多的空间,但当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不停哭闹的时候,家长又束手无策,后悔没有早些给孩子立下规矩。爱孩子与立规矩是一道单选题吗?不,规矩必须立,但要讲方法。爱孩子和立规矩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的父母在  相似文献   

12.
<正>控制别人其实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塑造一个稳固而灵活的自我,控制自我而非他人。有很多时候人们总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所以期待别人的改变来让自己心情变好。比如很多父母都会试图用爱的名义来控制自己的孩子,一旦儿女没有顺从他们的想法,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很差,有很多父母常会对自己的子女这样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相似文献   

13.
说话的艺术     
柏宇光 《青年科学》2009,(12):12-1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担负着给孩子提供衣食的责任,更要让他们的心灵获得享受,这就需要父母们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教育他们,去与他们沟通。当孩子与父母或老师出现矛盾时,家长要出面帮助孩子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争取让孩子在和风细雨般的语言环境中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从小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生活,处处有父母的照看,事事按父母的主意去做,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入学后,离开了父母,孩子们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差,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想依赖别人,通过告状的方式求助于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帮他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替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以爱的名义承担他们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可贵的沉默》讲述了一个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自己孩子身上的真实故事。当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一如文中的学生默默无语了。“你们想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们的让孩子走近父母的实践活动,已经拉开了序幕。我相信,只要抓住这个契机,我们的孩子就“再也不会沉默”。  相似文献   

16.
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以下这7种迹象,说明孩子的心理正在健康的成长,与你相处很好!01孩子敢在你面前表露真实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不例外,而父母又是孩子最安全、最温馨的"港湾"。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敢表现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尤其是愤怒、悲伤、恐惧等,说明孩子对父母非常的信任。这说明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很近,孩子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7.
我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中间那些人。首先就是怕父母。15岁,好尴尬的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毕竟离18岁只有3年。但也就是这三年,铸成了对父母的怕。怕老爹老拿自己同别人相比,什么谁的孩子考第一啦,谁的孩子能干活了,谁的孩子有出息了……看着老爹那嫉妒的眼神,我都没脸做人家儿子了!怕老妈就更绝了,我就怕老妈的唠叨,不是今天花了多少,就是打麻将输得光光,就这家长里短的你也得听着,要不哪天一不高兴,扣你十天半个月零花钱的。这还不算,最最怕的是老爹老妈在家长会上一亮相,竟比别人的父母低几个档次,叫我如何做人啊!!15岁,是最苦的…  相似文献   

18.
1   不亲自照顾,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不断的交流,孩子才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2   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会带给他更多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这种…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成绩一直不好.便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同桌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做作业.为什么成绩总比他落后?”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但她知道.如果说了,孩子也许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  相似文献   

20.
有位做母亲的老是抱怨:说自己的女儿不能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父母每天白天工作很紧,晚上回家后还得操持家务,对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女儿呢,好像是得了“感情淡漠症”,对父母的这份爱心并不“领情”,不管父母多么忙和累,她都跟无事人似地看她的电视或玩她的游戏机,甚至连句关心问候的话都没有。因此,这位母亲时常一生气就爱骂女儿:“你不知道我有多累。”也许这位母亲觉得自己“委屈”,女儿太不理解。不过在我看来,造成女儿如此“薄情”的,正是这位母亲自己。不可否认,这位母亲确实对女儿是一片爱心,也确实是辛辛苦苦、功不可没,但问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