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界对关中方言人称代词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人称代词通过变调来区别单、复数意义,永寿方言的人称代词也符合这一规律.但是,永寿方言人称代词还有以下特征:变调后加“[ti]”仍表示复数意义,“[ti]”可以省略而不影响其复数意义的表达;作定语时有一种特殊情况:变调后既可以表示复数意义又可以表示单数意义.  相似文献   

2.
丰城方言的代词构成方式较为丰富,其功能比较复杂,与宜春话略有不同.1.人称代词.丰城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表达法较丰富,显示了其不同的继承的底层.2.表处所的指示代词.其中远指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相对不远或看得见的,第二层次是相对很远或看不见的.远指和近指的不同是通过音长的差异来体现的.3.疑问代词.丰城话"许里、什里"等疑问代词多是由指示代词通过变调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3.
孝南话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孝南话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认为孝南话的“我、你”存在入声变读,“我、你、他”除加“们”表复数外,还可以加“者[.tso]”表复数。口语中,孝南话用“乜1nie°、乜2nie°”分别表示近指和远指,它们与孝南话的提示语“乜nie°有渊源关系。由此文章指出,北京话的“这”和“那”也来源于提示语。  相似文献   

4.
广西灌阳县地处桂北山区,灌阳话的语法有不少特殊现象。首先介绍灌阳话的词缀,找出其语法特点。其次介绍灌阳话的代词,比较了上下乡话人称代词的差异;指示代词"这"、"那"的不同读音表示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再次介绍灌阳话否定词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郭店楚墓竹简>中271例"其"字进行研究,发现"其"的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功能多样."其"作为实词主要是代词和副词.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不仅可以作主语和定语,而且还可以充当宾语;指示代词主要作定语.作副词主要是语气副词,包括肯定语气、揣测语气、反问语气等.作为虚词主要是助词,出现频率较低.另外"其"字可以和其它成分组成复合结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吉县方言的人称代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探究其表义特征、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吉县方言人称代词存在原称和变称,部分单数人称代词可用为复数。  相似文献   

7.
乐平市与婺源县地理相邻.对乐平话与婺源话的人称代词进行比较,通过方言内部和两地方言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在人称代词的构成方面,两地方言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不明显,在部分人称代词的语音形式上,乐平的涌山和历居山等地移植、仿拟了婺源话的音读.  相似文献   

8.
文言指代词“之”、“其”可以指代人或事物,用在指代人时,除了表示第三人称之外,还可以表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我们称之为自称与对称)。这种用法,古汉语语法书上都说是“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这种说法的本意很清楚,就是认为“之”、“其”用作第三人称是“本用”,而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则是临时用法,因而称之为“活用”。这种说法,在教学上有方便之处,可以了解“之”、“其”在语句中指代不同的人称——这是从句法的角度考虑的。但是有了“吾”、“汝”等人称代词,却又把指代词“之”、“其”作为人称代词中的  相似文献   

9.
人称代词在自传中的人际功能英汉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韩礼德的语言纯理功能理论,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自传《我的生活》为语料,对其英汉版本中人称代词的绝对使用量和使用率进行对比,发现英语原文各类人称代词的绝对使用量均高于汉语译文对应的人称代词绝对使用量;而在英语原文中,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和复数代词以及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使用率却低于汉语译文对应的人称代词使用率,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人称代词表达人际功能方面存在习惯上的差异。但是,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和第二人称复数代词的位次在英汉语中是一致的,说明英汉语言系统在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习惯上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韩礼德的语言纯理功能理论,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自传《我的生活》为语料,对其英汉版本中人称代词的绝对使用量和使用率进行对比,发现英语原文各类人称代词的绝对使用量均高于汉语译文对应的人称代词绝对使用量;而在英语原文中,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和复数代词以及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使用率却低于汉语译文对应的人称代词使用率,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人称代词表达人际功能方面存在习惯上的差异。但是,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和第二人称复数代词的位次在英汉语中是一致的,说明英汉语言系统在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习惯上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1.
《锦衣归》是明清传奇,其中既有南方方言代词也有北方方言代词。北方方言人称代词复数"我每"、"你每"、"他每"反映了"每"在金元以来的词曲作品中的沿用。北方方言人称代词"自家"、"咱家"、"喒家"、"俺家"、"奴家"、"奴"、"某"、"某等"都可以用于人物自称,疑有社会方言色彩。《锦衣归》的代词系统不同于但非常接近现代汉语的代词系统。  相似文献   

12.
"人称代词+专有名词"不同于"一般代词+名词"、"人称代词+集合名词"的组合.人称代词与专有名词属于同位性偏正结构,定语可以指代整个偏正结构,人称代词与专有名词的所指相同,不能插入表定语标记的"的".在此结构中人称代词具有区别功能,指代意义虚化,专有名词对人称代词起到强调、注释作用.这种组合格式能够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型世言>中的"来"字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即它可以位于处置式和工具式中介词(将/把)的宾语的位置上,回指上文出现的人或事物,并兼表单数和复数;还有用作位于处置式中介词(将/把)的宾语的定语的.这种用法类同于<型世言>中可以出现在相同位置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包括"他"、"她"和"它")的功能.文章藉此探讨了这种"来"的身份、来历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的名词复数后缀-(e)s和汉语中的"们"都是后附成分,都不能单独使用,都没有独立的词汇意义而只表示"复数"这一语法意义。汉语中有"数"的语法范畴,只是汉语中复数标志的普遍性和数的内涵与其他语言不尽相同,这正是语言个性特点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在法语的日常口语或文学的书面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主语人称代词 ON 有时表示泛指概念,有时代替Je,Tu,Il…等其他主语人称代词表示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着王宝利同志<宝鸡方言代词--<关中方言代词概要>补正>一文予以补正,对王文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予以澄清;也称作对"补正"的补正.如王文有把宝鸡一带的方言与宝鸡方言点的方言混淆之嫌,把宝鸡方言一些代词的语音记录错了.本文的重点讨论代词问题.如讨论了"咱"字、"人家"的合音形式、"自己"的变体、远指代词的层次、表示承接关系"阿"的其本字是"那"、"个"字用作近指代词等问题.笔者指出:今宝鸡人有把"咱"字读作[tsa]的、别称代词有"别的"的,这不是原生态的宝鸡方言.笔者还特别指出,取得大量的第一手方言田野资料是方言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表示"人"概念的英语名词后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示"人"的意义的英语名词后缀中,源于英语本族的后缀是这类后缀的主体.然而,源于拉丁语、希腊语和法语的后缀极大地丰富了英语,为构成大量英语词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管继梅 《科技信息》2010,(35):J0287-J0288
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日语中表示人称代词的对称词与汉语中的对称词(第二人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日语中表示人称代词的对称词远远多于汉语中的对称词,而把这些对称词译成汉语时却少不了"你"或"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已有的近代汉语研究成果,对曹县话人称代词中不同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用法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这些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0.
在杭州方言中有“我们老公、我们老婆”的特殊说法。将视野扩大,进一步发现杭州方言中存在大量复数人称代词表示单数含义的现象。此现象同样存在于吴语区其他方言中,在韩国语中也有类似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