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mRNA要成为药物或疫苗,科学家需要解决其会被免疫细胞识别并降解的问题。卡塔琳·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荣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对核苷碱基修饰的发现,使研发出有效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成为可能。核苷碱基修饰是针对mRNA的“易容术”,以避免免疫细胞对人工合成的mRNA的监视和降解。当然,只有“易容术”是不够的,mRNA疫苗的成功,也离不开递送系统和对病毒基因序列的了解。mRNA技术有着更广阔的未来,不仅可用于预防病原体感染的疫苗,也可以用于癌症疫苗、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埃博拉病毒仍然在非洲一些国家肆虐,而科学家也在努力研发病毒疫苗。最近,埃博拉疫苗的第一次大规模测试已经在利比里亚进行。据悉,共有3万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测试,其中包括不少战斗在抗埃一线的卫生工作者。在测试开始时,志愿者被注射了少量的埃博拉病毒,以诱导体内产生免疫反应。虽然目前人们还不清楚该疫苗是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对公共卫生和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和使用对预防疾病和控制疫情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包括重组蛋白亚单位、病毒载体、mRNA脂纳米颗粒在内的多种技术平台开发的疫苗都获得了使用.然而,由于抗原设计的差异、免疫剂量和注射间隔的差别,不同疫苗平台之间的免疫效果无法直接比较.因此,本研究以Delta-Omicron嵌合RBD二聚体为免疫原,对广泛使用的3个疫苗平台(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进行了免疫原性头对头比较,通过小鼠模型比较了它们同源接种和序贯接种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小鼠在免疫同源的两剂疫苗后,m RNA疫苗诱导的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都最高,其次分别是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异源加强免疫的结果显示,不管是以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或者mRNA疫苗初免,以mRNA疫苗作为第2针加强免疫均能诱导更强的体液免疫反应.此外,在疫苗激发的细胞免疫方面, mRNA疫苗诱导了较强的CD4+T细胞反应,腺病毒载体疫苗诱导了较强的CD8+...  相似文献   

4.
杜沛  王奇慧 《科学通报》2023,(36):4943-4947
<正>在现代生命的中心法则中,RNA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者和重要的调控者.其中,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作为中间分子,将DNA编码的信息传递到蛋白质序列,因而在发挥疫苗和药物功能时具备许多独特的优势.从1961年mRNA的发现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球大流行期间的mRNA疫苗接种,mRNA技术经历近60年的发展,最终进入了大规模的临床应用阶段.在这一过程的早期,科学家们陆续突破了mRNA的实验室合成、在细胞内表达蛋白质、递送进入动物  相似文献   

5.
<正>登月、mRNA疫苗和核废料储存都是2023年可以期待的重大科学事件。下一代疫苗mRNA疫苗在新冠疫情期间获得了成功,这显然刺激了下一代mRNA疫苗的研发。位于德国美因茨的拜恩泰科生物技术公司(Bio NTech)有望很快启动针对疟疾、肺结核和生殖器疱疹的mRNA疫苗的人体试验。此外,拜恩泰科还与总部位于纽约的辉瑞公司合作,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最近成功地揭开了伤风病毒的结构.这一成果为研究治疗伤风的新疫苗和药品提供了可能.以M.罗斯曼为首的科学家查明,伤风病毒是由二十个等边三角形围绕着的二十面体.病毒外皮的一些地方有粘性,能附着在上呼吸  相似文献   

7.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极地冰帽之下可能冰冻着致命的史前病毒,如果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些病毒被释放到大气中,就有可能导致新的传染病的流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这种史前病毒。他们在格陵兰的浮块中发现了一种被称作"西红柿花叶病"病毒。这是一种普通的植物病毒。这一发现使他们相信那些被冰雪覆盖的"坟墓"中可能埋藏着其他的病毒,比如像古代的流感、脊髓灰质炎和天花病毒,这些病毒也许已经被埋葬,也许有可能复原。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法国科学家宣称在抗击艾滋病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有望为艾滋病治愈带来突破。有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体外实验中成功摧毁了感染艾滋病(HIV)病毒的细胞。科学家通常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对抗艾滋病病毒,但是这些药物无法将病毒从体内清除。这种病毒会以具有高代谢活性的细胞为目标,并"劫持"它们的能量用于增殖。借助代谢活动抑制剂,研究人员设法在体外摧毁了这些受感染  相似文献   

9.
正在现有的疫苗研发平台上,科学家们可以像组装乐高积木一样,用老配件搭建出新疫苗。6个多月前,中国科学家首次公布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简称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自那以后,全世界的疫苗研发工作突飞猛进。眼下,很多老百姓都期待着疫苗尽快平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10.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3,(2):18-19
加拿大科学家在多次实验与研究后得出新结论:异常可怕的埃博拉病毒能够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这将大大提高人类应对这种可怕疾病的难度。埃博拉病毒能够导致人体严重内出血和多器官衰竭,致死率最高可达90%,目前尚未证实有任何有效疫苗可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牛痘疫苗在全世界消灭天花的运动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闻名已久,目前,它正引人注目地重新投入预防人和动物疾病的战斗。科学家采用新的遗传工程技术改造这种病毒,生产对多种致命性疾病(包括许多至今对接种仍有抵抗力的疾病)有效的活重组牛痘疫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病毒性疾病实验室的伯纳德·摩斯(Bernard Moss)和纽约州卫生局的恩佐·鲍内蒂(Enzo Paoletti)所从事的这项改造工作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将牛痘病毒本身的毒性降低,二是鉴定致  相似文献   

12.
免疫香蕉     
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培植了一种奇异的香蕉,只要吃一个,就可像注射疫苗一样使人避免诸如乙肝、霍乱和痢疾等传染病。科学家通过将某种改变了形式的病毒疫苗注射进香蕉树,来培植香蕉疫苗,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会永远成为植物细胞的成分,随着植物的成长,植物细胞就会产生出病毒蛋白,但它不是那种具有传染性的病毒。人食用这种香蕉以后,免疫  相似文献   

13.
胡昭阳 《世界科学》2011,(11):42-43
新近上映的美国电影《传染病》中的科学家,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出了对付一种致命病毒的疫苗。现实中,美国军方进行的一项类似研究却在实验五年后被取消了。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研制出一种能让癌症患者利用自身抗体识别并摧毁癌细胞的疫苗,这种疫苗瞄准的是在90%的癌症中都发现了的一种分子。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后期,AIDS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他们的一些患者未患AlDS——尽管事实是,这些患者已感染了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大约10年之久。科学家开始希望这些“长时间病情未进一步恶化者”——某些人正好具有失去了一些基因信息的HIV株系——可能蕴藏着开发AIDS疫苗的关键东西。  相似文献   

16.
<正>"癌基因"浮出水面双联手科坛流芳1969年,美国两位科学家霍布尼和托德罗提出了一种"癌基因学说"。他们认为,细胞的癌变源于从病毒那里获得了"癌基因"。换句话说,"癌基因"并非是细胞本身固有的。一些科学家对此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癌基因"是细胞基因本身固有的,由于外界因素促使这些基因结构和功能改变而引发癌症。这类科学中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科学家毕晓普和瓦穆斯。他们发现,在正常鸟类细胞中,存在与"劳氏肉瘤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需要认识到:形成研发流感疫苗的能力将获得长期利益——5月4日,流感科学家汇聚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在日内瓦的总部,讨论在研制抗H5N1禽流感病毒疫苗中取得的进展。一个危险的信号是,发展中国家将可能是最后获得此类疫苗的国家。因此,为了那些急需疫苗但购买不起的国家,WHO希望利用这次会议和疫苗生产商就先期采购达成协议。发展中国家的流感就其本质而言,流感病毒威胁健康是绝不会改变的。由于流感病毒缺乏高效的机制来修正其复制时发生的错误,病毒特别容易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新的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在密切追踪冠状病毒突变的传播,并研究这些突变是否会降低现有疫苗的有效性。在病毒突变方面,SARS-CoV-2还算不上"天赋异禀"。科学家估计,其含有3万个碱基的RNA基因组每月会有大约两个单个碱基发生突变,其突变速率大约是流感病毒的一半,是艾滋病病毒的1/4。  相似文献   

19.
动态点击     
科学家鉴定出HIV病毒抑制基因美国科学家最近鉴定出了一个基因Apobec3,该基因可能会影响抑制艾滋病病毒(HIV)的抗体生长。这一新发现有望在人体中产生中和抗体来抵御HIV。  相似文献   

20.
政府研究人员昨天宣布:一种遗传工程产生的疱疹疫苗已获进展,至少在实验动物中能够预防疱疹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是疱疹病最使人恐惧的因素。实验室疫苗能直接抵御普通口唇疱疹病毒。该病毒导致成千万美国人口唇疱疹和其他健康问题。但是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报告说:该疫苗显然还能够针对性传播的生殖器疱疹起保护作用。生殖器疱疹近年来进入流行并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